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丨唐明清:用一生坚守书写忠诚担当

政务   2024-11-20 19:32   江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

“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

大力弘扬政法优良传统和英模精神

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

以政法战线老同志和先进模范为榜样

赓续精神血脉、厚植为民情怀

全市政法系统按照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通过跟班日记、访谈视频、讲述会等形式,回首宿迁政法工作走过的75年光辉岁月。




唐明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入伍,1989年9月入党,现任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因工作突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十大法治人物、江苏最美警察等荣获称号。

初心不改

大半辈子的坚守和奉献

说起唐明清,在宿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居民们称呼他为“大兄弟”,同事们赞扬他是“全心为人民服务的警察”。

35年前,面对党旗,唐明清举起了右拳,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23年前,唐明清从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始终对党忠诚,践行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我们在部队的时候就讲‘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唐明清说,面对群众的危难,他从来没有退缩过,这种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一直根植于内心。从警以来,他先后成功处置13起轻生事件,多次冒着危险救出生死边缘的百姓。

有一年夏天,唐明清接到群众报警求助,有人溺水。他带着同事立即赶到现场救援。结果,被救者家人到现场情绪非常激动,把他的脸抓破了,鲜血直流。按照法律,这种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同事纷纷不平,要求严肃处理。“我当时也很气愤,但转念一想,爱子心切,一时丧失理智,可以理解。公安机关处理人是为了教育人,不是报复人,不能把法律用到极端”唐明清说。

服务人民

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真诚的心

2007年,唐明清到府苑派出所作所长,在全市率先搞“一警一评”,由民警当着老百姓的面请老百姓填写。2016年唐明清到分局担任副局长以后,在全局窗口服务单位推广警民联系卡,留有所长和他的手机号码。“真正无理取闹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唐明清说,至今,我还偶尔会接到群众的来电,我始终认为只有畅通敞开心扉的渠道,才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矛盾化解了,群众的“心结”也就解开了。

有位老同志,身份证是很早以前在外地办理的,有错误的地方,到辖区户籍窗口重新办理,根据规定,要收取20元的工本费。在“一警一评”表格中填写满意,但还写了一句“对收20元费用不满意”。唐明清得知后,立即带着民警登门向他道歉,自掏腰包给他20元钱,那位老同志很感动。说他不在乎20元钱,关键在乎态度。唐明清说,今天上门也不是单纯为了还你20块钱,是要还你一个道理。不错,公安是执法的。但连理都不讲,还怎么讲法?先讲理,后讲法。这样老百姓才容易接受。你真心为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这种情怀慢慢的就从被动变成主动。

时代在变 

但执法为民的立场不会变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伴随着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公安机关历经了诸多重要改革,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理念始终不会变。

如今,作为宿城公安分局政委,唐明清常对青年民警说,多到基层锻炼,不要怕苦,用心学、认真做,慢慢积累着经验,假以时日,定会在某个阶段完成质的飞跃,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作为人民警察,一定要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做事,尤其在当下,大数据时代,切忌心浮气躁,沉下心,多琢磨,把案件办得有质量,让老百姓信信服服的,都对你竖起大拇指,这才是真的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常说“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面对法与利的冲突、情与理的交杂、善与恶的界限,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初心与底线,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依法公正办理好每一个案件。

(供稿:宿城区委政法委、宿城区公安分局)

宿迁政法
新时代 盛世年 平安市 乐未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