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CEO商业头版”
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ID:LIFELAB2020)
当代年轻人最不敢逛的地方,可能就是奢侈品专柜了。
在大众印象中,奢侈品的柜哥柜姐们总是衣着光鲜、全妆上岗。只需轻轻一眼,他们就能通过你今天的行头,琢磨出你的消费能力。互联网上甚至流传着不少“00后勇闯专柜”的vlog,博主们故意穿得很朴素,以此来测试对方的服务态度。
给外界留下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柜哥柜姐们离金钱和名利的距离太近。过去,在他们之间不乏有年薪百万的传说。有不少海归也因为梦想加入奢侈品行业,便把这份工作,作为自己阶级跃升的敲门砖。
但近两年来,这一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渐渐光环不再。最新数据显示,LV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销售额今年下降了14%,Burberry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也下滑了21%,Gucci上半年的年收入同样大跌20%。
奢侈品品牌业绩下滑,柜哥柜姐们也随之面临降薪潮。在LV工作过两年的一位柜姐表示,刚入职的时候,每月100万的业绩几乎都能完成,税后工资将近两万。“根本不用花心思推销,客人们抢货还来不及。”
后来伴随着消费跳水的趋势,来询货的顾客肉眼可见地减少,曾经还需要排队控制客流的LV,今年部分门店也开始门可罗雀。离职前的半年,她几乎每月只能拿到税后8千块的底薪。
有奢侈品柜姐透露,如今很多岗位会降低正式员工的招聘数量,转而招聘管培生,“不仅底薪只有几千块,完不成业绩还要倒扣钱,因此一个月到手3000,也是有可能的。”
“别说中产了,就连富人也在节流。以前买珠宝的客人现在去买成衣了,买成衣的现在去买鞋子了,一层一层往下降……有位客人之前每个月都来买些衣服,现在连我的消息都不怎么回了。”
奢侈品行业的寂静,让不少消费者也感知到了苗头。有人发现,以前对自己若即若离的柜姐,最近开始主动发信息嘘寒问暖。
为了卖货,不少奢侈品销售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整活
甚至还有人发帖称,以前为了买一个爱马仕菜篮子,最多的时候需要额外花2万多“配货”。现在竟然有柜姐主动“送包”:菜篮子您要吗?不用配货。
当买奢侈品的人也在扭紧花钱的水龙头,柜哥柜姐们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从年薪百万到月入三千,奢侈品工作不香了?
奢侈品行业的寒气,不是一夜之间到来的。
有不少柜哥柜姐表示,他们其实并非只和有钱客户打交道,“这样的人毕竟稀缺,不是人人都能接触得到的。”
他们一半以上的业绩来源,其实都来自于中产群体。可今年,不少中产都经历了消费大跳水,宁可背上帆布包,也不愿意去奢侈品店配货了,柜哥柜姐们的业绩,也因此遭受重创。
在香奈儿工作了3年的Cicia,是澳洲留学的海归硕士,艺术管理专业出身。她第一次感知到行业的寒意,是她发现之前频繁来找她要货的客人们,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以前他们每个周末都会来逛逛,一个月消费几十上百万是常有的事。现在就算主动发微信问候,他们也只会推辞说有空再来看看。”
客人消费变少了,Cicia想完成每个月200多万的业绩,也越来越难。“之前我们卖东西,还会挑挑顾客。因为摆件、配饰和珠宝这种非主打产品的提成更高,所以会买这些东西的客人,是我们眼中的优质客户,要重点维护。但现在,别说卖这些‘周边’了,有客人能来买一个基础款的包,我也很高兴了。”
不仅业绩堪忧,Cicia的工作环境也在迅速恶化。“以前生意好,大家都有钱赚,所以都和和气气的,哪儿有空内斗;如今,因为优质客户太稀缺,想完成业绩就免不了得罪同事。上班不到三年,同事已经换了两三波。”
生意冷清时,门店外面没有任何人排队
在行业寒冬之下,Cicia拿到手的钱明显变少了。“我之前一个月能拿3、4万,今年底薪1万块,提成能有两三千就谢天谢地了。”
在LV工作了两年的桃子说,提成其实不是她最在意的,完成业绩才是。“因为提成真的跟大家想象中的相去甚远。绝大多数老花经典款都没有提成;卖出去一只20万的鳄鱼皮,税后提成只有3500;只有卖皮箱、麻将桌这种小众的品类,提成比例才会更高,但买这些东西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老花款包包的提成几乎没有/受访者供图
为了完成业绩,不少柜哥柜姐开始逼着自己去“骚扰”顾客,主动找客人聊天,再找机会试探对方想不想买东西。“我其实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太有目的性了。但是没办法,现在生意不好做。”
对于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观,桃子有自己的认知。“有钱的消费者也不傻,就算买也要合计一下性价比。前几个月日本买LV那么便宜,服务又好,为啥不飞到国外去买呢?”
奢侈品寒冬,让柜哥柜姐们光环不再
在社交媒体上,模仿柜哥柜姐的工作状态,已成为心照不宣的流量密码。这些视频普遍演绎了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奢侈品柜员们似乎只愿意围着VIC(very important customer)转,对待散客态度则很冷淡。
曾在LV做过五年柜哥的PP表示,有些时候迫于业绩的压力,就真的无暇多跟散客寒暄。
“我们就是站在流水线前的工人,赶紧把这单完成,才能接下一单。可能我跟客人多说几句话,今天的KPI就完不成了。此外,很多散客来买的都是老花经典款,有时候会很为难。因为如果每月售卖的大部分都是两万块以下的老花包,就会被领导约谈,说你售卖的品类占比不健康。”
而在身处降薪潮之时,完成KPI更加成为奢侈品销售的头等大事。
为了留住顾客,PP曾经需要频频跟客户嘘寒问暖,送送公关礼物,“我有60个顾客会重点维护,每天一个一个发消息,问问王姐今天咋样最近有没有缺啥,刘姐今天出了个新包要不要来看看。”
忙了一天一看业绩,天塌了/图源:榴莲爆珠(柜哥版)
但还是发现,一些曾每年消费上百万的客人,如今也买不动了。
有的客人实在不好意思,但又不想多花钱,就会买便宜的“照顾一下”生意。“我发消息推销时,会给他们整理一个产品表格。发的次数多了,有的客人就会挑表上最便宜的首饰、丝巾,意思一下。”
LV的丝巾价格在两千元以内
在行情好的时候,PP最多拿过4万块的月薪。“一些卖珠宝、腕表的柜姐,她们的工资会更高,好的时候能做到月薪10万以上。”
如今尽管薪水大幅缩水,可习惯了用高级品牌包装自己的柜哥柜姐们,消费水平却很难跟着降级。“在这个行业,你的穿着打扮就是立足的根本。我做不到穿着淘宝货上班,就算一个月薪水只有几千的时候,也会咬着牙买自家品牌的新款。”
辞职之后的PP,现在在北京某二奢门店工作。专柜奢侈品卖不动了,但他的二奢生意却在今年格外火热。“有之前的老顾客,现在也来我这里找我买二手包了。专柜买Gucci的价钱,在二奢店能买爱马仕的基础款。有钱人不就是这样嘛?他们更懂得该省省该花花。”
“奢侈品不坑穷人”,人们对大牌祛魅了
尽管正在经历降薪潮,但每天接触奢侈品的光环,依然让一些年轻人对这个行业心生向往。
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33,今年入职了Dior当柜姐,但很快便对这份工作祛魅了。
“其实工作久了,就觉得自己像是皇宫里的宫女。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确实是真的,但也确实不属于自己。”
柜姐们也有着光鲜亮丽的生活,经常会被邀请看展
在经历降薪后,他们更加发现,除了顶级富人会拥有华丽世界的入场券,无论是自己,还是普通消费者,都离那个世界很远。
对于自己曾引以为豪的品牌价值,33也开始有了怀疑。
“以前以为每天跟有钱客户打交道,我也能找到机会实现更光鲜耀眼的人生。
但如今看来,我们与他们的关联可能只是空中楼阁。现在发现,当他们不想花钱了,人便在对话框中消失了。”
ENDING:
当月薪从泡沫回归正常,柜哥柜姐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华丽的名利场和普通打工人之间的距离。
“刚入行的时候,自己还会奢侈品赚钱奢侈品花。现在我每天坐公交车上班,也不会再靠买大牌来武装自己。”
经历了行业的起起伏伏,很多奢侈品销售也开始对富人圈层有了新的认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花几万块买一个包。事实上有钱人买奢侈品,根本不是为了炫耀logo,而是为了成为VIC,这样就拿到了上流社会的入场券。
他们花了钱买奢侈品,却能靠社交和人脉赚到更多的钱。而普通人花钱买奢侈品,那个logo,其实没多少人真的在意。”
★星标★👇“CEO商业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