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谢通门县通门乡“七微”服务引领基层治理“七个化”

政务   2024-11-11 11:03   西藏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基层治理更加实际、实效,谢通门县通门乡紧紧围绕县委“七抓共建·五促共享”工作方案,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以“七微”服务引领基层治理“七个化”,打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促进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一、“微心愿”托起治理“幸福化”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网格为载体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今年以来,共征集到心愿清单34个,经综治中心梳理,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将“微心愿”逐一落实,据统计,2024年“微心愿”帮扶资金达到120余万元。通过此举,把党的光辉照进老百姓的心窝,让小爱汇成大爱,以“微心愿”有力撬动了乡村“微治理”,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二、“微典型”带动治理“引导化”

以网格为载体开展季度最美家庭、年度“好婆媳”等评选表彰。同时,定期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劳模等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不断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这些举措,培育了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让互助友爱、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成为辖区群众的习惯,形成文明乡风,有效引导了基层治理。

三、“微力量”提升治理“效能化”

全面实现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建强网格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同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自治队伍,集中建立建强“综合备勤队伍”。目前,全乡综合备勤队伍人数达到185人,参与服务弱势群体、防汛抗旱、矛盾纠纷调解、巡逻防治、交通劝导等基层治理工作110余次,开展应急演练10次,解决矛盾纠纷11起,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极大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

四、“微管理”助推治理“精准化”

推行网格化分级分类管理工作,采用“红、黄、白”三色分类管理,形成管理台帐,建立周遍访、月走访的工作机制。通过这种精准管理,提升了网格员对网格内群众的精准化服务水平,助推基层治理精准化。

五、“微活动”凝聚治理“向心化”

依托文明实践所(站)、村级文艺演出队、本地藏戏演出队等文体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今年以来,举办文体活动24场,民俗文化活动6场。这些活动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带动他们积极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让道德力量在乡村流淌,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基层治理注入凝聚力,提升治理“向心化”。

六、“微积分”激发治理“活力化”
结合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工作,印发“积分制”助推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实施方案,设立6个积分超市,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等9个类别落实积分机制,引导群众积极的去挣积分、评积分、比积分、兑积分,让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激发治理活力。截至目前,各积分超市累计兑换积分300余人次,兑换奖品2万余元。

七、“微菜单”促进治理“法治化”

积极探索普法模式,以群众“点单”、综治中心“派单”、党员“接单”协同推进普法工作。全年累计收集到群众“点单”的法律问题11条,经综治中心梳理后精准“派单”,让群众的法律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同时,积极对接相关单位投入24.5万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长廊涵盖宪法、民法典等32块法律板块,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多样性。今年以来利用法治文化长廊和点单式普法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1场,覆盖全乡80%以上群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法治宣传格局,有力推动了基层法治建设。

图为 征集“微心愿”

图为 综合备勤队伍开展演练 

图为 “三色”管理法上墙

图为 开展“综治宣传月”文艺汇演

图为 在法治长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


终  审:温     笠
初  审:赵     磊
编  辑:薛     瑞
来  源:通门政法

日喀则政法
介绍日喀则政法工作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