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 皮影制作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新光

政务   2025-02-07 17:47   宁夏  

图片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为社区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2月7日,通福家园社区联合科协社工为辖区青少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焕新 皮影制作”活动。

活动开始,科协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皮影的由来和传承。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成熟于唐宋,极盛于清代。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向孩子们展示了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感叹。

基础知识讲解后,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皮影制作环节。科协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制作皮影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从选皮、制革到绘稿、雕刻,再到上色和组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致。

老师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制作皮影的第一步——选皮。皮影的原材料通常是驴皮或牛皮,因为这些皮革质地坚韧、透明度高。老师展示了经过处理的皮革样本,孩子们用手触摸,感受皮革的质地。随后,老师讲解了制革的过程,包括浸泡、刮毛、晾干等步骤。虽然这些步骤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复杂,但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对皮影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是绘稿环节。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皮影图案,包括传统的人物、动物和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孩子们在皮革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刻刀沿着轮廓进行雕刻。老师强调,雕刻时要小心谨慎,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损坏皮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雕刻着,不时互相交流心得。

范思哲小朋友兴奋地说:“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皮影戏,今天自己动手制作皮影,感觉特别有趣。老师讲的那些故事让我觉得皮影戏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我以后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皮影的知识。”他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他手中的皮影作品栩栩如生。

另一位小朋友康乐嘉也深有感触:“我觉得皮影戏很神奇,通过灯光和影子就能讲述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亲手制作了一个皮影人物,虽然有些地方做得不太完美,但我感到特别开心。我以后还想参加这样的活动。”她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眼中充满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雕刻完成后,孩子们进入上色环节。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多种颜色的颜料,并讲解了上色的技巧。孩子们用细毛笔在皮影上仔细上色,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色彩鲜艳。上色完成后,孩子们将皮影晾干,然后进行最后的组装。老师指导孩子们将皮影的各个部分用细线连接起来,确保皮影能够灵活活动。

在孩子们完成作品后,社区工作人员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皮影戏表演。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幕布前,通过灯光投影,让皮影人物在幕布上“活”了起来。孩子们一边操作皮影,一边讲述着自己编排的小故事,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家长们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通福家园社区党委书记于风霞表示:“未来社区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非遗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非遗在社区”的形式,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供稿来源 | 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团支部

图片


图片


本期编辑 | 养乐多

本期校对 | 养乐多

投稿邮箱 | jfqtw@163.com


图片
图片

青春金凤
发布金凤区共青团组织活动号召、通知、信息等,宣传共青团工作、引领青少年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