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羊角长鼓舞流传于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槽碓源村平地瑶一带,相传瑶族的鼻祖盘王在一次上山打猎时,被一只山羊撞倒而死。后代们为了纪念先祖盘王,砍下梓树作鼓身,剥下羊皮做鼓面,然后敲打着鼓去捕捉山羊。这种敲鼓捉山羊的生产劳动方式,经过长期的演化,创造成为了羊角长鼓舞。此舞发展至今,也有了祭祀、庆丰收、贺喜等多种寓意,人们跳羊角长鼓舞,目的是让后人记住先人的恩德,也是一种民族的信仰。
瑶族羊角长鼓舞与瑶族长鼓舞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在长鼓舞的基础上增加了羊角表演成分,其中的山羊扮演者刻意模仿山羊的动作,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均为半蹲式,时而蓄势待发,时而张牙舞爪,跳跃腾挪,灵巧多变;扮演打山羊者表现的是勇敢,呼喊打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整个场面紧张刺激,像是逗羊、赶羊、尖叫、奔跑、打斗的声音,气氛热烈,表现的是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
羊角长鼓舞,也是反映长鼓舞来历的一种瑶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钟山县两安瑶族乡。
相传瑶族的祖先盘瓠在一次上山打猎,在追赶山羊时,被一只山羊顶下山崖身亡,他的子女进山寻找父亲,发现盘瓠的尸体挂在悬崖的泡桐树上,儿女们便砍下泡桐树做成长鼓,并猎杀山羊,用羊皮做鼓,拿羊头祭奠盘王,由此创造了羊角长鼓舞。这也是关于长鼓舞起源最具代表性的传说。取完整山羊头骨制作成表演器具,在羊头骨正中前束一红绸花,佩上两条红绸带,表演人数一般是持羊角4~6人,持长鼓者4~8人,1人持羊鞭扮演牧童,1人扮演跛足老人。表演时牧童和跛足老人不时鞭打山羊,山羊则四处奔窜,不断发出羊的叫声。长鼓手动作有“梅花盖顶”、“赶羊鼓”、“靠点步”等。山羊动作有“上晃角”、“转碰角”、“双悠角”。牧童与跛足老人在四周即兴表演。该舞表演队形多为执羊角者成两直排或两横排,长鼓手站立四角,或两个执羊角者与一个长鼓手呈品字形组成一组,各组分布在场地四角,互有穿插。
羊角长鼓舞伴奏曲为“羊角长鼓舞号子”,2/4拍子,中速、稍快,全曲有10个小节。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沙坪村以前规定每隔12年举办一次朝踏节(还盘王愿),朝踏节最后一个舞蹈就是《羊角长鼓舞》,该舞由男女数人表演,一部分男女手执羊角、扮成山羊,另一部分男女则执长鼓。舞蹈主要表现盘王子孙围捕山羊的情景,通过有节奏的呼号展示舞蹈动作。
而现在如果遇到有重大活动和节日也有表演羊角长鼓舞的。
来源: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印书籍《思情两安》
编辑:廖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