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官网+各个渠道信息--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组织架构,下分的系有:还有一个【人工智能与人因工程系】(筹备中)
学院挂靠的科研机构有:
part.0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可想而学院介绍
学院前身为 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 2个心理学系;
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 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
拥有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
2024年科研项目立项以及学术讲座预览:
⊙认知与神经科学系简介
1.人才培养工作
研究生层面,主要负责指导感知觉、注意选择与运动控制、学习记忆与奖赏神经生物学、情绪心理与情感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脑功能成像与认知老化、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等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专业型研究生。学生可授予理学学位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2.科学研究工作
方向一:感知觉整合的认知神经机制
采用心理物理学和脑成像等技术手段,研究人类视、听、触知觉信息加工、整合的神经机制;通过知觉训练和无创脑刺激等手段,研究感知能力提升及脑可塑性机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学建模,研究社会感知计算原则及其对专业服务类机器人算法设计的优化作用。
方向二: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和脑网络机制
采用多模态、多尺度的脑科学技术手段(如光遗传、电生理、脑成像、神经调控),研究学习记忆、认知控制以及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心理和神经机制;通过认知训练和神经调控等手段,研究认知能力提升及脑可塑性机制;发展新的理论和分析框架,解析脑结构-功能-认知行为之间的因果机制,为通用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和神经精神类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强迫症、成瘾)的精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方向三:社会认知、社会决策与人际交互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采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实验范式,结合计算建模、脑电、脑成像、无创脑刺激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研究社会认知与社会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以及调控机制;结合多人互动实验范式和近红外超扫描等技术手段,研究人际交互的多脑神经机制,为教育模式优化和社交障碍性疾病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方向四:情绪与情感神经科学
以人类被试与模式动物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模态、多尺度的脑科学技术手段(如光遗传、电生理、脑成像、神经调控),结合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实验范式,考察奖赏感知、基本情绪、社会情绪以及情绪驱动社会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为情感异常相关心理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毕生发展与科学系简介
人才培养工作
研究生层面,主要负责指导语言与认知发展、学习创造性与创新教育、发展异常与发展障碍等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专业型研究生。学生可授予理学学位、教育学学位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2.科学研究工作
方向一: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
利用行为测试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结合横断和追踪研究,聚焦于两个科学问题: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社会环境、个体心理行为、生理神经活动等多个层面,探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影响因素作用于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机制等。
方向二:创造性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及其教育应用
采用“脑-行为-教育”立体化联合攻关模式,探究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探索创造性观念生成的神经机制和可能的神经调控方式,探查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情境等因素对创造性评价偏差的交互影响和神经机制,考察团体创造活动中成员间的交互式认知过程及其脑-脑间神经互动特征,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创造性概念的构成以及影响创造力水平多元因素,开发适用于本土儿童、青少年的创造力评估工具,开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策略。
方向三:毕生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及其医疗应用
着眼于成人和老龄人,利用神经影像学和行为方法,探究老化的规律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包括揭示在正常人群中老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整合“心理-行为-脑”的多模态数据,全方位探究老化对心理、行为、脑结构、脑网络和脑功能的影响。探索退行性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标记,利用多模式影像技术整合大脑结构、损伤以及功能连结变化,探究退行性神经疾病的生物潜在影像标记;探究成果在医疗场景中的转化和应用,为退行性神经疾病的预防、评估和干预提供指导。
社会与管理心理学系
1.人才培养工作
研究生层面,主要负责指导行为决策、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等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专业型研究生。学生可授予理学学位、教育学学位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2.科学研究工作
方向一:社会变迁与智能化时代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规律
探讨社会变迁与智能化时代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规律,考察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动人口等社会变迁中特殊群体的群体认同、社会融入和幸福感,揭示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问题与社会行为规律;研究社会变迁及重大社会性事件背景下群体和集体情绪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对集体行动的影响;探讨智能化时代下人类心理与行为将经历哪些积极与消极变化。
方向二:社会决策规律及其心理与脑机制
基于“有限理性合作观”揭示影响人类合作行为、亲社会行为、公平分配、腐败等行为的个体和情境因素;聚焦于“我-他”维度深入探索自己-他人决策差异及其潜在机制;探讨影响人类择偶选择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开发去偏差手段,助推政府、组织与个体作出高质量决策。
方向三:组织中员工人际行为的发生机制和效用
聚焦于探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中的作用机制,员工的日常睡眠对工作场所适应的影响,影响组织管理中建言行为与主动性的条件和因素。
健康与临床心理学系
1.人才培养工作
研究生层面,主要负责指导情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等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专业型研究生。学生可授予理学学位、教育学学位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2.科学研究工作
方向一:心理病理与计算精神病学
基于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维度、多模态研究技术手段,探索诸如思维与感知障碍、情绪与应激障碍、行为与成瘾障碍等心理/精神障碍的心理病理、病理发展与认知神经机制以及障碍形成的易感与保护因素,借助大数据计算模型探索各类障碍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生物学标记,辅助临床精确诊断与治疗。
方向二: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和机理
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职业治疗、叙事治疗、家庭治疗等多种个体与团体咨询与治疗策略,为普通大众(涵盖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群体、企业员工-领导群体等)与特殊群体(诸如抑郁障碍、学业/社交焦虑、创伤应激障碍、失依儿童青少年等)提供帮助与服务,结合用多种临床心理学方法监控临床干预进程与效果,并借助科学手段探索有效干预的潜在机理。
方向三:转化精神医学
基于心理学、精神病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跨学科基础研究证据,研发并转化各类心理/精神与神经退行障碍(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认知障碍等)的精确诊断与治疗的先进辅助技术与产品。
part.02
心理学学硕自命题(951+616)
1.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英语1、政治、专业课 。学费8000/年,学制3年
感知觉、注意选择与运动控制(认知与科学系)
记忆、奖赏与认知控制(认知与科学系)
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毕生发展与学习科学系)
语言、脑智与发展(毕生发展与学习科学系)
发展障碍与心理病理学(健康与临床系)
情绪、情感与社会神经科学(认知与科学系)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毕生发展与学习科学系)
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教育(毕生发展与学习科学系)
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学(社会与管理系)
健康与临床心理学(健康与临床系)
行为决策与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会与管理系)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认知与科学系)
2.招生规模
学院年均招收70名学术型硕土生,31名博士研究生,其中60%以上学术学位硕士生为免试直升,80%硕土生和70%博士生的本科(或硕士)毕业院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质量良好。
2024年考研录取情况:(学员9人上岸,23年录取20个学员)
☆报考人数:心理学学硕自命题(951 616 )报考人数360人,一志愿录取11人
☆2024年一志愿复试录取情况:学硕自命题(951 616 ),最终录取13人(382~420)
3.备考书单和真题难度
官方给了考试大纲的(即考试范围,出题按照考试大纲来出),书单是勤思根据大纲+历年真题+学长学姐反馈敲定的。
真题难度属于中等水平,考纲涵盖的内容均有所考查,客观题和名词解释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勤思课程中反复强调的基础知识点和重难点,只要大家复习地足够全面细致,基本都可以拿到高分。
实验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难,不过这也是华东师大的一贯风格。论述题的考查相对灵活,需要大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认真复习各个科目并梳理知识框架,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培养模式和学位论文
4.就业情况
part.03
应用心理MAP(全日制和非全)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是2010年申报并被批准的第一批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点,2011年首次招生。历年来招生人数逐步增加,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学生。
MAP中心有24位教授、19位副教授,以及7位讲师,其中48位老师拥有博士学位,他们在教育部、全国和本市的临床心理咨询的相关协会、专业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在社会和专业领域都具有影响力。此外,中心还拥有一批校外导师,都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是业界的知名专家。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教育涉及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诸多应用领域,包括组织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与危机应对、压力管理、人员选拔与测评、经济决策与投资管理、心理治疗与辅导、情绪调节与训练、心理危机干预与防御、灾害救助与心理康复、工业与工程设计、产品质量评估、环境设计、儿童青少年及特殊人员教育、家庭与职业辅导、老年心理关爱、人口健康管理的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等。
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与优势如下:
整合资源,健全“国际-社会-学校-学院”四级合力育人机制。邀请30余位国内外优秀师资及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规划与实施,提升实践问题转化能力。
明确入选条件,建设学校、司法、企业等多样化优质实践基地100余家,遴选100余位高水平行业专家为行业产业导师,通过专业实践指导、行业专家讲座/工作坊、项目式课程等多种形式共同实施实践能力训练。依托导师主持的研究项目,强化研究技能与实践技能训练,提升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及转化能力。
强化协同,构建“学校-学院-行业”监控体系。以实践能力达成为宗旨,规范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申请,实施过程性管理。强化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行业专家智库作用,将一线需求与质量监督融入到教学环节,协同提高培养质量。
强调成效,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学生就读期间超50%学生获得心理辅导与服务能力、教师资格证、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于党政机关、教育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主动服务上海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响应国家号召,多人服务于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优秀的育人成效助力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1.发展历程
2.研究方向、招生规模、备考书单
研究方向: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3年学费24万)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2年学费13.2万)
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3年学费24万)
学校心理学(3年学费24万)
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非全)(3年学费24万)须为在职人员报考,且截至入学时,要求本科毕业后有1年以上(含)工作经验。
书单:官方给了考试大纲的(即考试范围,出题按照考试大纲来出),书单是勤思根据大纲+历年真题敲定。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年 第二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 第二版
《心理测量学》戴海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第三版
《心理统计学》邵志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三版
☆2024年报考人数
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报名人数是710人,一志愿录取38人;非全报名人数是387人,一志愿录取4人。
☆2024年一志愿复试录取情况
应用心理347全日制一志愿进复试39人(388—350),最后录取84人(包含调剂)
咨询方向进复试22人(388—350)
工业与组织方向进复试8人(381—352)
人因工程方向进复试9人(365—350)
应用心理347非全日制一志愿进复试4人,最后录取46人(包含调剂)
3.培养模式
小思拿到了【临床与咨询方向培养方案】,细致说一下:
1.课程概述
(1)“3+3+X”理论-技术课程模块,增强行业岗位能力厚度。
设置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社会心理学和学位论文写作等3门基础课,强化理论知识;
设置应用心理统计、应用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用技术等3类技术课程,强化实践技能;
设置团体中的心理成长、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性与实用性特色课程,强化知识技能转化能力。
(2)“课程-讲座-工作坊”训练模块,拓展行业岗位能力宽度。
设置多方向课程,增强多学科思维;配合课程,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及行业专家举办领域讲座及工作坊,鼓励学生跨方向和跨领域卷入,丰富其专业视野和技能,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行业赋能的意识。
(3)“课程-实践-认证”能力获得体系,提升行业岗位能力精度。
结合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标准,建立课程内容、实践考核与职业认证有效衔接,实现学习-就业无缝衔接。近年来,超50%的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
2.培养模式
(1)实行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班级教学主要以课程教学形式实行,个别指导主要以导师制形式实行。
(2)采用论文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培养,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3)实行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实践训练以实习为基本形式,实习环节内容明确,实施过程管理。
(4)计划于2025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专业博士。
3.学制
【临床与咨询方向】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4.导师队伍
导师总计17位,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9位,讲师4位。(2)学校心理方向
导师总计14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9位。
5.研究方向
(1)心理咨询方向自我发展与社会支持、性别认同、社会应激和抑郁症、社会认知、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分析、心理弹性科学、应用积极心理学、重大公共事件心理服务等。
(2)学校心理方向
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测量、学习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儿童创造性发展与培养、异常儿童
6.实践时间
2学分--心理障碍诊断评估见习(精神卫生中心见习) 120小时实习数
1学分--心理咨询/治疗见习 40小时实习数
4学分--心理咨询/治疗实习(个体和团体咨询/治疗) 实习总时数360小时,其中受督导的实习不少于100小时(其中个体督导不少于30小时)
1学分--学术活动 相等于18课时的学术讲座/工作坊
40小时实习数
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至少一项:参加校级以上三创、应用心理技能大赛等,担任助管/助教,获得专利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由MAP工作小组认定。
7.实践基地
心理咨询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
南嘉(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同馨济慈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乐成书院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上海盖德焦虑障碍研究中心
心理咨询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
上海连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心弦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中鹊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徐汇、闵行养老院等)
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
济南岩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康黎医学检查所有限公司
上海稳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精卫系统:
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医疗精卫系统
长宁妇幼保健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高校以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高校以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电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纽约大学职业发展中心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
其它事业单位: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辁鉿醄脏陀区人民法院
上海消防研究所
上海市风华中学
8.专业课安排
【非全--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培养方案
4.实践基地
5.奖学金
6.就业
MAP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为深造、创业、就业等。
2019-2024年连续5年毕业率超过98%
2022和2023连续两年就业率100%。
毕业生就业于党政机关、教育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以及华为、阿里、腾讯、科大讯飞、蔚来控股、博世中国、美的集团、理想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主动服务上海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
7.导师介绍
1
录取学员情况
2
辅导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