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 青花草花纹罐
明成化 青花黄彩石榴花果纹盘
明成化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明成化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
明成化 青花麒麟纹盘
明成化 青花梵文杯
明成化 青花怪石茶花纹碗
明成化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1) 成化(1465—1487 A·D·)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钴料:此时进口料已用完,没有进口补充。改用国产平等青料,发色浅淡而呈灰蓝。色泽稳定,轻淡柔和,对后来青花器烧制有着深远影响。由于釉厚润泽(俗称猪羔釉),而使青花纹饰十分含蓄,少数有因青花浓郁而造成的黑斑点。因斗彩的物出现而推动了淡描青花的技法和品种。明代青花瓷以宣德,成化二朝最为享誉和影响久远。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民窑况竞相仿造,盛极一进,传为佳话。
成化时期,历经进三十年正统、景泰、天顺之动荡后,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官窑恢复生产,由于成化皇帝艺术鉴赏水准颇高。绘画亦有相当功力。青花与斗彩独树一帜,尤其是斗彩,堪称明瓷第一。此时民窑亦深受官窑作风影响,制作精美优良。形成了明代青花自永乐、宣德以来第二个高峰时期。
弘治 青花缠枝牡丹罐
明弘治 青花云龙纹盘
明弘治 青花高士飞龙诸葛碗
莲池龙纹碗
弘治 黄釉青花花果盘
明宣德至嘉靖黄釉青花比较
款识
(2) 弘治(1488—1505 A·D·)
钴料:大体与成化相同,使用平等青料,发色浅淡雅致。其中少数浓艳者,则呈现深沉的灰蓝色调,接近于正德时期的青花色阶。民窑青花亦是使用平等青,发色青淡,没有成化典雅质感。有晕散现象。另一类型,线条奔放,发色浓艳。
弘治青花,早期有成弘不分之感,纤巧舒展,比成化青花更为柔和飘逸。有异工同曲之妙。后期则与正德相比。随着纪年器物的不断发现,弘治青花风貌逐渐被认识。英国大维德物中基金博物馆收藏一件青花缠枝莲狩耳物中大瓶。高62.1cm,瓶外口沿青花写款:江西饶州府浮梁县里仁都程家巷信士弟子程彪喜舍香炉花瓶三件共壹付送到北京顺天府关王庙永远供养专保合家清吉买卖享(亨)通弘治九年初十吉日信士弟子程存二造。瓶上粗犷的纹饰、浓郁的青花色调及纪年的写款,显示了弘治时期部分民窑青花的风貌。此瓶与该馆所藏另一对元代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汶双耳大瓶相似。弘治青花除与成化相似外,有时还容与空白期景泰青花混淆。在八十年代有一些藏家还将弘治青花看成是元末明初之物。
(3) 正德(1506-1521)
是明代继弘治中兴后的重要时期。各种瓷器的烧造继续繁荣。霁红也较突出。在供器中有用回族文字构成的图案,俗称“回回花”。期间还创烧了明代素三彩。它是在宣德时期刻填酱釉和成化,弘治刻填绿釉的基础上,完成了在素瓷胎上直接施色釉的新工艺。
正德时期的青花烧造也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不但造型丰富,而且用料讲究。除常见的碗、盘、瓶、罐、炉、烛台、壶等,绣墩、笔架、多层套盒、花插插屏、石榴形小罐、八方罐等均为正德时创新的造型。造型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正德碗”,其特征是口微外撇,从口沿至足渐收敛,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名"宫碗"、"宫式碗"。立器比较厚重,接胎痕迹明显。瓶、觚类瓷膀部外撇后下收,像加厚一块,而正德之前的瓶、觚类瓷器腔部只外撇不内收。碗、盘圈足梢高,直立或外撇,盘塌底。大件器增多,大罐、大葫芦瓶渐多且出现了作为坐器的绣墩。正德时期官窑款写得很工整,排列稍显松散,六宇或四宇款邵有。正德的"德"字和宣德的"德"字一样,"心"宇上役有一横,呈 "德"状。由于皇帝懂回文,和鞑靼语,加上晚期宠信佛教。身边很多密宗喇嘛。正德青花大量出现阿拉伯文装饰,还有八思巴文、藏文等,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凡有阿拉伯文字的明朝青花器,基本上都是该朝作品,此时的造型也一反传统,出现了许多新颖奇巧的瓷器。
正德民窑青花瓷胎子坚致但不够细密,白中闪灰,有孔洞缝隙及黑点,釉子光润,白中闪青灰,多数是亮青釉,有的釉中有细密的气泡。青花颜色浅谈闪灰,具晕散,多双勾平涂,纹饰草率、随便,但不乏佳作。
正德青花瓷青料的使用上,开始用平等青料,烧制的瓷器一种是釉色淡雅,细白滋润。颇有成化遗风。还有一种色调略微发灰,但色调深沉,釉色鲜艳。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光亮莹澈,有气泡,圈足底部的釉色白中泛青,尤为光亮。是典型的正德风格。期间也使用了古瑞州即现今的江西省高安县所产的一种青料——“石子青”,亦称“无名子”。烧制后,成色浓中带灰。正德晚期开始采用产自国外的——“回青料”(也称佛头青)着色,关于青料的来源。一说是来源于云南的大当镇。一说是来自西域,所以成为佛头青。这种青料含有一定量的锰,故蓝色浓翠而略泛紫红色。而正德民窑青花瓷胎子坚致但不够细密,白中闪灰,有孔洞缝隙及黑点,釉子光润,白中闪青灰,多数是亮青釉,有的釉中有细密的气泡。青花颜色浅谈闪灰,具晕散,多双勾平涂,纹饰草率、随便。这时期的工匠还在摸索中合理的利用国产和进口两种青料的特点,混和使用,达到了特殊的效果。正德时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此时已用完,于是青花料开始大量使用国产料,如平等青、石子青等,后期开始使用“回青”。正德青花颜色较总体较为清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艳丽。使用平等青的青花胎薄釉白,比较亮丽。使用石子青的青花胎厚较松,蓝色的线条有点晕散.
本文转载自网络,侵权必删!
华豫之门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