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干裂,不是因为缺水,病根在这里!

幽默   2025-01-21 05:45   河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名家养身百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一位粉丝说,她一年四季嘴唇都很干,尤其到了冬季节,更加严重,只要说话时嘴唇开合过大或是大笑,就会导致嘴唇开裂出血。这些年里,她每天勤喝水、敷唇膜、涂润唇膏,什么办法都用过了,但嘴唇还是老样子,问该怎么办?



其实,像这位朋友的情况,已经不是单纯的干燥所能解释的了,在中医里,这叫“唇风”。
                                                            

一、什么是“唇风”?
唇风又叫“驴嘴风”,主要表现为嘴唇干燥、皲裂、有纵沟纹或裂沟、脱屑、出血、疼痛等症状而久治不愈。
有时还会伴有真菌感染,形成假膜且不易揭去,表现为红肿、糜烂等症状。唇风以下唇较为常见,好发于冬季。


西医将唇风称为脱屑性唇炎,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营养缺乏、遗传因素、精神刺激以及情绪变化有关。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可用香油、药膏涂抹嘴唇,已经真菌感染的可用抗真菌类药膏涂抹治疗。 


二、“唇风”的3大常见病机
嘴唇与脾胃关系密切,嘴唇的种种异常症状说明了脾胃功能的失调。


一般而言,唇风有以下3个常见病机:


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足阳明胃经环唇挟口。如果胃经蕴热,加上受到风邪侵袭,以致风火相搏,就会循经上犯,结于嘴唇。


初期可能只是嘴唇发痒发干,天长日久,就会脱屑、开裂,甚至连嘴唇周边皮肤都会发红、糜烂。

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如果脏腑火热内蕴,日久就会耗伤津液,以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嘴唇就会失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渴”,身体渴了,不光皮肤会干燥发痒,嘴唇也是。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嘴唇开裂发痒之外,还会伴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身体燥热等症状。


生化不足,唇口失养


这一条最好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不能生化气血,并上达至唇口,唇口就会失养。


三、如何取穴,从2条思路出发
思路1: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胃经从嘴唇旁循经而过。按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我们应该首先在胃经上找穴位!


▲左右2条胃经正好把嘴唇包住


首先,我们要知道,嘴唇之所以干痒开裂蜕皮,在多数情况下,与胃经蕴热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先灸胃经的荥穴——内庭穴,因为“荥主身热”。


同时,由于脾胃相表里,脾开窍于口,所以嘴唇出问题也跟脾经蕴热有关,我们可以加灸脾经的荥穴——大都穴。



其次,针对嘴唇干燥的问题,建议艾灸嘴角处的地仓穴,直接给嘴唇补充津血。


思路2:对应施灸


如果这3个穴位灸了以后,好转还不明显,就需要进一步对因施灸了。


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针对湿热的情况,建议艾灸曲池穴。



曲池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既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风热表邪。


同时,曲池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可泻除热毒郁遏肌表的各种皮肤疾患。


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在针对阴虚血燥的穴位中,首推然谷穴,它堪称专治阴虚血燥的“大补阴丸”。它滋阴泄热的作用正好可以平衡水火,特别适用于火旺引起的阴虚血燥。而且,阴虚血燥者往往伴有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艾灸然谷穴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使你不那么口干,还能稳定烦躁的情绪,让你睡得踏实。


生化不足,唇口失养


上文说了,生化不足说明脾胃虚弱,尤其以脾阳虚衰最为多见。


针对脾阳虚衰,有很多穴位可以选择,比如中脘,比如神阙、关元、气海等中下焦穴位,不过在这里特别推荐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艾灸足三里可以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不光能适用于唇口失养,还能适用于因脾阳虚衰以及胃经气血不和所致的面色无华、皮肤萎黄、皱纹丛生等影响颜值的症状。 


以上穴位,每次可以艾灸20分钟。


重要提示:微信大改版,为了避免失联,请把“名家养身百科”设为星标⭐,感谢大家!

名家养身百科
🔴您好!请点击最下面的“关注”二字,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精彩养生文章汇编了。记住,是完全免费的,请放心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