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哎呀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期末临近,明显感觉到我儿子那种藏不住的紧张感。
一放学,平时最爱吃的下午茶不吃了,直接躲进房间闷头写作业。到了晚饭时间,催他出来洗手吃饭,怎么喊都没动静,一问就是作业没做完,没心情吃。
以前他读小学,不见得对学习这么上心,今年刚初一,怎么就变了个人似的。
好不容易等他出来吃饭,我特地问他:
“怎么了,是最近作业很多吗?”
听我这么一问,儿子叹了口气,脸瞬间垮了下来,吞吞吐吐说道:
“妈,没想到初中的课程那么难,现在期末搞排名,你说我考不好,排名靠后岂不是很丢人?”
原来儿子有“考前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
北京大学做过一项调查:
56%的考生均有考前头痛头晕、无力、记忆力下降、贪食或厌食、感冒等症状;90%以上考生有内心不安、紧张失忆现象,反应严重的达35%之多。
所以,别小看孩子考试这点事,当他对考试没把握,担心结果不好,考不出好成绩。
这种负面情绪一旦没有处理好,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影响他的正常发挥。
01.
孩子藏起来的压力
没经历过的人不会知道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过一位17岁男孩。
一直以来,男孩成绩优异,从家门口的普通小学考上重点初高中,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
上高中后,成绩一直在全班前十名,考重点大学不是什么问题。可高考前4个月,经过一次调考,男孩像变了个人似的,动不动就发脾气,在家里乱摔东西,成绩也下滑了十多名。
不管怎么拼命刷题,都找不回原来的状态。男孩临近高考,突然开口说不想去学校,打算放弃高考。
哪怕父母不停哀求他再坚持一下,他说什么都不去学校,整整逃了10天学。
去了医院诊断,才发现:男孩太想考出好成绩,心理负担过重,得了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这男孩的情况,并非个例。
有一位高二学生,曾写信给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吐露自己极具压力的学习过程。
和身边大多数同学一样,学习就是令人紧张的事,班里的竞争特别激烈。
因为自己名次在班里居中,每天拼命学习,经常学到半夜三更。可效果一点都不好,上课越来越听不进去,考试名次不升反降,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看到没,许许多多的孩子,但凡心里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想输给别人,让关心自己的父母失望,一到重要的考试,内心的紧张、焦灼,就会挑战他的心理防线。
他不说,不代表他没有内心戏。特别是上了初中后的青春期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事都主动跟父母讲,或者坦诚表达出来。
为了掩饰他那些不安、恐惧,他宁愿关起门来自己“逼”自己。因为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消除学习伴随而来的压力感,别人能行,他也觉得自己一定可以。
只是心智尚不成熟,只会用“死磕”的方式面对问题的他,很难真的卸下心里的大石头,反倒越学习,越沉重,越不安失望。
02.
父母的忽视
分分钟把孩子推向崩溃的边缘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孩子压力这么大,让父母帮忙引导不就好了吗?
孩子不是没想过,只是有时候说出来,得到的回应却不尽如人意。
有的父母觉得考试嘛,小菜一碟,你平时好好复习就行。有的父母则反过来指责孩子,“都叫你多花心思在学习上,临近考试才来说紧张,早干嘛去了?”
还有的父母,看似民主淡定,嘴里说着鼓励的话,脸上却写着“不以为然”的表情。
正是这种无视孩子言语、行为传递出紧张感的行为,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打击,让他觉得孤立无援。
热播剧《追光的日子》里,女孩任真复读高三时,曾小心翼翼问过妈妈:
“要是我这次还是考不好,你会怎么样?”
可妈妈说得轻巧,回了一句:
“怎么会考不好呢?我相信你不会让妈妈失望的。”
紧接着,继续开启她的“日常鼓励”模式。
说任真是自己开饺子店,一个个饺子供出来的孩子,成绩那么好,今年一定行,自己累点没事。
妈妈越是这样,任真心理压力越大。一上考场,满脑子都是自己之前高考落榜的悲剧,手根本不听使唤,满头大汗,完全下不了笔。
结果摸底成绩出来,高考530分的任真,最终只拿到371分。
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句话这么说:
“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特别是孩子面对极大的备考压力,整天坐立难安、难以入眠时,父母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清时,孩子心里难免会想:
怎么我说了这么多,爸爸妈妈还是不懂。学习考试这些事有多难,他们却只会叫我加油,再接再厉。
整天这么小心翼翼,要万一我没考好,多对不起他们呀。孩子,终究是敏感的,父母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无关痛痒的回复,都会引起他情绪的剧烈波动。
如果他感受到的是不被接纳和信任,那他极有可能自己承受一切,直到承受不了原地崩溃。
03.
当孩子说“我担心考不好”
聪明的父母都会这么做
多年从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我接触过不少“考前焦虑”的孩子。
90%的孩子,不是不知道必要时得求助父母。
只是有过被拒绝、被忽视的经历,加上心里的压力大到无法自我排解,才出现各种问题。
他们无一例外,都在等着父母主动走进自己的世界,给自己支招,帮助自己化解危机。
所以,当孩子主动开口说“妈妈,我担心……”时,千万不要跳过这件事。
抓住孩子“信任父母”的契机,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陪伴他一起减压。
第一,告诉孩子“考前焦虑”的真相。
让孩子知道,考试前会紧张、焦虑,是正常现象,不必刻意去逃避或消除它。根据叶克斯-多得森曲线可以看到,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焦虑感,反倒能提升学习效率。
给孩子吃一剂强心剂,帮他放下心理负担,能大大减轻他对焦虑的恐惧感。
第二,引导孩子学会放松,调节状态。
鼓励孩子,有什么不舒服的,可以找父母或者好朋友倾述出来,说出来心就会好受一些。
有空的话,带孩子到户外、公园或大自然等没什么人打扰的地方,看看蓝天白云,闻闻花香,听听鸟叫声放松身心。或者学习腹部放松呼吸法、听听舒缓的轻音乐,通过调整呼吸和外部刺激来缓解焦虑。
第三,保持正常饮食,营养均衡。
有些父母一到考试,就喜欢给孩子吃补品,加各种料。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要刻意为孩子做那么多,平时吃什么喝什么,继续保持,适当补给营养就行。
比如少吃糖果、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粗粮杂粮,蛋白质、肉类、果蔬、坚果等合理搭配;晚餐吃七八分饱即可,吃得太饱可能使更多的血液进入消化系统,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容易使人犯困影响考试。
总之,不要随便改变饮食习惯。
第四,确保规律的作息。
真正的学霸,是不会靠熬夜来复习功课、备战考试的。中学生学习期间,最好的睡眠时长为8到10小时,中午犯困的话,可以小睡半小时,但不要太久。
担心睡不着,睡前可以来一小杯热牛奶,提升睡眠质量。尽量早起,如果实在起不来,允许自己赖一下床,多眯5到10分钟再起来。
最后,是对父母的提醒。
不要总把学习、考试这些事挂在嘴边,更不要动不动就催孩子去写作业。
要是孩子有喜欢做的事情,提前约定好完成的时间,就让孩子放松一下,没什么大问题。
少一些唠叨,多一些安静的关注和留心,是对孩子最好的后方支持。切记,不管孩子在考试面前,有什么样的心情,或最后考得怎样,我们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接住他的情绪,给他积极正面的回应,让他觉得背后有力量、有靠山。唯有这样,等他日后面临人生更多的大考,才能心存笃定,不慌不忙往前冲,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