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安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健康平安建设目标,持续巩固深化和探索创新综合医改。
以医共体建设为导向,构建整合型服务新体系。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医院,整合9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通过紧密性医共体建设,建立了医共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真正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深化医改为动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推进。医共体内建成了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和医学影像中心,实现了健康档案无纸化和智慧化管理以及HIS系统互通互联,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时,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6万元,新建大红岭村卫生室;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帮扶资金36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以及举办业务骨干能力培训班,进一步改善了医共体硬件设备条件,有效提升了卫健系统人员的业务能力。
以资源下沉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战略,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共体内共选派30名医务人员分别到省内外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累计派出106名医务人员下沉到9家卫生院进行巡诊帮扶工作,开展巡回医疗20次,健康咨询926余人次,诊疗患者800余人次。
以打造品牌为目标,推动中医药事业稳发展。建设巴藏沟乡卫生院为旗舰中医馆。各卫生院均可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拔罐、针刺、艾灸等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开展“美丽中藏医医院”活动为契机,打造“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先后有32名继承人通过跟师带教、巡诊带教,全面学习老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同时,选派4名医师拜师于顾植山教授门下,让“五运六气”薪火相传,努力提升群众对中藏医药服务的满意度。
以支付方式为契机,持续释放改革惠民红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共体持续推进DIP支付方式工作,验证分析DIP病种目录,对历史数据模拟DIP付费分析,持续开展辖区内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全区纳入DIP支付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达11家。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平安实际的医共体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和实行医共体内医保打包付费改革,科学核定和合理安排医保预算总额,结余部分用于开展业务工作和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以建设管理为重点,促进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与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医疗资源,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在区中医院成立市区共建“慢性病管理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疾病管理服务,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2024年累计推送195名慢性病患者到各分院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下一步,平安区将积极引导区中医院发挥医共体总医院的牵头作用,进一步深化医共体建设,继续加大对基层的帮扶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加快构建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紧密型区域“医共体”步伐,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同时,实现基层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让更多更好的医疗福利惠及群众,确保“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全力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监制 | 张青明
审核 | 赵 瑛
编辑 | 段月堂
来源 | 区政府办(彭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