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双11”
“凑单”“满减”已成常规操作
今天
一奢侈服装品牌
退货率达到95%
冲上热搜第一
据媒体报道,近日,该奢侈品牌在某平台“双11”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但退货率却达到了惊人的95%。
这一现象源于消费者为了享受满减优惠,加购了该品牌的商品,一旦优惠到手,这些商品又会以“七天无理由退款”的方式退回给商家。
今年某平台的满减优惠门槛较高,比如要求满5000元优惠400元,或满1500元优惠120元,这些都要求手机和空调等电器产品除外,于是有的网友发现单价动则上千的轻奢品牌很合适凑单。
拉夫劳伦淘宝客服坦言已注意到此次的凑单退货情况。针对商铺在退货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拉夫劳伦客服称可与物流公司或平台寻求解决。
有业内人分析,消费者选择退货时,未发货的商品,商家需要承担2至3元的面单和出库成本,发了货召回的至少要承担近5元的快递费。如果是用户签收后再退货的,商家还要承担运费险抵扣之后的部分返程费用。即便是用户立即申请退货,也浪费了商家的推广和运营投入。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这也是没办法
不得已而为之
也有人说
消费者不背锅
还有人关心
商家的利益如何保障?
有媒体评论称,对于商家而言,成为“凑单神器”有着不小的危机感,对于消费者而言,追求优惠则是天性。此次事件让人思考,这种促销规则的设置是否真的合理?要避免一些商家的商品被当作“凑单神器”而白白遭受损失,他们的正常利益也应受到保护。无论促销规则是怎样的,只有商家、消费者和平台实现共赢,繁荣的销售局面才能可持续发展。
也有媒体表示,“双11”作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本应是消费者与商家共享的盛宴。然而,高退货率的现象却让这个盛宴变得“虚有其表”,看着是“座无虚席”,很多却犹如“吃闯席的” ,真正亏本的是平台上的商家。不是“凑单满减”有问题,而是平台的规则有漏洞。
11月11日,拉夫劳伦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客服暂无此相关信息。对于退货率是否会影响到正常发货这一问题,拉夫劳伦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仓库会在您付款后48小时内发货。”
有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拉夫劳伦天猫店退货率达到95%这一数据并不真实。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发放消费券本是大促常规手段,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了享受优惠进行凑单也是常见之举。10月12日,天猫方面便表示,在立减或跨店满减基础上,将额外再投入300亿元消费券及红包。11月11日,点进淘宝APP“88VIP”页面也能看到,88VIP会员可以领取实付买5000元可用的400元专享消费券,实付满1500元可用的120元消费券。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类似事件对品牌应该不会有负面影响。“拉夫劳伦在线上和中国在线中小产品品牌比较相对价格更高,在线销售消费者更多比的是价格,天猫凑单拉夫劳伦价值更高,凑单满足促销条件之后退货。”程伟雄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促销优惠满足了才是最大的实惠,退货率高对于拉夫劳伦而言则是“空欢喜”一场。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品牌而言,成为“凑单神器”容易导致没货,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根据天猫方面11月1日发布的消息,截至当日,累计373个品牌成交破亿元。自10月14日预售开启,截至10月31日24点,88VIP会员下单购买人数同比去年同阶段增长超60%,人均购买金额同比增长超30%,88VIP会员访问量同比增长50%。此外,今年天猫“双11”,头部品牌在天猫的销售额,一半以上由88VIP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就算不涉及“被凑单”这类突发情况,服装等品类产品的高退货率在近年来也一直困扰着商家,自“仅退款”成为电商平台标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双方的矛盾一度激化。就服饰商家“退货率高”的问题,11月,天猫服饰总经理米澜在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也表示:“‘618’后我们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调研商家为什么要退货,商家在退货中面临什么问题,以此我们该如何合理降低退货率,最终我们服饰牵头成立了退货专项。”米澜认为,消费者退货有几个核心问题:第一买不到合适尺码,尤其一些国际品牌,尺码是消费者的痛点,容易引起退货;第二是品质缺乏保障;第三是多平台比价,消费者在其他平台看到更好价格就退货了。记者了解到,平台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保障商家权益。7月26日,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今年9月记者从淘天处获悉,淘宝面向退换货场景的新服务“退货宝”再次迎来系统性降价,本轮降价将从9月27日开始持续至“双11”结束,部分商家最高降幅可以达到58%。据悉,“退货宝”是淘宝于9月初面向所有淘宝天猫商家上线的服务。据淘宝测算,“退货宝”上线后,全年预计为商家降本规模至少为20亿元,商家的综合平均降幅将达20%。双11前夕,为了缓解大促期间商家退换货压力,淘宝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退货宝服务费,降幅集中在40%以上。事实上,近几年,“凑单满减”及其影响曾多次受到外界关注,平台和商家要重视已经暴露出的问题,争取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在促销活动中寻求平衡、实现共赢。
今年,你也有“凑单品”
申请退货了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青年报、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新闻晨报、大江网、网友评论等
审核编辑:贺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