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省在过去20多年里吸引了大量台湾同胞扎根于此,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各类公益活动。一代又一代的台湾同胞以其急公好义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人投身于两岸公益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同时还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厦门,有一群台湾青年通过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
曹圣永是其中典型代表。他是一位从事医疗事业的台湾青年,近八年来一直在厦门生活和工作。由于热爱这座城市以及医疗相关工作,曹圣永积极融入厦门、服务厦门。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他和团队在厦门开展了100场中医公益义诊和研学活动,走访了20多个社区、30多个小区以及20家企业,为基层民众提供义诊服务。每场义诊活动都由两岸的专业中医师共同参与,同时吸引了众多青年志愿者。这不仅让厦门居民了解了中医药的便利和益处,还普及了日常保健知识,充分展示了台湾青年的智慧力量,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了志愿者的力量。曹圣永特别提及,他在思明区嘉莲街道友邻中心的爱邻服务日义诊活动中,遇见了一位独居的老爷爷。由于膝盖不适,这位老人通过义诊与曹圣永及其团队建立了联系。从那时起,每逢义诊活动,老人都会前来支持,逐渐与曹圣永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此外,曹圣永团队还遇到了一位因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下且因不良睡姿而落枕的老奶奶,在接受治疗后,她在短短20分钟内感到显著缓解,对中医产生了信心,并积极邀请朋友们一同前来支持曹圣永和他的团队。曹圣永在义诊活动中不仅结识了许多厦门基层的长辈和朋友,还将台湾青年善心的力量传播到整个鹭岛厦门。他希望能够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人民的健康。这更加坚定了他在美丽的鹭岛厦门继续发展的信念,并将致力于开展更多的公益事业,同时希望更多的两岸同胞能够共同参与。提到厦门这座迷人的海上花园城市,沙坡尾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景点。沙坡尾活态展示馆负责人王伸豪也是一位扎根于厦门的台湾青年。王伸豪在这里生活了6年,深知厦港街道作为厦门港的发源地及重要的老城区,保护和传承厦港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伸豪与当地居民和商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认真走访沙坡尾的每一条街巷,与当地的阿公阿嬷们成为了亲密的邻居,致力于记录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和动人故事。![]()
例如,一位90多岁的老人向他展示了一本40年前的工作笔记,里面绘满了他亲手画的鱼,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印记。因此,王伸豪的团队计划举办展览,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带给在地居民和游客,同时也呼吁厦港街道的社区青年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王伸豪还创建了厦港的“近邻地图”,并围绕沙坡尾的历史和郑成功的故事绘制了创意漫画。在他的带领下,沙坡尾活态展示馆逐渐成为传播厦港文化的新平台,宛如一座“活态博物馆”。通过文创形式,王伸豪让更多人感受到厦港文化的魅力。他通过公益学堂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以“老文化新包装”的理念,鼓励年轻一代参与文化传承的工作。如今,他还计划与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合作,组建一支青年宣讲队,开展文化公益活动,传播厦港的海洋文化,助力两岸文化的融合。在过去两年中,王伸豪连续获得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一星和二星志愿者荣誉,这无疑是对他扎根沙坡尾6年来努力的最好肯定。![]()
图:台青王伸豪在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向海外友人介绍厦门文史发展王伸豪不仅是思明区台胞近邻监督员,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今年年初,他在“近邻监督恳谈会”上的一句话,引起了思明区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台胞反映的惠企政策宣传不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列出了整改清单,开通了多渠道的惠企政策直通车。在思明区台办和厦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王伸豪运营的沙坡尾活态展示馆现已成为思明区台胞驿站。通过这一平台,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如今,整个厦港街道的居民都认识这位热心公益的台湾青年王伸豪。在沙坡尾,甚至在整个厦港街道,提到“阿豪”,当地的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现在的王伸豪,已与这片美丽的沙坡尾紧密相连,这里成了他在祖国大陆的第二个家。从上述两位台湾青年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台湾青年在福建从事公益和志愿服务,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为两岸融合发展搭建了新的桥梁。这种志愿服务形式,既是两岸青年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通过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更多的台湾青年可以扎根福建,共同谱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