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珍贵的诗篇。
透过那些饱含情感的文字,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发展,文化的演变,以及每位诗人独一无二的人生际遇。
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帝王。
在《全明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公元1363年,朱元璋与他的宿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了最后一次交战。
朱元璋率军20万,对战坐拥60万大军的陈友谅,这场战役持续了37天,最后以朱元璋大捷告终,陈友谅也被乱箭射死。
打了胜仗的朱元璋心情大好,在军队驻扎休整之时,带着几位亲兵游玩散心。
几人在安徽当涂县郊外信步闲游,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座寺庙前,抬头三个大字“不惹庵”甚是醒目。
朱元璋来了兴致,想进去抽一支签,便叩响了大门。
开门的小和尚见几人佩戴刀剑,身上有未散的血腥味,以为是山下的散兵游勇,便急忙叫来了住持。
住持一见朱元璋,便从他的眉宇间看到浓浓的肃杀之气,认为此人杀心很重,并非寻常之人。
他双手合十,谨慎问道:
“敢问施主姓甚名谁?”
朱元璋一听有些不高兴,自己可是未来的皇帝,这老和尚有眼不识泰山,还反问他是谁,便只说:
“不过进去求一支签而已,盘问这么多作甚?”
住持不敢将几人贸然放进寺中,坚持要弄清他们的身份,朱元璋被问得恼怒,便向随从要来笔墨,在庙墙上留下一首诗后愤然离去。
这首诗的名字叫作《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管哓(xiāo)哓问姓名。
(只管 一作:只顾)
这首诗是朱元璋愤怒之下的产物,写得通俗易懂,从字面来看,其实并没有什么赏析价值,难得的是诗中展现出来的帝王豪情与霸气。
他先是得意地夸耀了一番自己的战绩:
我腰间佩戴的宝剑,杀尽百万雄兵,那血腥之气还未消散。
转而略带鄙夷地指责住持:
你这老和尚不识得英雄,还在这里一味打听名姓。
言下之意便是:连我都不认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其中“杀尽”、“血犹腥”等描写,无一不透露出浓重的杀气,后世许多人将其评为——最具杀气的帝王诗。
朱元璋没读过书,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布衣皇帝,一直到他成为起义军领袖之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文化知识。
能写出这样的诗篇,也实属不易。
而关于这首诗的故事,还有一个小番外:
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写到,朱元璋登基之后,有一日突发奇想,便派人去寻当初的那座寺庙,想看看自己当年的题诗还在不在。
但他派去的人却回禀说,寺庙倒是还在,却没看到当年他留下来的诗。
朱元璋听后大怒,便派人将一众僧人抓往南京,责问他们为何将诗擦去。
原来,当年朱元璋走后,寺中的住持认为这首诗有谋反之嫌,留着恐有大患,又不知道朱元璋的身份,便将它洗去了。
哪能想到已经过了这么久,当年的住持都早已圆寂,已经成为九五之尊的朱元璋还记着这茬。
如果将原委据实告知,只怕会引来君王的雷霆之怒,危及全寺僧侣的性命。
这时,一位小和尚站了出来答道:当年老住持虽然将诗洗去,但却留下了另外一首诗: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
很显然,这是小和尚急中生智编出来的一首马屁诗。
为什么要将陛下您的诗洗去呢?
那是因为真龙天子御笔所题的墨宝,无论妖魔鬼怪还是神仙精灵,都会想要来观赏一番。
这样就会使得鬼怪时常造访寺中,恐怕引来祸端。
所以便用沐浴过佛法的圣洁之水轻轻洗去,饶是如此,留下的印迹也依旧夺目耀眼。
朱元璋听完之后,便转怒为喜,一笑置之。
其实,朱元璋未必不知道这是在拍他的马屁,奈何这马屁拍对了地方,让他很是受用。
就如同当初他愤而题下《不惹庵示僧》,并不是因为寺中僧侣真做了什么错事,而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重视。
如今他贵为天子,享受到了他所想要的奉承重视,心中自然就舒坦了。
而庙里的和尚因为一首小诗险些丧命,又因为另一首小诗捡回一条命,不免让人有些感叹:这便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它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只看你如何去解读它,使用它罢了。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设置方式见下图,赶紧加星标吧!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学习计划
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