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丝滑小连招
内蒙古直接把TA留下来!
据说在内蒙古
没人能把这句话“念”出来
尤其是最后那三个字
留下来
留下来
留下来
把谁“留下来”
怎么“留下来”
内蒙古干啥了
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
近日,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呼和浩特市已累计实现12.7万名大学生来呼、留呼就业创业,其中今年1至9月份实现在呼就业4.34万人。
呼和浩特市从2022年
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
“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
落实大学生留在呼和浩特的
保障机制
“人才新政10条”
“引人留人18条措施”
“人才新政”
……
而这些只是内蒙古
打造吸引人才“强磁场”的
一个缩影
内蒙古通过
加大奖励力度
强化金融支持
提供优质服务等
“丝滑小连招”
多角度全方位诠释
“爱才聚才”
“求贤若渴”
W
“外引内育”模式
谋长久
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为实现赤峰高质量发展,人才人才培育体系成为赤峰市的发展之匙。
依托于《赤峰市推进人才强市的若干措施》,赤峰市相继实施“鸿雁引才”“玉龙人才”等工程,2024年,“文明红山·青春赤峰”招才引智活动又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吸引了许许多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入到了赤峰发展的浪涌中来。
不仅仅要“从外引才”还要“从内育才”,赤峰市“近者悦、远者来”的长远人才布局,让不少赤峰籍的院士回到故乡,帮助这里搭建人才培养的乐园。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率团队回到赤峰,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朱教君及其团队一行回到赤峰设站签约;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及其团队一行回赤峰考察……
赤峰市构建的“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链条,让这片赤土成为了深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沃土。
A
安家宜居
住得好
呼和浩特针对落户青城的无房青年人才,提供了丁香公寓等保障性租赁住房。符合条件的青年人不仅可以享受保租房的优惠政策,也可以享受呼和浩特市人才引进的补贴政策。
每个月只要500多元,23岁的刘鑫就住进了丁香公寓。他说,自己之前住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个老旧小区,“就算合租,一个月还要花600多元”。
几个月前,刘鑫看到可以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消息,便提交材料申请。如今,他不仅“住有所居”,还实现了“住有宜居”,这不禁让他对呼和浩特有了更多亲切感和归属感。
保障性租赁住房凭借较为完善的设施、便利的交通和优惠的房租让选择呼和浩特的青年直接体验住得好,为缓解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
R
“人才新政2.0”
力度大
“以优质产业和平台吸引人才,以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留住人才……”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全方位启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让人才与城市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实现“双向奔赴”。而鄂尔多斯的“人才新政2.0”更是走在自治区前列。
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出台《鄂尔多斯市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方案》、“人才新政双30条”和《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从研究制定《重点企业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发放办法》到《人才安居保障实施办法》等40余项配套政策到出台,鄂尔多斯大力度推进的人才新政正在释放叠加效应,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金名片。
Q
企业能用事业编
敢创新
“3个岗位,90多人前来应聘,其中还有不少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那种火热的招聘场面,十多年来头一次遇到。”这是内蒙古中天宏远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刘康平回忆起公司招聘紧缺急需人才时最深刻的印象。
2023年5月份,包头市出台了“事业编制企业用”方式的实施办法。用人企业确定需要引进的人才后,与被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并与编制所在单位签订三方补充协议。服务期满后,人才可以选择留在企业或到事业单位工作,选择去事业单位工作的,由市人社局组织定岗事业单位与引进人才采取双选方式确定最终工作单位。
人才带着编制到企业工作,在感受企业工作生活的同时,还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确定自己是留在企业还是进入事业单位发展,有选择权,就很安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能源、农牧、生态、教育、科技
内蒙古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和重点人才引育项目为抓手
创新规划人才发展布局
内蒙古坚持问题导向
以品牌促进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内蒙古坚持系统观念
以布局推动比较优势稳步增强
内蒙古坚持守正创新
以改革促进工作效能持续提升
2024年的内蒙古
加速集聚人才力量
加快创新发展动力
着力打造最具吸引力凝聚力的
人才集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