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忻州经济开发区建设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步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1235”工作总思路,以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以强化产业链建设、推动太忻经济一体化纵深推进为两大支撑,以光伏、煤化工、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以党建引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营商环境为五条重要路径,聚力打造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引领、生态环境优美、营商环境一流的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2024年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5 亿元,增速 15%;完成工业投资45.3亿元,增速13%;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以上;进出口总额1.45亿元,增速1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户,增速21%;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10%;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净增长2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速15%;工业投资51.2亿元,增速1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6个,增速20%;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达到10%以上;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净增长2个;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四上”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5%;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0万美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完成1.6亿元,增速10%;产出强度达到260万元/亩;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 3%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以下。(一)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结合忻州经济开发区整体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区划调整,对核心区周边相邻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开发区核心区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产要素更加集聚,产城融合进一步推进。以原核心区为基础,整合原龙岗生物科技产业园、原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形成新核心区,整体由原“一区七园”整合形成“一区三园”的空间格局,有效促进忻州经济开发区与秀容产业新城在产业布局、发展空间等方面深度融合衔接,促进资源整合优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为加快主导产业聚链成势、打造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忻府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发展。深度落实省市产业链建设相关要求,立足忻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围绕光伏、煤化工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完备的产业链条,打造形成三大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光伏产业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蓄势赋能。一是打造光伏产业链。围绕“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辅材-组件”产业链,引进更多“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管理高效”的上下游企业来忻投资,锻造以多晶硅提纯、单晶硅拉棒切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为一体的,以光伏支架、光伏玻璃、包装材料为配套的光伏全产业链条,建成更多“黑灯工厂““绿色工厂”“智能工厂”,逐步提升区内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程度,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二是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围绕“煤-焦碳-焦油”“煤一焦碳一焦炉煤气一甲醇”“煤一焦碳一粗苯”成链,促进基础原材料工业向高端材料工业转变,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煤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打造新材料产业链。突出电池材料产业,围绕“原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材料-新产品”成链;延伸“煤矸石-高岭土新材料”产业链,完善配套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技术密集性和产品附加值,增强新材料产业竞争力,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市数据局、市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忻府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优化机构设置,提升工作效率。全面贯彻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要求,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整合优化综合事务部门,配优配强业务职能部门,对相关机构及职能进行优化整合。一是深化开发区干部双向交流机制。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配备到关键岗位。二是加快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模式。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管委会突出综合协调保障、制定和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开展行政审批、协调企业服务、国有资产监管、促进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监督等职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园区管理服务、项目融资、资产运营、“双招双引”、公共服务等职能交由平台公司承担,探索发展“小管委会+大公司”的运营模式,形成行政管理和市场化运营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三是完善规划和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派驻机构职能,提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开发区。围绕忻州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进一步加强太忻数据流量谷、大学生创业园和智创城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核心驱动力,谋划打造忻州晋创谷,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平台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整合开发区现有创业创新平台,提升整体运营能力,精准服务入驻企业,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产学研贯通。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实融合。围绕“精准赋能”,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煤化工等产业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数字化升级。三是加快数字产业化。抢抓“东数西算”战略,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优势,招引数字企业,建立绿色低碳智算数据中心,围绕云算力打造“智算+大数据”输出、定制信息服务集聚区,助力我市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四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互联网直播发展,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集成应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业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梳理现行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至开发区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确保各项税费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开发区经济稳步增长。设立市级产业引导基金,以市政府国资为主导,设立开发区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或鼓励引入机构,打造“园区+招商+基金”模式,以基金招商牵引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六)优先保障土地供给。鼓励综改示范区大力发展省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确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时,在满足各项征地费用成本之和基础上,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对于重大项目新增用地的占补平衡指标,纳入全省范围予以协调。(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忻府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七)合理设置考核指标。聚焦主责主业,参照省级考核指标设置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市级考核指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八)形成审批合力。建立市、区并联审批联动机制,促进省级、市级下放事项的全面承接。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剥离开发区全部社会事务,交由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承担。对涉及气象、文物、农业、卫生、文旅、民政、水利、教育、卫生、人社等事项的审批监管由地方政府相应职能部门承担。按照开发区建设性详细规划要求,区内各类商业项目由管委会先期办结立项、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环评、消防等手续,使其成为“熟项目”。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取得土地后即可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忻府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九)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研究制定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条例,建立招商引资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管理机制,健全招商引资容错机制,推动忻州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水平、上档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十)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坚持规划超前、布局合理、基础先行、滚动开发原则,建立市级层面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市级资金投入,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气网热等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园区智慧化建设,打造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环境优越、优势突出的高品质开发区。(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十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忻州市加快建设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工作专班(见附件),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十二)强化责任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专班工作部署,强化组织推动,细化责任分解,建立任务清单,密切协作配合,定期研究部署,积极主动推进工作。(十三)加强绩效评估。市专班办公室负责制定示范区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示范区建设成效进行评估考核。为加快推进我市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步伐,市政府决定成立忻州市加快建设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工作专班,主要职责和组成人员如下:统筹推进忻州市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把忻州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打造成为全市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高位塑造新发展优势的先行区。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朱清云兼任。主要承担专班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工作专班决策的事项,督促落实省、市工作安排部署和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承办工作专班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工作专班暂定保留到2026年底,到期后视工作情况撤销或延期。终审:杨强
复审:王国伟
初审:樊晶璟
编辑:张未平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sxhbfwz@163.com
新闻热线:18803508818
13903508888
1813505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