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树颖受邀参加天津生活广播电台《健康专家在线》栏目

健康   2024-12-06 18:04   天津  

第六届

全国文明单位

      

       近日,西青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树颖受邀参加天津生活广播电台《健康专家在线》栏目,为大家科普妊娠期高血糖的防治。详细内容敬请收听:






【专家简介】





【李树颖,天津市西青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为方便您的阅读,为您整理出本次栏目重点内容的文字版: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近年来妊娠期高血糖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趋势,调查显示全球20岁以上孕妇高血糖患病率达15.8%,我国各地区患病率平均为17.5%,也就是每六个孕妇中就有一人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妊娠期女性血糖控制不佳会提高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亟需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母婴安全及后代的健康。


01

妊娠期高血糖有哪几种类型?

       一是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怀孕之前已经被明确诊断有1型、2型或其他类型糖尿病,在此基础上怀孕。

       二是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也称妊娠期间糖尿病,怀孕后才发现血糖升高,升高程度达到普通非孕人群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就是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或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

       三是妊娠期糖尿病(GDM),怀孕后发现血糖轻度上升但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即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1毫摩尔/升并小于7.0毫摩尔/升,或糖负荷1小时血糖≥10.0毫摩尔/升,又或者糖负荷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8.5毫摩尔/升并小于11.1毫摩尔/升,符合三者之一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这一情况可占妊娠糖尿病女性的80%-90%。

       这三者的区别为:第一种是糖尿病诊断在前,怀孕在后;后两种是怀孕在前,糖尿病诊断在后。三种类型血糖升高程度不同,对母婴的影响也不同,糖尿病合并妊娠影响大于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影响大于妊娠期糖尿病。


02

妊娠期高血糖有什么危害?

      短期危害:可造成母亲流产、早产、羊水过多、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等。胎儿及新生儿可发生黄疸、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巨大儿可引发难产、骨折等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长期危害:母亲再次妊娠时糖尿病风险明显增加,大约有50%的孕妇再次妊娠时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加以干预,“糖妈妈”产后5年有30%的概率会进入2型糖尿病的队伍中,产后10年此概率增加到70%,并且产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明显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后代在青少年后出现肥胖的风险是正常孕妇后代的6倍,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风险也明显增加。

03

糖尿病及高危女性如何做好备孕?

       首先是糖尿病高危女性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大于35岁、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分娩史、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人群,孕前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限制高热量的饮食、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超重或肥胖的女性进行减重。

      二是怀孕后,在早孕期进行第一次产检时,即应筛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就应调整生活方式,定时监测血糖,并推荐所有未诊断糖尿病的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检查(75克OGTT检查)。

      其次,已经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备孕期间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控制血糖:由于某些口服降糖药有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所以孕前应停用,改为胰岛素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8.0毫摩尔/升左右,糖化血红蛋白A1(HbA1)控制在7.0%水平之下,尽量小于6.5%,以上数据稳定3个月后怀孕最佳。

      二、评估并发症:怀孕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各项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血压、心电图、眼科检查。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女性常伴有并发症的出现,要评估并发症程度,咨询医生后方能决定能否怀孕。

      三、合理用药:孕前应改用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10-13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最好。停用调节血脂的他汀类以及降低尿酸的药物,并在孕前开始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


04

妊娠期高血糖女性如何孕期管理?

       饮食控制方面:一是要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妊娠早期(12周前)所需的能量和非孕期接近,妊娠中晚期(12周后)较孕早期每天增加200千卡即可,也就是每天多一袋牛奶和一个鸡蛋的热量。二是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及其产品,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约占总热量的50-60%左右;蛋白质主要来自肉类(如禽、畜、鱼肉)、蛋类、奶类及豆类,是维持子宫、胎盘和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占热量的25-30%;脂肪包括各种食用油、坚果等,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约占热量的15-25%。三是高纤维饮食,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食多餐,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和预防夜间低血糖。通过分餐的方法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水平,又可以避免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可以选择一杯牛奶,一份水果或者几片饼干作为加餐。注意睡前一定少量加餐,避免次日清晨饥饿性酮症的出现。

       运动疗法方面:除非孕妇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妊高症或者需要保胎(如习惯性流产或先兆流产),建议所有孕妇均应适当参加户外运动。运动宜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进行,持续半小时左右;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宫缩为原则;运动项目应选择较舒缓不剧烈的,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另外,运动时需携带糖块、饼干、点心等,以便发生低血糖时备用。

       药物治疗方面:如果经过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血糖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应首选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安全性高,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以及用量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而定,并随着孕期的改变随时调整。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中国及国外指南已被推荐用于孕妇的血糖管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合理控制孕期体重方面:妊娠期间体重的增加、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需从孕早期即制定孕期增重计划,结合基础BMI,了解孕期允许增加的体重。一般说来,整个孕早期(12周以内)孕妇体重增加应小于2千克,孕中、后期每周孕妇体重增加0.3-0.5千克为宜。

      血糖监测方面:为了给胎儿生长发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求比普通人更加严格,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发生低血糖。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每周至少抽出两天测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必要时还要测凌晨3点的血糖。妊娠期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3毫摩尔/升以下;餐后1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低于4.0毫摩尔/升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低于3.0毫摩尔/升要按照低血糖紧急处理。


05

如何进行产后管理?

      如果患者是产前诊断糖尿病即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分娩结束后随着胰岛素抵抗减轻要及时下调胰岛素注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是在怀孕期间发生的血糖升高,分娩后大部分患者将随着分娩的结束血糖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患者停留在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阶段。

      因此妊娠期间血糖上升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在产后6周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每个病人产后糖尿病的转归情况。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者,每3年检查一次;停留在糖尿病前期者,每1年检查一次,一旦进入糖尿病阶段马上开始治疗。

      最后,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品,糖尿病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但血糖控制良好时才能给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哺乳期间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而应继续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音频来源:内分泌科




文稿  / (内分泌科)李树颖

审核 / 刘胜林、韩颖、贾翠伟

编辑 / 党委办公室


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

急救电话

27960249


天津市西青医院

值班院长电话

18502216690

咨询电话

27960011 / 27391697


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市西青医院就医流程、科室特色、专家简介、出诊时间、新增业务、义诊通知、惠民便民措施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随时随地发布医院的各方面动态及健康知识、生活常识,让您的生活更加便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