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镇把增加村集体收入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根”和牵动农村基层党建的“纲”来抓,坚持产业带动、集聚资源、全域提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措并举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探索出4种强村共富路径,聚力打造“组织强、集体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皇城样板。
发展设施蔬菜走产业带动之路
依托上级资金扶持建设的90座村集体大棚,平均每棚每年租赁费为3-5万元,保障38个村集体收入10万以上。
细化推进设施蔬菜产业三年攻坚行动,实现“旧棚改造”与“集体增收”融合共进,坡子、大铁等32个村参与改造,累计拆除旧棚1850座,新建大棚920座,预计拉动增收420余万元。
用足用活农资需求量大这一关键优势,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向生产企业团购农资,既帮种植户节省成本投入,又能获取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今年,17个村近3000座蔬菜大棚参与“农资团购",各村平均增收3-5万元。
盘活存量资源走资产经营之路
1
大田托管,土地“化整生金”
鼓励农户将自身土地交由村集体协助托管,整合土地资源,统一流转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出效益。新增曹村、荣家、崖头等8个村参与托管,累计流转土地1200亩,预计实现增收约40万元。
2
清产核资,守好集体“家产”
加大村集体资产产权清查力度,对闲置、低效使用的厂房、仓库等集体资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资产发包、租赁经营等方式,建设崖头养蜂、东南羊馒头房等项目9处,增收近50万元。
3
招商引资,唤醒“沉睡资源”
积极引进企业盘活闲置院落、沟湾等资源,实现枯树开花、赋能增值,9个村成功盘活闲置资源,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0余万元。
发挥联动优势走合作共赢之路
1
加强与企业合作,以土地、房产、资金等方式入股,形成“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有偿服务或分红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发挥组织优势,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技术指导、环境保洁、劳务中介等有偿服务,在农业产业化服务中,获取合理报酬,增加集体收入。
2
聚焦“一村一品”,鼓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小而特、特而优的现代农业产业,扩大“量小、价高、质优”的中高端供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培育2K西瓜、秋月梨、珍稀菌菇等10余个特色品种,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
3
大力挖潜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业,开发农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等项目,引进社会资本,促进资源开发再利用,带动村集体增收。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创造收益10万元。
让红色资源成为致富“源泉”
——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红色金融研学基地
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位于皇城镇许家村、淄河沿岸,占地5000平方米。今年,吸引社会投资200万元,对此处进行房屋修缮、内客提升,建成一处红色金融研学基地。按照“统一承接、统一分配、统一分红”的模式,通过“村党支部+研学机构”专业化运营管理,让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变“造血”。
1
建设红色货币、红色革命等展厅6个,院内新增主题广场2处,院外打造农耕实践区、革命体验区等实践基地,开设红色观影、扁担银行、实战模拟、革命劳动等课程,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革命生产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2
作为省级爱国教育基地,聚焦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培育红色主题拓展项目。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发展“忆苦思甜”小餐桌,创造经营收入,实现红色精神传承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互促双赢良好局面。
编辑丨宋凤鸣
一审丨宋凤鸣
二审丨李程
三审丨朱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