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麻栗坡——探寻老山精神的时代轨迹

民生   2024-11-26 09:16   黑龙江  

点击上方【奋斗理论圈】即可快速关注

11月的南疆绿意葱茏。由广西、黑龙江、云南三省(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万里边疆国旗红”边境故事联合巡访活动的采访车在滇东高原的群山与树海中穿行,一路向南,穿过喀斯特地貌造就的无数奇峰,地势渐趋平缓,河谷逐渐开阔。峰回路转时,一片国旗之海尽收眼底,村落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屋顶上立起一面国旗,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火焰在碧海中跳跃,走近前去又感到那是一颗颗中国心、一片片爱国情在迎风招展。这里,就是南疆小县麻栗坡,40年前成为老山精神的发源地。

天保口岸国门(姜明广/摄)


战火中,英雄血铸丰碑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麻栗坡县城北郊,始建于1979年,1984年后历经扩建。如今,这里安葬着957名烈士,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属19个民族,都是在两山轮战中壮烈牺牲的中华好儿女。但他们只是在这场战事中牺牲烈士的一部分,还有太多人或遗体无法辨识、或失踪在战场上,成为无名英雄。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曾有这样的英雄流血牺牲。

在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地区的战役中,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酷热的天气中忍受蚂蟥吸附,固守阵地;在熊熊的烈火中坚定地瞄准、射击,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炮火覆盖考验,击退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无耻偷袭。他们无数次粉碎了侵略者欲敲开我国南疆门户的图谋,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却无惧无悔,喊出了“宁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铿锵誓言。

硝烟已散尽,但烈士的英魂长绕老山,日夜守护着祖国南疆山河。在老山主峰阵地潮湿狭长的交通壕里,我们仿佛还能听到昔日烈火中战士们声震云霄的怒吼;在阴暗狭小、仅能供两三人容膝的猫耳洞前,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战士们在短暂的战斗间歇挥毫写战地日记、望月思家乡亲人的情景,他们神情坚毅、眼中有光。

这,就是老山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精神。

危急时,群众冒死支前

在麻栗坡,人们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那场战役。“双方炮火你来我往,打起来天都被烧红了,后来山也被削平。如今树高林密,当时可是打得光秃秃。”麻栗坡县天保镇党委书记张俊回忆说,“那时候炮声震得屋子簌簌发颤,可我们麻栗坡人没有害怕,恨不得都上前线去打侵略我们家园的‘豺狼’。”

那时的麻栗坡人踊跃参加民兵队,配合主力部队打击侵略者。猛硐瑶族乡昆老村的鲍朝元率领自己的三儿一女加入民兵队,并担任了9个村寨的民兵联防片指挥长,多次为我军侦察分队带路完成侦察任务,屡次与越军特工狭路相逢、生死搏杀,被誉为“传奇民兵”。

麻栗坡县天保镇老寨村,是陈赓大将前往越南开展军事交流期间曾驻留过的老区村。1982年,老寨村村民阮德标从文山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麻栗坡县南温河区卫生院工作。1985年前线告急,当时22岁的阮德标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支前民兵队。支前民兵队冒着枪林弹雨,在布满弹坑的小道上匍匐前行,给前线战士送去急需的弹药和给养,返回时再用担架抬走伤员。历时3个月,阮德标所在的民兵队为前线运送弹药物资2万余吨,护送伤员20多人。如今已经退休的阮德标回到老寨村祖屋安度晚年,坐在祖屋的厅堂里,他给记者们讲述了当年支前的经历:“当时你根本不知道哪里被敌人埋了地雷,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冷枪,每次支前都不知道自己这趟能否回来。可前线一直在流血牺牲,我们不能让战士们没有弹药、没有吃喝,所以必须拼命顶上,做好后勤保障……”

麻栗坡人民无私奉献,是老山作战胜利的有力后盾之一。这也是老山精神,是老山精神在群众中的具体体现,是爱国爱乡、共御外侮的精神,是不计得失、舍家卫国的精神。

今日老寨村(姜明广/摄)


国旗下,建设争分夺秒

1993年前的麻栗坡对比我国的其他地方,仿佛两个世界。在中华大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经济建设的时候,整个麻栗坡都在围绕着老山作战运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支援前线”。直到1993年后,麻栗坡才解除战时状态,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缩小发展差距,追回麻栗坡因边境战事失去的14年,麻栗坡人三十年如一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负重前行,全力以赴建设家乡。如今,麻栗坡已建成文山州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马鹿塘水电站,引进紫金矿业、海隅钨业等大型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随着文麻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麻栗坡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路”,开始发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探索“后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天保口岸,高高的国门上“中国天保”四个大字既是此地的称谓,又意味深长,仿佛在告诉世人:天佑中华。“2023年,天保口岸过货量44万吨,货值达26.4亿元。今年,我们建成了国际货场,率先成为云南省公路口岸中吞吐量最大的货场。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货物总量已完成40万吨。可以预见,未来天保口岸的进出口量将进一步上升。”云南省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口岸管理科科长孟吉富颇为自豪地介绍着天保口岸的成绩。近年来,麻栗坡利用自身“两头接、接两头”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开展边民互市,做大落地加工,取得了亮眼成绩。

天保镇老寨村休闲广场的公示牌上,老寨村村规民约赫然入目,第一条开宗明义地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爱党,跟党走,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老寨村祖屋退养的阮德标说:“1984年,解放军部队保卫老山,也保卫了麻栗坡,保卫了老寨。2015年,省里推出‘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改善边境村居住环境,加大扶持力度,老寨村才变得像今天这么美。我们要懂得感恩,记住这幸福是怎么来的。”

如今,老寨村充分依托老区村的底蕴,利用自身位于“老山神炮”景区核心区的优势,发展红色旅游、乡村休闲游,在村里开办民宿,推出追忆军旅生涯、果园采摘等文旅特色项目,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天保镇党委书记张俊介绍,2023年老寨村村民人均收入已达2.3万元,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麻栗坡人民在经济建设中依然交出了优异答卷。这也是老山精神,是老山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延续: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奋起直追、不懈奋斗,改革创新、一往无前。

天保口岸边民互贸市场(姜明广/摄)


新征程,牢记从何处来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火已熄,硝烟已远,山水清平,物阜民丰,麻栗坡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们不会忘记慷慨悲壮的往事,也不会在安逸中放弃警觉。生活在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几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意识。

天保口岸学校距离国门仅一公里,曾经是两山轮战中的一个前沿阵地。如今,这所学校是麻栗坡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有500余名来自周边村落的各民族学生在这里求学。

正午时分,天气晴好,炙热的阳光洒在学校的操场上,一队身着迷彩套装校服的学生正在打军体拳,他们表情严肃,动作刚健有力,喊声高昂激越,即使满面汗水,也无暇擦拭。天保口岸学校发扬当年学校师生与解放军部队共守阵地的红色传统,大力开展特色国防教育,组织学生打军体拳正是这种特色教育的体现之一。对于打军体拳,在校学生感到很自豪。来自铁厂乡田房村的九年级学生刘谢思说:“打军体拳,是为了锻炼我们的体魄,也是感召我们牢记光荣传统,传承老山精神,在时代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幸福生活中保持警惕之心。”

“传奇民兵”鲍朝元守边巡边49年,为守卫国境线奉献了一生。他去世后,儿子鲍廷相接力成为一名界务员,开始沿着父亲的足迹巡边。从2000年开始,鲍廷相巡边时都会带上儿子鲍国富,一边巡逻一边向儿子传授他的经验。第一次随父亲巡边时,鲍国富只有12岁。2014年,鲍廷相去世,巡边的接力棒就传到了鲍国富的手上。山路崎岖,荆棘密布,蚊叮虫咬,路边的密林里不知道埋着多少没有引爆的地雷。但鲍国富说:“巡边守界,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光荣任务。我生于斯长于斯,看好边境是我应尽的责任。”他从城里返乡,继承了祖父、父亲的遗志,续写着感人至深的巡边护边故事。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继前辈志、为后人谋,这,还是老山精神,是老山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是力量之源、信仰之基、前行之桨。

-----
-----

原载《奋斗》2024年第22期

监制/张博 审核/李逢时 责编/赵熙     编辑、制作/梁冬



奋斗理论圈
服务中心工作,传播理论动态,聚焦基层党建。 不良作风整治信访举报电话:0451-53651087 举报邮箱:fendouzazhishe@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2312021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