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一餐厅用餐后
1月19日中午,李女士与姐姐一家在金粤轩共进午餐,一行人总计50人左右。在午餐结束后,有近30人出现了呕吐、腹泻、手脚发麻等症状,其中有不少小朋友或老人。而李女士也在事发近27个小时后,开始疯狂地呕吐、上吐下泻,还因此烧到40℃。
经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医生初步判断为细菌感染急性肠胃炎。
面对这种情况,该餐厅负责人表示,如果是食物中毒的话,肠道出现症状是4—10个小时,然而大部分客人都在超过24小时后才有反应,他们接到投诉后联系了市场监管局和浦东疾控,一起介入调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食物中毒可能性不大。
此外,商家也是按照规定将留样菜、饭店水样送往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显示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都没有问题。
初步判断是一起诺如病毒引发的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处长孙巍表示,根据目前疾控给出的反馈,从部分从业人员肛拭子中检出了诺如病毒,所以初步判断这是一起诺如病毒引发的集体发病事件。
自己也有部分员工被感染了
针对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赔偿问题
“目前传染源也未确定
该餐厅负责人还回应,如果是诺如病毒导致的话,餐厅将帮客人支付医药费,如果是食品问题,餐厅也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赔偿,后续等政府部门的正式文件。争取在2月15日之前把这些工作全部完成。
律师表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只有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来源于食品且产生对人体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才能定义为食品安全事故。因此,餐厅作为经营者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其提供的产品、服务能够对就餐者有安全保证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相关的规定,消费者因此遭受的损失以及指出的合理费用,如果能证明其相关损失是由于赴餐厅就餐造成的,可以向餐厅提出相应的索赔请求。
近期,多地出现
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面对来势汹汹的诺如病毒
怎么科学预防呢?
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诺如病毒?
它有什么特点?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它有以下这些特点:
◆ 冬季好发:好发于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 生存力强:0~60℃可存活,普通热水、酒精和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对它无效。
◆ 感染剂量低:感染剂量为18~2800个病毒粒子,而患者可以排出数十亿个病毒颗粒。
◆ 感染途径多:可通过饮食、接触和气溶胶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常见高风险食物包括贝类、沙拉、凉菜等)和水。与患者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
◆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但以成人和大龄儿童多见。可反复感染。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诺如病毒潜伏期一般在8~48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是呕吐和腹泻,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一般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其次为恶心、腹痛、发热等,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3天可康复。
如何治疗?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和疫苗,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症状严重时不要盲目服药,要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
◆ 正确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彻底洗净双手,至少洗20秒!
◆ 烧熟煮透:不喝生水,烹饪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蔬菜水果要彻底洗净。
◆ 生熟分开: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要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做好消毒: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可用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患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污染物。清洁中使用的拖把应消毒后才可再次使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 开窗通风: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通。
◆ 做好隔离:感染者在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食品从业人员应更为严格,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可上岗。
◆ 增强免疫: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 加强监控:一旦发生呕吐,应立即疏散人群,开窗通风,并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来源:新闻坊、话匣子、上观新闻、劳动报、厦门疾控
临沂新闻视频号上新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