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雪薇/文 马俊杰/图
“这幢小楼不能卖掉,
要将它保护好,传承下去。”
75岁的沙无泞至今记得1980年外婆临终前的深情嘱咐。她的外婆在此守护了一辈子,如今轮到了沙无泞,这一守,就是近半个世纪。
这幢小楼位于福建南平建瓯序五里43号,由沙无泞的外公、革命烈士刘葆彝亲手设计。小楼虽小,却不平凡。1984年,小楼被认定为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沙无泞和家族的长辈讨论后,将小楼作为文物捐给了政府。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幢小楼不仅寄托着家族的根与魂,也“住”着一段每每提及都倍感光荣的历史。三十多年来,沙无泞一直坚持义务讲解。这些年,虽然沙无泞老人腰椎不好,行动变得迟缓,但只要站在展厅里,她就好像获得了力量,不需要拐杖,可以一直讲下去。至今她已累计服务参观者10万人次以上。沙无泞说,只要条件允许,她的讲解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让更多人知道烈士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沙无泞今年75岁,在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讲解了38年
捐出小楼建纪念馆
75岁的沙无泞精神矍铄、头发整齐,讲解细致条理清晰
家族三代的红色记忆
1968年,19岁的沙无泞离开家乡江苏无锡,来到了闽北建瓯。妈妈让她来照顾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外婆。“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外婆。”
在妈妈的描述里,建瓯的老宅子有宽阔的三进院落,一座书厅花园。但等沙无泞来到这里时,却大失所望:垂垂老矣的外婆守着仅有的三层书厅与花园,一片萧瑟。“那时没什么人在意这是革命烈士留下的房子,于是宅子就破败了。”
做饭、洗衣、买菜……陪着外婆的日子里,沙无泞常在花园里听外婆说过去的故事。那么大的房子,为何只剩一栋书厅?它是什么来历?沙无泞的问题总是很多。外婆很喜欢这个俊秀又能干的外孙女,和她慢慢地讲述那些往事。
沙无泞向记者讲解革命故事
1923年秋,为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沙无泞的外公刘葆彝赴北京,先入郁文大学,后进国立北京工业大学学习。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建立,他抱着“须知国民革命成功之日,才是实业发达之时”的愿望,变“实业救国”为“革命救国”,成为北工大学生运动的中坚分子。
1926年春节,刘葆彝返乡度假,适逢日舰炮轰大沽口事件爆发,时年24岁的刘葆彝,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返校,并被推为该校学生代表,参与了师生反帝运动。是年3月18日,刘葆彝协同北工大中共党支部书记江禹烈,率领学生在天安门前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政府大门前请愿,不幸当场殉难。那时,在他千里之外的故乡建瓯,这幢由他亲手设计的书厅才刚刚落成。
“我的外公外婆年纪相仿,结婚七年,一直聚少离多。虽知此去归期又将无定,但外婆却对外公说:‘你是精忠报国的,我会永远支持你。’二人相拥而别。”沙无泞和记者说起这段往事,依然眼眶湿润。失去丈夫后,外婆在刘家人的帮助下,将一双幼女拉扯大,一生没有再嫁。这座小楼便成了她的念想。“我心里只有你外公一人,再装不下别人。”她对外孙女说。
沙无泞向记者展示历史资料
为了小楼的存续,沙无泞付出了许多。小楼是她在建瓯唯一的房子,被列入文保后,一层、二层开辟为展厅,沙无泞一家住在三楼的小屋里,“实在没地方住的时候,我和来帮忙的老叔公都住在楼梯底下”。
当年,沙无泞一边在玻璃厂工作,一边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费把纪念馆运营起来。受牺牲哥哥的感召,刘葆彝的弟弟刘葆康也积极参加革命,在闽北临委工作过。沙无泞上班的时候,这位老叔公就帮着接待参观者,给他们讲这里的历史。许多当年在中共闽浙赣省委工作过的老同志、刘家曾经的师友等,听说“闽北临委旧址”修建成了纪念馆,纷纷前来参观探望,让沙无泞的讲解材料愈发完整起来。
在这座书厅内,沙无泞还和记者说起,这座宅院之后发生的父母红色爱情故事——
刘葆彝牺牲后的1927年4月,他设计建造的三层书厅掩蔽了遭国民党通缉追捕,退到建瓯的生前好友衷至纯、老师潘谷公。同年8月,闽北临委书记陈昭礼与后成为其夫人的潘超人(潘谷公之女)等人也来此隐蔽。“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家也由纯粹的爱国主义思想,逐渐升华为要解放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沙无泞说。
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刘葆彝的两个女儿,即沙无泞的大姨与妈妈均参加了当地的抗日剧团,因此结识了沙无泞的父亲,《闽北日报》记者沙仲虎(沙陆墟)。刘家在建瓯当地素以长幼有序、热情好客的良好家风著称,交游广阔的沙仲虎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此后,这里便成了中共在建瓯的一个地下交通站,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不在了,
这份记忆还会在”
1997年,建瓯市有关部门在旧址旁搭起一座50平方米的平房,供沙无泞一家居住。沙无泞1999年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中。一开始,参观的老同志们总是亲切地叫她“小沙,给我们来讲讲”,后来参观者对沙无泞的称呼变成了“大姐”,再后来是“阿姨”,而如今,附近街坊的孩子们都知道,序五里43号有位满肚子故事的“奶奶”。“幼儿班的孩子,会带着大人来听;附近小学的孩子如今都上大学了,还会把同学带来这里参观。”沙无泞说。
小楼被认定为文保单位后,父母一度希望沙无泞回到无锡,谋求更好发展,但她最终没有回去。曾有武警单位前来旧址参观,请她讲解。那时天气炎热,战士们的汗水划过脸颊,湿透脚底,依然全神贯注,让沙无泞非常感动。
沙无泞年龄大了,上下楼的步伐略微缓慢
讲解结束后,武警战士们齐声呼喊:“向沙老师致敬!向沙老师学习!”恰在建瓯养病的母亲看到,对沙无泞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回去了,这里,就是你一生的事业。”
“作为烈士的后代,我感到很光荣。我能做的就是努力把革命故事讲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采访沙无泞时,她的大女儿为她做好午饭,正要离开。馆里来了访客,女儿、外孙辈们也都很乐意帮忙接待。“所以我还是后继有人的,我不担心。”老人愉快地说,“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这房子还在。政府会派讲解员来,这些红色记忆会一直传承下去。”
编辑: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