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房干森,江苏兴化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微也足道》《你以为你是谁》两本书籍。《“崇奢黜俭”者戒》被选入1999年8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文学50年•杂文卷》,有多篇作品获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杂文类一、二、三等奖。
恶臭的不只是肉,还有良心
房干森
天理昭昭,因果循环。
10月19日晚,官渡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对长丰学校举办者立案调查,长丰学校校长和学校法定代表人作出免职处理,对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区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作停职检查处理。闹得沸沸扬扬的昆明长丰学校食堂“臭肉事件”,总算有了结果,但还是令人唏嘘不已,难以释怀。
孩子是家长的软肋,可在丧尽天良的不法商人眼里,孩子恰好是赚钱的良机。一年学费2.6万元,还不包括餐费、住宿费、教材费等各种杂费。家长们以为,这么贵的学校,一定会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一定会在各方面都让人放心。可是,他们万万想不到,自己交着高昂的学费,孩子却在食堂吃着令人作呕的臭猪肉,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你能忍吗?
根据官渡区长丰学校家长们的描述,事件由10月16日中午有家长突击检查学校食堂引发。据多名家长现场反馈,他们发现肉品散发着不可置疑的异味,并录下了视频。这则随后在网上不断发酵的视频显示,家长们在现场情绪激动,就异味问题质问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后者却沉默不语。其实,这次突击检查并非一时兴起,早在今年6月,高一某班多位学生就曾向家长和老师反映,近两周在学校吃饭会腹泻,班上好多同学也反映这个情况,“盖饭、米线都会。”一些家长提到,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后,家里的孩子多次提到食堂饭菜难吃,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如果不是家长发现孩子长期肠胃不舒服、拉肚子,这件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大白于天下。在“臭肉事件”刚被曝出来时,就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发文反映称:“家委反映过很多次,都被年级主任压下来了,这次看他们怎么说。”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出现后,官方也已介入调查,校方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该回应的回应,该道歉的道歉,至少要能做到与家长“共情”,也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当愤怒的家长们找学校讨要说法,学校领导、教育局、家长在一起开会处理此事时的举动却让人匪夷所思。学校一位红衣女副校长在沟通会上,双手抱着胳膊,脸上露出笑容,如果她的孩子也在学校吃饭,或者她自己也吃这样的饭,她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吗?在见面会即将结束之际,学校董事长无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无视家长的提问,插兜离席,作为“臭肉”事件“主角”的校方此番“臭态度”,怎敢让人恭维?原本以为女教育局局长做总结性发言的,结果她上来就说孩子安全是重中之重,从三点钟到现在差不多已经两个小时的时间了,今天暂时结束,短短的两句话就将会议结束,并没有一句道歉的话语,当现场媒体和家长再度询问问题时,她转过头立马就走,台上的领导见到这个架势,也立马跟着她一起转身就走,扔下了全场的家长,这不是火上浇油,让家长更加义愤填膺吗?肉已经臭了,学校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应对举措怎能更“臭”?
根据调查组的通报,肉品本身是新鲜的,但因运输和存储不当导致肉品变质。这就折射出我国校园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采购、储存到加工、供应,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漏洞。而一旦出现问题,学校、供应商、监管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最终受害的只能是学生。食品安全本是大事,学校食堂对学生餐质量更应该格外上心。涉事食堂不顾室温无法保存生鲜的基本常识,不守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流程规范,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无视,是对“舌尖安全”的极不负责。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人铤而走险,用臭肉去祸害学生?是利益的驱使?还是监管的缺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有人说:“民以食为天,更何况是孩子?”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把臭肉推向学生餐桌的幕后黑手,恐怕并非眼睛不亮、鼻子不灵,而是心被熏黑了。
一堆臭肉,牵出了有关企业、学校、部门的失责失察问题。从通报看,学校因经营不合格食品受到10万元罚款,食堂承包经营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46万元,并处以总计578万元罚款,多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免职、停职等处理。但学校食品安全不可一罚了之。能把臭肉端上孩子餐桌,又怎么指望这样的管理者在食材、卫生等方面较真?值得警惕的是,去年江西一学院食堂饭菜出现“鼠头”异物令舆论哗然后,各地都在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管,可接连曝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依然故我乃至顶风而上的仍不在少数。
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精神素养的事,而且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健康体魄。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首先是用好法律的武器,让每一个幕后黑手付出足够的成本和代价,让从业者不敢违法、不肯违法,堵住臭肉和异物通向学生餐桌的通道,杜绝利益和黑心熏臭孩子的餐桌;其次是构建“阳光食堂”,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应该提倡透明化管理,安排学生家长轮流到食堂监管,公开食堂的食材采购来源和加工过程,这既降低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成本,又提高了学校食品安全水平,家长学生都乐意,一举多得;再次是落实“陪餐制度”,让校长、教师与学生同吃一锅饭,也可邀请家长代表一起用餐,主动了解学生的就餐情况,及时反馈学生意见,真正把“校园餐”办成放心餐、良心餐,让学生、家长都满意。
完善法律,加强监管,重塑教育初心,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能重新赢得信任和尊重。“臭肉事件”不仅仅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一次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警醒。如果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四壁漏风,千疮百孔,连孩子们最基本的“舌尖上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我们还谈何教育?还谈何未来?
▲滑动方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