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路观察 | 观察泰州城市发展大方向,致力高端、深度、品质悦读
“泰州城不大,但各种尘世间的幸福极多……大河上船舶甚众,皆辐辏于此。”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后,在游记里记下了与泰州的不解之缘。在他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泰州的水,是泰州“极多”的幸福。的确,作为著名的水城水乡,泰州水域面积占比22.15%,拥有大小河湖2.4万多个,水之灵动,绘就了美丽泰州的生态图景,造就了“尘世幸福多”的基因图谱,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幸福水城,是泰州经过时光淘洗、岁月积淀,逐渐形成的城市面孔和城市特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新征程上,如何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如何让更多的人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江河湖海”的交相辉映
把一个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的
绵延百里的长江泰州段,宛如一条“金腰带”串联起高新(高港)、泰兴和靖江三个市(区),滋养出一片旖旎富庶之地。据统计,沿江地区以占全市近四成的面积、近五成的人口,贡献了将近六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的财政收入,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生态保护的主战场。
当前,沿江地区交通格局加快重塑,特色产业拔节生长,重大项目蓄势待发,具备了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条件。要强化沿江地区协同发展、联动发展,高水平建设沿江产业带、交通带、城市带、生态带,致力成为重特大项目的承载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牵引腹地发展的发动机。要加强江阴—靖江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方位接轨上海、全市域融入苏南的战略阵地。
坐落于中心城区的千年城河,见证着城市的沧桑与变迁,连接着城市的历史与现在。在这里,可以领略吴楚越之韵、江淮海之风、儒释道之和,感受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和戏曲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把我们这个城市比作一个家,那中心城区就是这个家的会客厅,凤城河就是会客厅的展示柜。要以凤城河文化核建设为抓手,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模式,将“商旅文赛演”注入城市空间布局,着力打造“老街巷+新潮地”、“旧厂房+新业态”、“原商圈+新体验”的多元场景,积极培育首发经济,让更多的“游客”变“顾客”、“流量”变“留量”、“颜值”变“价值”,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泛舟十里溱湖,郁郁葱葱的植被,无边无际的芦苇,清脆悦耳的鸟鸣……原生态的气息让人沉醉,“到溱湖走一走、到古镇转一转”也成了周边许多城市居民的假期首选。这些年,通过不断放大溱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优势,汇聚周边镇、村特色资源,溱湖湾连片开发成效明显,同时入选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省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试点项目,康养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接下来,要持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好“康养+旅游”、“康养+农业”、“康养+文体”、“康养+医疗”组合拳,积极探索“康养+”多元化发展,让更多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春会船、夏戏水、秋品蟹、冬泡泉”的独特魅力。
这是万亩垛田花海的形象写照,这片美景,不只是大自然的恩赐,更饱含老祖宗的智慧。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洪涝多发,为了垦殖和抵御洪涝灾害,先民们不断把河底淤泥堆积在水中高地,垒土为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这是在寻找人与水动态平衡关系中,交出的一份闪耀着东方智慧的“答卷”。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讲好生态经济“新故事”?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集中、自然风貌独特优势,深化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统筹谋划好绿色空间打造、绿色旅游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把绿色优势更好地转化成发展优势,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正向循环。
放眼泰州大地,一幅“江河湖海”交相辉映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我们每个人都是执笔人。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以奋斗之笔,书写好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沿江地区辐射带动力、里下河地区绿色竞争力、乡村振兴内在驱动力、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支撑力“五力共进”的城市发展新华章,不断丰富和拓展“尘世幸福多”的时代内涵、呈现方式。
总策划 | 王 飞 孙小平 刘 芳
策划 | 吉晓峰 吴 超
撰稿 | 本台评论员
编排 | 余 盈
责编 | 悦 鸣
主编 | 戚 翔
审核 | 刘 芳
监制 | 孙小平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泰州微视听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