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味道曲靖关注我们
2024·项目推介
罗平县
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项目
项目100
产业分类
第三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项目名称
曲靖市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项目
建设地点
1.承接地:罗平县罗雄街道大洼子村、外纳村。
2.四至范围:项目地北至九光村、南至上阿来村、西至棺材山、东至大洼子村。
3.地块图:
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概述
1.建设内容。本项目拟用建设用地180亩,总投资1.2亿元,利用项目地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开发探秘、探索板块;建设大型娱乐设施,开设古生物主题乐园等板块,不断充实景区业态。
2.项目定位。以罗平全域旅游战略布局为核心,充分挖掘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科考价值和旅游价值,与罗平县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相互联动,开发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充分结合AR、VR、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更新展示方式,增设全新体验板块;利用项目地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开发探秘、探索板块;建设大型娱乐设施,开设古生物主题乐园等板块,不断充实景区可游玩项目。将项目打造为集科技、科考、探索、科教、观光、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国家地质公园。
3.营收规模。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罗平2023年旅游人次(463.35万)及同类产品人均消费,结合景区承受能力推算,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
4.预期税收。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产生年利税800万元。
项目实施依据
项目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属于罗平县重点打造产业之一。项目用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涉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属于提升营运,优化存量,盘活闲置资源,建设用地已审批。具体实施依据如下:
1.国家
(1)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旅政法发〔2021〕40号)
(2)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21〕32号)
2.云南省
(1)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云政发〔2022〕31号)
(2)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意见》(云政发〔2023〕21号)
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游客接待中心改造1500㎡、停车场建设3000㎡、人行天桥巡护步道10km、科普馆建设4950㎡、地质博物馆9000㎡、体验馆3200㎡,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2.建设周期:2年;
3.占地面积:180亩;
4.用电负荷: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需耗电量为1000万千瓦时。
项目配套条件
1.项目优势及机会
(1)科研及旅游开发价值极高。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罗平县罗雄街道大洼子村附近首次发现大量三叠纪安尼期鱼类化石,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爬行类及其他动、植物化石,将其命名为“罗平生物群”。该生物群产出时代距今约2.4亿-2.5亿年,初查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与著名的意大利/瑞士交界处的动物群时代相当,比贵州关岭动物群早2000多万年,是云南省继玉溪澄江天帽山动物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古生物发现。罗平生物群化石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保存精美。目前已鉴定出6个门类、40属、113种化石,新命名32种。在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有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菊石、双壳、腹足类、腕足类、软体、 植物等十多个大类的化石,完好地体现了当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多样性最丰富、化石分异度最高的三叠纪海生化石库之一。对研究生物演化尤其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之后的生物复苏,以及对生态学、埋藏学、古地理、古气候及油气地质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喀斯特地貌典型、形态多样,其形成、演化等方面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同时,锥峰造型多样、分布密集、形态优美、地貌组合类型丰富,辅与恢弘的生态农业大花园,其景观自然天成、相映成趣,具有较高的地学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2)文旅资源优势。罗平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秀甲滇东,自然、人文景观点130余个,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创成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被誉为“美丽的东方花园”“神奇的鱼龙故乡”“地球上春天最美丽的地方”,很多优美景点至今尚未开发,发展旅游产业潜力无限。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100万亩油菜花海,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世界罕见的三叠纪海洋古生物化石群—罗平古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峰林—金鸡峰林,中国最美的瀑布—九龙瀑布群,高原出平湖、青山藏锦绣—鲁布革峡谷,世界水车博览园—多依河,还有蕴藏丰富的温泉资源。
(3)交通区位优势。罗平县东与贵州兴义市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毗邻,是云南进出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大门、大通道。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正逐渐发展成为背靠云南,面向广西、贵州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东大门,是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云南“七出省五出境”路网布局中的东部大动脉。
(4)独特的民族风情。长底布依族乡境内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浓厚,是云南省唯一的布依族乡,开发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全乡居住着汉、布依、彝、回、白、哈尼等民族,现有人口19361人,其中布依族6351人,占总人口的32.8%。
2.项目产业配套情况
(1)省域IP效应。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3%,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29%、130%,“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2)罗平县旅游人数众多。202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63.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33亿元,分别增长13%、23.1%。2024年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55%;旅游综合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466%。
(3)品牌打造。近年来,罗平围绕十万峰丛、百万亩油菜花海和绿水青山,成功打造了山花相依、峰色相和、村景相融的“东方花园”。依托油菜花这个“文旅IP”,当地还举办了花海马拉松、花海音乐节等活动,旅游体验项目和业态产品也在不断丰富。
(4)全域旅游,多线并联。近年来,为丰富旅游业态,罗平县策划举办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活动,高质量谋划筹办花海马拉松、花海音乐节、花海长街宴、“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罗平专场推介、瀑布戏水狂欢节、乡村好声音等活动,吸引游客多视角、沉浸式体验。
3.项目前期准备情况
项目已备案,游客中心、古生物群展馆等建设内容已完成并投入运营。
4.项目要素保障情况
(1)用地:项目用地约180亩,用地手续齐全。
(2)生产用电。罗平县已探明的水能蕴藏量达149万千瓦(现已开发109万千瓦),相继建成鲁布革、腊庄、大寨、花滩等21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有新村变电站(8万KVA)、茶山变电站(5万KVA)、牛街变电站(1万KVA),工业电力接入电网情况良好、电力供应保障充分。
(3)管理人才保障。目前,已入驻曲靖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3.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3所,在校生7.47万人。目前已形成了规模较大、门类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现在校人数3000余人,可根据企业需要,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年可培养定向专业人才200余人。
5.生产成本
(1)用水价格
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第一级(15m³以内)为3.5元/m³(含1.0元/m³污水处理费);第二级(16m³-20m³)为4.75元/m³(含1.0元/m³污水处理费);第三级(20m³以上)为6元/m³(含1.0元/m³污水处理费)。
工商业用水价格为4.4元/m³(含1元/m³污水处理费);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为6.5元/m³(含1元/m³污水处理费)。
(2)天然气价格
居民生活用气价格:4.8元/m³
非居民用气价格:4.981元/m³
(3)电价
居民用电价格:0.4736元/kW·h
(4)劳动力成本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罗平县共有人口66.7万人,其中劳动力34.04万人。男性19.12万人,占比56.17%,女性14.92万人,占比43.83%。用工成本为350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70元/月。
交通运输情况
汕昆高速、南昆铁路从县内穿境而过,项目周边公路设施良好,交通条件优越。
1.公路。曲百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曲靖市至百色市车程缩短近60公里,用时节省一小时,至此,云南东部出滇入海最近通道成功打通。2小时高速经济圈可至兴义、百色、昆明等城市5小时高速经济圈可至贵阳、南宁等城市距离最近出海口防城港650余公里。
2.铁路。罗平至昆明城际铁路列入省市规划;“十四五”规划中的深昆高铁途经罗平,罗平段设计时速为350km/h)是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快速通道。
3.航空。通用机场场址论证已通过评审。县城距兴义机场80公里,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20公里。
4.水路。境内南盘江航运水路120公里,连通滇桂黔三省(区)。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拟建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
2.资金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0%,流动资金占比30%;
3.筹措方式:企业自筹、合资、融资。
项目盈利模式及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1.盈利模式:销售门票、餐饮、住宿、体验等获得盈利。
2.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实现年收入4000万元左右。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参股等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罗平县投资促进局
联 系 人:张士寒
联系电话:19187491999
电子邮箱:LPTZCJJ@163.COM
联系单位:罗平县文旅产业招商组
联 系 人:刁洪春
联系电话:15012200816
电子邮箱:359870094@qq.com
✍️ 图文来源:曲靖招商
新闻投稿请联系下方微信
👇
-End-
合作&建议
微信/电话:1330874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