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读过李白的诗,想必大家都有一个特别直观的印象,那就是:诗仙的朋友遍天下。打开他的朋友圈,你会看到很多熟悉且名载史册的人,如贺知章、高适、王昌龄、孟浩然、杜甫等。
他们相聚在一起时,都曾举杯畅饮,互诉衷肠,有过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
然而随着人世的变迁,曾经浓烈的情感,也慢慢地被冲淡。甚至,直到李白去世,很多昔日好友,都再未出现在他的生命里。
正如亦舒所说:命运的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都是规定的,该离场的时候,多么不舍得,也得离场。
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季节性的。这一程,相遇,下一程,退场。相遇在风中,聚散从来由不得你我。
01
李白&杜甫:性情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李白和杜甫在彼此失意时相逢,他们在千年古都洛阳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访仙问道,一起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然而,在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二人的心境却不相同。李白追求的是且乐当下。而杜甫心心念念的,是百姓疾苦,自然无法做到乐在其中。
就这样,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二人注定要走的是两条路。所以,在同游齐鲁后,杜甫决定再次走入长安城。而李白选择继续游于山水之间,转向江东。
临别时,李白写下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诗句送别杜甫。此后余生,两人再未见过面。
其实,从二人的心境、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李白和杜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李白为人,豪迈飘逸,哪怕是跌落低谷,他对人生的态度也始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杜甫向来老气横秋,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的笔下是化不开的忧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而这样的两个人,即便有幸相遇,最终也难逃渐行渐远的结局。因为真正长久的关系,一定离不开志趣相投,性情相合。若缺失了这一点,即便勉强处在一起,也终究会活成彼此不理解的样子。
02
李白&孟浩然:付出不对等,注定走不到最后
李白对孟浩然,有点粉丝对偶像的感觉。当年,他以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将其对孟浩然的敬慕之情毫不吝啬地表达出来。更是在与孟浩然分别之后,满怀着不舍写下了千古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以看出,狂傲如李白,在孟浩然面前,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然而对于李白的崇拜,孟浩然的反应却较为冷漠。反倒是对其他朋友,比如杜十四、朱大、陈七等人,有过不少回应。
渐渐地,李白感受到偶像的冷淡,所以他对孟浩然的态度也从原来的相逢意气为君饮,变成了渐行渐远渐无书。
蔡永康说:人情不是金银珠宝,死死锁在保险箱是不会产生人情的,有来有往,才叫人情。
所有能够长久的关系,都是双方共同努力,用心呵护的结果。
我赠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我来你往,互相珍视,彼此成就。而那些单靠一个人仰望的友情,注定走不到最后。
▽
何炅说:“我们可能都不太愿意承认朋友是阶段性的事情,但我觉得就算是不承认,也必须要接受。”
因为,在岁月的列车上,有人上车,就有人到站。大多数人,都只能与你同行一段路。
别抱怨那些在中途离开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方向,我们也有我们的归途。与君同舟渡,达岸各自归,也是一段感情好的归宿。
我们能做的就是:感激每一段相遇,真心实意去待对方,但也并不执着于对方。让自己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