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表象各异,本质雷同......
01 “UHPC”的“返碱”现象
少数同行已注意到"UHPC"表面的"返碱"问题,说查不到相关资料和说明,我仅就自己的一点儿零星观察简单一说,仅供拍砖。
(1)长期暴露在室外的混凝土试件,过个一年半载(也可时间更短),成型表面上有时会冒出一些小白(或灰白)点,像微小的蚂蚁窝,类似于图1中的示意:
图1 "UHPC"成型面表面的"返碱"现象示意
不是OPC或HPC表面的那种“云彩”(乌云/地图/尿床)状,也不是那种“发霉”、“生菌”的样子。
类似现象在非成型面上不容易观察到(或许是对比度不够)。
在室内标养的试件上也不容易看到。
(2)有时是所有试件表面都有;有时是同批试件表面不全都出现(即使是同一配比,同次成型)。
02 “冒碱”现象浅析
个人喜欢把“返碱”说成“冒碱”。
(1)浮浆问题。不管是自流平,还是非自流平振捣过的,表面有浮浆时,特别是有亮亮的浮浆时容易观察到(当然不细心也看不到)。
(2)搅拌问题。喜欢掺各种微粉的,搅拌不充分时,偶尔也会出现此类问题。
(3)配比问题。喜欢掺各种外加剂的,特别是无机盐之类的,有时会观察到此类现象(想想“geopolymer”)。
(4)强度问题。强度不够,”UHPC"实为“HPC”。
(5)致密性问题。强度达标了,但致密性(抗渗性)不够!
(6)化学稳定性问题。根本原因是这个,某些物质的化学稳定性不够,或由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导致。
需要说明的是,UHPC在化学上与HPC、OPC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个碱性复合材料,“冒碱”问题的出现实属"正常"。
如果材料同时达到了T/CBMF37/CCPA7-2018中规定的强度和抗渗性要求,这种"冒碱"现象或许会少些(指无论表面还是本底)。
"冒碱"现象值得分析和研究,曾希望学生去做做看,但因取样和制样不易,没人愿意做,有心人可详细去研究一下。
03 “冒碱”问题的防治
(1)“科学”设计配合比:综合考虑水泥、微粉、外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使用环境下的化学动力学行为;
(2)“科学”搅拌和成型:如果能让每一个颗粒都能充分分散(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避免出现厚厚的浮浆,更不要去“涂脂抹粉”;
(3)“科学”地进行表面处理:表面打磨、密封或憎水处理。
(4)其它问题:注意骨料中的杂质和使用环境问题。
综合利用已知"科学"知识,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的。个人些许认识,仅供拍砖。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可点击下面的二维码,加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