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校法人日善学园破产,韩国国际大学于去年8月宣布停办,如今正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学校法人已向法院提交破产上诉,若法院批准,学校或将进入清算阶段,管理主体也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被拖欠工资的教职员工而言,尽快解决问题是唯一的期盼。尽管校方正出售资产用于支付拖欠薪资,但拍卖屡次流标,让教职员工倍感无助。
目前,教职员工的被拖欠工资总额达200亿韩元,超过百人因此失去工作,而学生们则纷纷转至外地学校就读,校园变得冷清空荡。
留在学校的教职员工们在艰难环境下举步维艰。尽管教育部积极协助学生转学,但对于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却未给予实质关注。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对此也未采取措施,仿佛已经将他们遗忘。在韩国国际大学停办一年之际,《庆南日报》专访了部分教职员工,了解他们的心声。
◇A教授:教职员工毫无准备地被迫面对停办
A教授曾在校任职10余年,目前正在准备再就业。他回忆道:“学校停办时,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复杂情绪。”停办期间,教职员工之间缺乏沟通机会,与法人交流也不顺畅,几乎得不到真实信息。A教授仍未收到拖欠的五年工资。他表示:“尽管有些教职员工通过法律途径拿回工资,但更多人未能成功维权。那些坚守岗位支持学生的教职员工未得到任何援助,令人失望。”
◇B员工:停办的苦果由教职员工独自承受
在校工作近20年的B员工,约有六年工资未发放。她表示:“学校最困难的时期和停办后,地方政府只关心事态进展,从未倾听或关怀我们的困难。”目前仅少数教职员工找到新工作,即使找到也是合同工或临时岗位。她说:“韩国国际大学在本地贡献了40余年,而停办的痛苦却由我们承担。希望地方政府重新审视自身在类似事件中的角色。”
◇C员工:大学是公共资源,社会观念应当改变
50多岁的C员工感叹:“几天前经过学校时,看见公交车依然在空无一人的校园车站停靠,不禁苦笑。”他直言,学生们已经转学到其他学校,但教职员工却无处可去。“从停办前到停办后,职业再培训和支持完全靠我们自己,这种现实令人无奈。”
庆尚南道的四年制大学停办是首次发生。C员工认为:“大学对地方的影响接近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应当将支持地方大学纳入实际行动,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所有接受采访的教职员工都希望,不再发生类似的大学停办事件,并期盼社会各界和地方政府能一起应对大学危机,促进大学和地区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