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首要任务”:力争3年后建成这一“经济中心城市”

时事   2024-11-25 17:38   安徽  

近年来,合肥以“黑马逆袭”之姿迅速崛起。
然而,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这场“竞速跑”中,保持长久稳定的竞争优势,合肥仍需锻长补短,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合肥明确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可能有点出人意料。
今年以来,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演讲,强调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关键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去。
这也是合肥的选择。
合肥的目标是,力争到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标先发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工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与传统服务业“赚辛苦钱”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占据着“微笑曲线”两端的大部分领域,获取了产业链上的核心利润。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但其对工业以及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并未减弱,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达。
近期合肥市的一系列动作举措也表明,合肥市正在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用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科创金融等为制造业赋予“聪明的大脑”和“起飞的翅膀”,奋力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这是合肥第三产业的一次转型升级,亦是合肥发展观念的重塑再造。

新引擎

11月18日,合肥市政协召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协商会。会上,合肥市政协调研组汇报了《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草案)》,6位市政协智库专家作主题发言,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作回应发言。

事实上,今年以来,合肥市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上,动作频频:

合肥市主要领导专门批示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确要求“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5月,合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7月,合肥市政府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专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截至目前已召开11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题推进会;

同时,合肥市掀起招商攻势,印发实施《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手册》(第一期),绘制“三图四表”,完善产业拼图,清单化精准定向招引落地;

包括此次专家协商会召开前,合肥市政协也开展了为期近半年的走访调研,组织专家学者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一系列的动作举措攥指成拳,透露出合肥未来发展的新信号、新动向——合肥市正在启动新引擎,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为何此时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谁掌管了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谁就是产业链核心价值的拥有者。

近年来,合肥聚焦产业创新,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渐成规模,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多点开花。

产业上的转型升级,亟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服务”制造,更要“引领”制造,成为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力量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

在合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泉看来,向着“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合肥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亦对合肥寻找明年乃至“十五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拼劲与短板

那么,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如何呢?

在合肥各地,已经能明确感受到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项目的火热拼劲。

在合肥高新区容知日新的远程智能运维中心,记者看到,三十多位诊断工程师正对全国130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超170000台套关键设备进行远程看护。容知日新高级副总裁罗曼曼告诉记者,2007年该公司以自主研发制造工业硬件产品起家,逐渐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服务企业,如今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而在肥西县JAC江汽物流新港中心,每天上午各类汽车产品被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我们的前身是江淮汽车公司的运输科。在与江汽集团进行主辅分离后,我们面向市场为全国汽车行业提供专业的销售物流、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解决方案,逐渐成长为安徽省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商,年营收超10亿元。” 安徽江汽物流公司副总经理韦伟表示。

从产品制造到服务输出,从服务本企业到服务本行业,在合肥,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合肥市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45.94%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90%以上为生产性服务业;191家亿元以上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收921亿元,同比增长20.4%。今年以来,合肥市还相继签约协鑫集成全球组件研发中心、红云融通、木牛出行等6个10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22个,总投资额357.5亿元。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对标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合肥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合肥市生产性服务整体能级仍有待提升。

从总量看,2023年,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0%,分别低于南京、杭州、上海10、14.2、15.4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人员密集型传统业态为主,多集中于批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工业设计、专业检测等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滞后,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例偏低。

从竞争力看,领军型、龙头型企业不多,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中,没有一家合肥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摸索“合肥打法”

近年来,合肥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效。那么在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中,合肥又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打法呢?企业、专家等纷纷建言献策。

在采访调研中,记者发现一些企业往往自身不愿被划分为服务业,更倾向于划分为制造业门类,这与政府对制造业的重视不无关系。一些企业表示,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将提高制造企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而合肥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合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保障存在短板。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由于体量小、投资少,往往在“拿地”上没有优势,一些工业企业想要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往往因为土地性质受限无法转型。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等。

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检验检测企业为例,这类企业本身项目投资、营收规模可能并不大,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引领性、关键性支撑作用。这样的项目无疑是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的。

此外,亦有专家建议,推进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开展大规模专业化改组和改革,促成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加快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进程,破除以往制造企业根深蒂固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改变企业自我服务的产业链模式。

“制造业急需的、紧缺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将是发展效果最明显的领域。”张泉表示。目前,合肥市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6大重点产业链生产性服务需求,摸清关键环节和短板缺项。

根据这些需求,合肥市从国家统计局分出的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中,列出了五大重点发展领域,加大主体引培力度,其中包括检验检测、研发设计、软件服务、知识产权、现代物流等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合肥市将力争到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标先发地区,占GDP比重较大提升,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核心动力,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更好地服务支撑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淮观察

推荐阅读

安徽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合肥新地铁线,开通倒计时!

冰雪大世界糖葫芦点位100万起拍

最新发现!病毒变种,出现在聊天群

转载、勘误、福利、合作…加微信:envy0921
星标🌟“大皖新闻”
接收最新最热资讯

大皖新闻
追问真相 传递真情 探求真理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