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为何会众叛亲离?

文摘   历史   2024-07-07 22:13   广西  

陈胜年轻时对兄弟们许诺:“等我以后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兄弟伙。”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当上了张楚王,但他的朋友们去投靠他时,陈胜却下令杀死了和他攀交情的旧友。陈胜的做法吓坏了其他朋友,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些了解他底细的穷朋友,正是陈胜发达后最不想见到的人,他想和过去的自己斩断联系,好维持自己在人前楚王的面子。

1、

陈胜的行为并不难理解,当今依然有很多趋炎附势的人,在发达之后便急于和过去的朋友撇开关系,好证明自己已经跻身于上流社会了,其实他们殊不知自己这种行为正是自卑的表现。

陈胜不光对朋友们如此,当他的岳父去探望他时,陈胜也只是以对普通宾客的态度相待,岳父气得怒斥道:“在你贫寒的时候,我没嫌弃你穷,如今你倚仗着叛乱称王后,就开始不尊重长辈了,你这样傲慢无礼,必然不能长久!”老人家说完,便径直离去,也不搭理在后面挽留他的陈胜了。

当岳父和老朋友们都逐渐远离自己之后,陈胜也没反思自己为何会走到众叛亲离的这一步。

墨子说过:“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

这句话就是描述的陈胜这种短视的人。

在一个团队当中,老大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是联络成员的纽带。身为老大可以不必拥有专业化的技术,通常情况下,他只需要招纳一堆技术骨干即可,但是他必须要拥有的能力就是——维系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

维持少数人最好的手段是“感情”,不过,一旦我们社交圈的人数超过了150人,要想用“感情”照顾到每一个人那无疑是不现实的事情,此时,最好的团结团队成员的手段无疑就是依靠“利益”了。

换句话说,一开始跟随陈胜的人,是出于生命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带有被迫性质的行为,但那些跟陈胜他们处境不相同的人,人家凭什么跟随你陈胜?

二个原因:想摆脱秦二世繁重赋税的压迫、打破旧有阶层改变命运。

如今陈胜面对自己的岳父和旧友都如此不讲道义,他这种行为放到员工眼里,就成了:“什么!没想到我们老板竟然是这种冷血的人,我跟随他真的有钱途吗?”

后来,随着陈胜在与章邯的对战处于下风之后,这种怀疑在陈胜军中不断扩散。

章邯是个玩弄人心的高手,他在目睹了陈胜大军的变化之后,便派人写信到陈胜军中挑拨离间,鼓动陈胜的手下造反降秦。

公元前209年腊月,陈胜又一次在和章邯军的对战中处于下风,当他退到城父打算整顿力量再做打算的时候,他的车夫庄贾却趁他不备,暗杀了他。

估计章邯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这种无心之举,会换来李良杀死赵王武臣、庄贾杀死张楚王陈胜的效果。

2、

陈胜的失败,除了没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建立内部的监督惩处体系时,犯了个很致命的错误。

在了解这个错误前,咱们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建立监督惩处体系,要以公平公正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体系内部的稳定运转。

那陈胜是怎么做的呢?

陈胜的错误相当典型,他在建立监督惩处体系时,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这两位做事情只有二个标准:即不听从陈胜的命令和自己不喜欢。

凡是不符合这两条标准的大臣,朱防和胡武就让人找到他们的过失,然后以此为理由私自处决。在这种严苛的要求下,陈楚朝内部人心惶惶,大臣们都很担心自己有没有把柄落到了朱防和胡武手中。

有大臣向陈胜反应这一情况,他却不以为意,反倒对朱防和胡武讨好的手段大力支持。

谁愿意自己生活在这种生命随时受到监视的政权内呢?陈胜忽略了一件事,他手下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不满秦朝的苛政才起义的农民,大家起义的本意是想过自由自在的日子啊,而今怎么起了义、当了官,还这么累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陈胜的路显然越走越窄了,史书评价:“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先是众叛亲离,而今大臣们也不亲近他了,陈胜这路能走多远呢?

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要使团队运营得越来越好,一定要注意既要让团队成员能感受到跟着自己有好处,还要建立一套有让大家都信服的惩处制度。



脑洞趣味历史
每日一篇历史故事,故事有温度,历史有诗意,百般滋味,全在心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