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单项选择题: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 )【命题意图】本题以商周易代为背景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知识获取和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史料实证的3级要求和历史解释的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素材选取自《诗经·大雅·荡》等史料,试题情境呈现了周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鉴于商朝晚期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总结反思,感悟到商朝统治者不恤民力,反而将民怨四起视作有德,致使军队倒戈,最终导致了灭亡。周人从商朝的灭亡中汲取了教训,提出了“惟德是依”“敬天保民”,充分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殷鉴”意识,即反思历史、重新认识天命的思想,因此A项正确。神权至上思想盛行于夏商时期,周朝在宗法制的基础上以礼治国,神权思想有所弱化,B项错误。商朝统治者推崇神权至上,同时“敛怨以为德”,周朝则推崇礼制,提倡“敬天保民”,两个朝代的价值观念有一定变化,与C项中“沿袭”的含义不符,并且本题的情境主题也不是在强调两个朝代价值观念的沿袭。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要思想,强调礼和法在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坚持传统”意指该主张周初即已出现,时序错乱,故D项错误。 2.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书中对相关家族按照道德、功勋、血缘、籍贯,“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番酋长”也授予相应等级。此举( )【命题意图】本题以唐代《姓系录》的编撰为背景设置情境,侧重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知识获取和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试题立足对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将唐代士族的等次排序置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中,体现考生对历史上士族地位变化的理解。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时空观念的3级和历史解释的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中出现的《氏族志》是唐代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令高士廉、岑文本等负责修撰,打破了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武后当政,再次重修姓氏书,在抬高武氏地位的同时,又增补了部分寒门地主姓氏。唐中宗复唐国号后,左散骑常侍柳冲认为自贞观后“门胄更替不常”,奏请中宗下诏改修,至玄宗时修成。结合以上历史背景,通过题干情境所述的具体内容可知,《氏族志》或《姓系录》与厘定社会等级有关;由皇帝下令修改编定,又表明其强烈的官方色彩。根据情境信息所述,《姓系录》按照德行、功勋、声望、籍贯将相关家族重新排定等级,即所谓的“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蕃酋长”也给予相应等级,这些重要信息以递进的方式呈现,集中表明了《姓系录》不同以往的特点。把“德行”置于首位,并同时给予“夷蕃酋长”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中正官把持家族品评标准,且以门第、声望排序的九品中正制已有显著不同,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也削弱了原来世代把持官位、享有特权的士族阶层。从情境整体上看,D项正确。士族门阀在东晋发展到极盛,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代表着皇帝对门阀的依赖和维护;到了唐代,门阀势力已经逐渐没落,再结合所学的隋唐科举制形成和发展这一历史背景,可知A项错误。至唐代,士族力量有所削弱,但门第观念和已存在的实际界限仍未破除,故B项错误。3.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面对多政权并存时期如何确定编年标准的问题,司马光认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命题意图】本题以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为背景设置情境,考查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客观、全面认识历史问题,解释历史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着重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4级要求。【试题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包括“多政权并存”“编年标准”“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等。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在记载历史上多政权并存期间的史事时,必须寻求相对统一的纪年轴线。对此,他总结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的结论。由此可见,他是以清晰的大纲为基础,采用编年的形式,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进行论述,注重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编年标准不一而带来的时序混乱,也规避了错综复杂的“正统”之争。情境的信息及其铺陈,充分体现了司马光治史上的务实态度,A项正确。“华夏认同”指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情境中虽有“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之语,但不涉及华夏认同的问题,B项错误。情境信息尽管把政权分为“华夷大小强弱”,但强调的是要在著史时对其同等对待,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C项错误。“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与“独尊中原王朝”的表述恰好相反,D项错误。 本题把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与治史态度和追求联系在一起,通过具体事物透视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及其所反映出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不同时期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和理解这些联系蕴含的深意。4.下表为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表中内容的联系与变化反映了( )
【命题意图】本题以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等要求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史料实证3级和历史解释4级的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的主题创设,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包括:“1885年”“1895年”“军事专科”“综合性学堂”和“学、术”两科、“通学课程”等,这些信息之间呈现对比、递进式逻辑关系。“1885年”正是洋务运动不断发展时期,除了创办企业外,洋务派还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情境中的“天津武备学堂”,是洋务运动在办学上的一个写照。“1895年”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时间点,虽然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原来的洋务派人士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利用所掌握的政治经济资源,还在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试题情境中建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就是由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创立的。“军事专科”“综合性学堂”和“学、术”两科、“通学课程”等信息,反映了两所学校的多种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十年的实践,中国习西方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发生了由单纯学习军事技术逐渐发到自然科学、法理等,由创办军事专科学堂到创办综合性学堂的转变这些转变,既是时势的影响,也是亲历者痛定思痛、不断反思的结果因此D项正确。同时,从中还可以认识到,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氵务时期创办的企业和曾经的洋务人士仍在发挥着作用,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对救亡图存途径的探寻从未间断。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开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A、B项在时间上均与情境不符。情境所涵盖的十年中,中国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制度未发生变化,C项错误。5.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 【命题意图】本题以1919年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中“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要求以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历史解释4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近代历史发展影响下的五四运动兴起”的主题创设,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包括“1919年4月”“权益转让给日本”以及“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情境信息呈现的逻辑关系是叠加的因果关系。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这曾让国人对和会一度抱有希望。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把持巴黎和会的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国人对巴黎和会的希望彻底落空,进而认识到列强的无理与强权。列强的这一行径,继而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根据上述情境信息和所学内容,可以梳理出两个因果关联:其一,由于国人对巴黎和会抱有希望,才导致了后来的极度失望;其二,正是看认清了列强的行径和面目,国人的不满和愤怒才一发而不可收。本题并未简单考查“不满和愤怒”的原因,而是将考点落在了“积压已久”之上,力求把对此问题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本题设问采取提炼式语句,从情境中提炼出“积压已久”这一关键信息进行设问,首先强调“从形成原因上”,在前两个因果关系基础上再强调新的一层因果关系,同时以“理解全面”进一步明确设问的指向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问的指向,从“形成原因”上全面理解“积压已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着封建统治者同人民大众、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这些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不断发展,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势力长期压制下,这些矛盾终于由于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而爆发。巴黎和会上列强的行径,既是其殖民侵略和压迫中国的缩影,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政府无能、国势不盛的反映。这说明“积压已久”是近代历史发展的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C项正确。B项“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虽与设问所指有一定关联,但明显难以全面反映出“积压已久”的历史内涵。D项“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可以解释国人的“不满与愤怒”和“积压已久”的一个方面的原因,不是对原因的全面解释。A项“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是“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6.下图表现了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情景,它反映出( )
【命题意图】本题以《扭秧歌》所展示的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艺术化形象为情境,构思新颖,形式灵活,与课程标准中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等要求以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时空观念3级和历史解释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为主题创设,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包括人物形象以及“1943年”“加紧生产”“学习”等。这些信息相互并列,从多个角度突出了主题。情境画面展现了三个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手中拿的锄头、纺车和草叉都是常用的生产工具;踩着高跷扭秧歌,是当时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表演方式;人物手里的扇子和肩背的黑板上的字迹,更清楚地点明此画“边生产边学习”的主题。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实施了包括大生产运动在内的一系列根据地建设举措。结合本画创作于1943年的信息,根据图中人物形象和所学内容,可知情境反映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项正确。统一战线的概念最早由恩格斯提出,这一概念在中国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一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包括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其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材料情境反映的历史时间一致,主要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等参加抗战。情境反映了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没有涉及“统一战线”内容,A项错误。土地革命是指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与情境所反映的历史时间不符,B项错误。情境中没有直接反映抗战形势,也就无法说明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的地位,D项错误。7.1954年,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与英法美三国关系的变化( )【命题意图】本题以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英法美等国发展外交关系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等要求以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时空观念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包括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些信息呈现并列关系,与“新中国外交”等所学知识相关联、互为补充,为正确选项的成立和干扰选项的排除奠定基础。情境反映出中国在三个不同时代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出新中国是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坚持独立自主开展外交活动,也说明独立自主外交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方针,B项正确。“一边倒”是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方针之一,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我国外交政策适时进行调整,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两极对峙格局终结的标志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试题情境反映的时间、建交对象等内容均与此不符,A项、C项、D项错误。8.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出改革要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表明( ) 【命题意图】本题以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相关经济政策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中“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等要求以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历史解释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创设,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包括“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试题情境信息与所学内容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等知识相关联,互为补充。情境呈现了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确立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情境没有全面涉及新八字方针的内容,而是围绕其中的“改革”展开,即“改革要侧重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中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正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充分反映了中央已认识到,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需要提上日程,因此,A项正确。情境信息与农业生产责任制、对外开放战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并无直接关联,B项、C项、D项错误。9.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土地都是国家财产,军事贵族的封地面积较小且几乎不可世袭;苏丹维持着一支战力强大的常备军,并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使奥斯曼帝国在与中古西欧各国竞争中常处于优势,造成该局面主要是由于双方(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创设“土地制度令奥斯曼帝国在与西欧竞争中更有优势”的历史情境,与课程标准中的“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等要求以及相应教科书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3级程度。【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关键信息包括“土地是国家财产”“苏丹奖励土地给士兵”“竞争中常处于优势”等,情境中的信息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需要以情境信息和所学内容共同作为解答本题的支撑,两者缺一不可。教科书中提及“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试题情境就此进行补充,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意味着他有权支配帝国的所有土地。接下来,情境着重说明了苏丹对军事人员的土地分配方式,一种是军事贵族封地,形成了广泛存在的、保证军官薪俸的军事采邑制,但封地面积较小且几乎不可世袭;另一种是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种土地分配制度鼓励军人随时随地和世代为苏丹而战,由此保证了军队的常备化和军队较强的作战能力。与奥斯曼帝国形成对照,西欧封建社会实行封君封臣制,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这往往导致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本题设问采用复合式设问方式,先承接情境信息并提出一个现象即“奥斯曼帝国在与中古西欧各国竞争中常处于优势”,然后指向“进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而原因则要通过对比思考“双方”的情况来判定。在这样的设问指向下,综合双方情况,B项正确。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一般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情境中的奥斯曼帝国和中古西欧各国都属于封建社会,属于同一个社会形态,A项错误。情境和所学内容中均未涉及双方的军事装备,C项错误。奥斯曼帝国最终发展壮大,控制东西方要道的全盛时期是在16世纪,与情境中的中古时期西欧不属于同一时段,D项错误。本题的特点是从不同文明的比较出发,以二者在某一方面的异同为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二者形成不同历史轨迹的原因。从本题来看,奥斯曼帝国土地制度中独特的军事采邑制对其南征北战,形成横跨欧亚非三洲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贡献极大,而这种制度得以推行的大前提就是教材中提及的“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反观西欧,则由于其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造成权力的碎片化,并进而削弱了西欧王权。通过这样的比较观察,能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这也是学科素养达成的重要途径之一。10.文艺复兴时期,有学者赞成古希腊人的说法,认为人类历史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也有学者质疑古希腊人的人类历史退化观,其理由是仅印刷术一项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发明。上述观点与文艺复兴特点相符合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创设“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古希腊历史观的不同看法”的历史情境,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等要求以及教科书中有关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3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文艺复兴与古希腊文化关系”这一主题创设。情境显示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对古希腊历史观“有赞成”“也有质疑”,他们所“赞成”的古希腊“人类历史循环往复,交替进行”的点,在今天看来与唯物史观并不相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以学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因此,他们在接受这一观点时也融入了一些新的时代内容。由此可见,题干中的“赞成”并不是丝毫不变的照搬。“质疑”就更清楚地显示了对古希腊人观点的批判精神:“仅印刷术一项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发明”,但即便如此,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也并没有完全抹杀古希腊人的发明及其历史价值。结合所学内容对情境中信息加以解读,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古希腊人观点及其成就的态度是,赞成中有新的充实,质疑中并未彻底否定。本题设问把情境中文艺复兴时期学者观点与文艺复兴的特点联系起来,指向观点与特点所形成的对应。四个选项均是文艺复兴的特点,需要在四个同质选项中选择对应适合的一项。从上述分析可以确定,“批判继承古典文化”,与情境和所学内容契合准确,也是对文艺复兴特点的全面理解,B项正确。“汲取东方文化精华”,只表述了批判与继承关系中的继承关系,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兼有“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等特征,但这时的“理性”更多是针对当时教会鼓吹禁欲主义、腐败守旧而言,与情境中对古希腊历史观的看法不在一个层面,因此C项错误。“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亦不涉及史观问题,D项错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历史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试题情境信息的提取能力、概括能力和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归纳能力。考生在解题时,需要先正确、全面提取试题情境中的历史信息,然后将其与自身对文艺复兴特征的正确理解相对照,才能选出正确项。 11.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创设“拉丁美洲波托西银矿建设”的历史情境,与课程标准中“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等要求以及教科书有关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时空观念3级和历史解释3级要求。本题情境的特点是对历史发展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客观描述,提出因果联系设问,要求学生透过这些历史事物的表象,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规律,由此考查学生由表及里的思维逻辑和因果关系的思维能力。【试题分析】本题围绕“西方早期殖民活动”这一主题,以西属拉丁美洲一处银矿的建设及由此出现的“繁荣”为背景创设情境。根据情境中的“16世纪”和“西属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等信息,可以明确情境内容的历史时空定位。从时间上看,16世纪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时期。从空间上看,结合教皇子午线的设定,“西属”拉丁美洲是西班牙扩张的方向和势力范围,情境中的波托西就在其中。波托西是“全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人口“超过西班牙任何城市的人口数量”,其“产品运往世界各地”,这些信息都凸显了波托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印第安矿工的艰辛劳动”既是使波托西“繁荣”的支撑,也是西属美洲殖民地早期殖民开发的特征。当地的印第安人,正是这一时期在殖民者的奴役和屠杀下大量死亡,人数剧减。这也为波托西的所谓“繁荣”增加了另一个注解。试题采用概括提炼式设问。设问中的“繁荣”直接来自对情境信息的提炼概括,指向情境中波托西所谓的“繁荣”,目的是要进一步探究这种“繁荣”背后的历史真相。西班牙一开始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政策。由于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加之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大量工业品的水平,于是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早期殖民者多使用欺诈、掠夺、屠杀、残酷压榨等野蛮手段,疯狂掠夺当地资源和财富。这一径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冲击和阻断了当地的文明进程。在第安人大量死亡后,欧洲人便开始将非洲黑人运往美洲充当劳动力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拉丁美洲殖民地展开更大规模的奴役与夺。无论是早期还是此后,无论是对印第安人还是对非洲黑人奴隶殖民者疯狂掠夺的本性是一致的,由此D项正确。种植园经济的盛行主要在农业、畜牧业方面,并非银矿,盛行时间也较晚,A项错误。奴贸易的兴起是在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之后,与情境中的“16世纪”和“印第安矿工”信息不符,B项错误。商业革命是指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转变及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等。情境并未体现这些内容,D项错误。本题要求学生辩证认识“全球联系”及“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等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欧洲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是以美洲、非洲原有社会发展历程被中断、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为代价的,充分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 12.在实行等级制度的西方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贵族领主、城市新贵、城市市民、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基本权利皆有区别。下列各项中,从法律制度上对此做出根本性否定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以西方等级社会的变革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中“了解中古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了解古代和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等要求以及教科书有关内容相关联,侧重考查考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知识获取和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试题立足于对西方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将《查士丁尼法典》《权利法案》《大宪章》《人权宣言》并列对比,考查对四部法律文件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历史解释4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对西方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指出了在这种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不同阶层之间甚至男女之间的“基本权利皆有区别”,这就把“等级”“法律体系”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联系起来。“等级制度”是由多种法律体系维护的,每个“等级”的权利都由法律保障。“等级”不是法外之物,而是与不同的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把人或群体分为享有不同权利的等级,根本上体现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理解了情境包含的这层含义,结合设问“从法律制度上”“做出根本性否定”的指向,就会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结合所学内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起共和制,极大地冲击了旧的等级制度。在此期间,法国议会颁布了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是对等级制度做出的根本性否定,因此D项正确。 《查士丁尼法典》是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由方编撰的法律文献,肯定皇权的至高无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项错误。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会权力高于王权,但其未否定各等级之间的不平等性,因此B项错误英国《大宪章》签署于13世纪,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要体现的是封建各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因此C项错误。13.1830—1896年美国生产1蒲小麦由3小时变为10分钟;1869年美国运输1蒲小麦到英国需37美分,1905年缩短到5美分。上述变化的主要物质支持是(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创设“19世纪中后期美国生产和运输小麦的劳动时间和运输成本均在降低”的历史情境,与课程标准中的“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等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等要求以及教科书中有关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知识层面,考查学生对于两次产业革命共同特征的归纳和理解;在思维层面,考查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具体理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形成点面逻辑的思维方式。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时空观念3级和历史解释4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有深远影响”这一主题创设。结合教材所学,试题情境所涵盖的时段是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过渡时期,学生解题时,需综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特征,即提高社会生产力进行思考。针对设问中的“主要物质支撑”,学生需要在归纳情境内容,从生产单位重量的小麦的劳动效率、运输效率均提高这一信息中,归纳其共同原因,而这个共同的因素又明确限定是“主要的物质支撑”,因此,需将抽象的社会生产力理解为具体的生产工具。正是生产工具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才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C项正确。“农业技术的进步”只能解释情境中小麦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无法解释运输效率的提高,A项错误。虽然从时间上看,“电力应用的普及”和情境并不矛盾,但电力并不是远洋货轮运输的重要动力,因而B项错误。“劳动技能的提高”是抽象概念,与物质支撑的设问相违背,D项错误。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3、2、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14.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统治者,面对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大多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顺应民意的措施,由此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治世”,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上述措施与“治世”之间的关系,概括最准确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古代“治世”为切入点,与课程标准中的“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等要求以及教科书有关内容相关联,着重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同时,本题兼具对核心价值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科素养中的思维方法,关键能力中的思维认知和中国古代史中的必备知识的考查。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唯物史观的4级要求。【试题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3~4级表现描述为“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认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两个方面只谈其一或以一个完全取代另一个,都不是准确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本题情境以中国古代新建王朝的统治政策与“治世”出现的关系为主题创设,选取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历史现象,围绕这些“治世”的出现与形成提出问题。情境的关键信息包括“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经济残破、民不聊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顺应民意”以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这些信息按照总体——从属关系排列,彼此关联,互为补充。情境首先点明了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统治者,很多都会面对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局面,这种局面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动荡对当时的生产力造成的破坏。面对这种局面,新建王朝统治者执政之后,为了巩固统治,要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分析,这是为恢复生产力而在生产关系上进行的调整。其次,承接前面生产关系的调整,情境举出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治世”的出现。结合所学内容,西汉初年,孝文帝、孝景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劝课农桑、戒奢从简,这些“治世”的共同特征是经济恢复、社会稳定,这是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如果说“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统治者”推行“顺应民意的措施”体现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那么“治世”的出现则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结果。 本题设问首先明确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强调了在思考和选择答案时的史观运用。设问采用提炼式语句,指向清楚,并未针对整个情境,而是要求考生从中提炼出“上述措施与治世之间的关系”,同时用“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设问指向进一步锁定,从而形成了与B项内容的精准关联。确定B项为最高分项,需要将唯物史观与史实准确结合,要认识到所学内容中的西汉、唐朝初期采取的某些措施,实际上是统治者在生产关系方面做出的调整,这些调整反作用于生产力,使得生产力获得了恢复和发展的条件。B项的表述,既是对情境内容和设问指向的准确承接,也是综合所学内容后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同时也符合学业质量水平的相应要求,故B项赋3分。A项不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故为0分项。C项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且可以说明本题情境的前半部分,但与设问指向不符,可赋1分。D项也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正确表述,同时涵盖了B、C两项的内容,部分符合设问指向,优于C项,但与B项内容相比,不够精准,不是设问要求的“最准确”内容,可赋2分。15.如果在1930—2000年出版的国际图书中,分别检索“联合国”和“危机”,可得到两词出现频率的统计示意图。对下图反映的相关国际政治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创设图表情境,呈现1930~2000年国际图书中关于“联合国”和“危机”的搜索热度的变化和两者的相互比照,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的意识”“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的要求以及教科书中有关内容相关联。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的时空观念3级和历史解释4级要求。【试题分析】本题情境围绕“全球治理体系形成、建立、发展的曲折历程”这一主题创设,关键信息要从文字和图表中提取,出版的国际图书中“联合国”“危机”两词词频反映了对两词的关注度,其词频变化曲线也是关注度的变化曲线。本题设问在图中内容与国际政治内容之间建立关联,明确指向“最全面”的理解,这个理解既是对情境中信息的全面理解,也是对曲线图反映出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联的全面理解。图中“联合国”“危机”两词的变化曲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联合国”词频的两个波峰时期分别是1945年、1992年前后。1945年,联合国初创,世界对于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并良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抱有极高期待;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化、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联合国作用的再次关注和期许。这表明“联合国”一词的曲线,与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的关注度形成对应,联合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象征。“危机”词频的波峰分别对应1929~1933年经济危机、1974年石油危机、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所标志着的两极格局瓦解、1999年金融危机,表明“危机”所指的正是历史与现实中的国际秩序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教科书中对以上内容大多有所涉及,体现了所学内容与图表情境的相互呼应。 从两条曲线的对照可以看出,作为全球治理体系象征的“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降低的趋势,而作为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面临挑战象征的“危机”却在不断上升,由这二者的不同变化趋势可见,联合国对国际性危机的管控能力一直面临着挑战,势必要进行调整和变革。对此,教科书中的有关表述值得注意:“一方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另一方面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尤其冷战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解题过程中,需尤其注意两点:其一,只有综合图中两条曲线的信息,才可以达到设问指向的“最全面”。其二,图中曲线变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性变化,这个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在持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这个变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是一个适应着新的局势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用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的眼光来看待全球治理处系的变革与完善,这是理解“最全面”的一个角度。从上述两点考虑,项最符合题意,为3分项。选项D通过“危机”曲线,认识到了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增加,但并未考虑到“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只是对图表情境的部分理解,赋2分。选项B只是对“危机”曲线的一部分理解,既未对“危机”曲线所代表的整体历史信息做完整解读,也忽视了“联合国”曲线的历史意义,赋1分。今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依然存在,以之为代表的国际机制在国际事务中也在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选项C与史实和题意均不相符,为0分项。本题充分体现了历史照进现实、面向未来的特点,在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全面深刻认识历史事物的同时,也需要学生拥有正确、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未来视野,要对人类发展的愿景充满信心,将现在的学习与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在解题时也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一定的社会意识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出版的国际图书中“联合国”和“危机”两词词频的波峰、波谷是与相应的历史重要事件和时代主题相对应的。同时,也提示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成因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着力点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明清时期,棉布是农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在家庭中“四时可纺织”“七岁女七十岁妪皆可纺”;除自用外,棉布还可在市场出售,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门的纺户和织户,纺户纺纱出售,织户买纱织布。据研究,明清时期布产量远超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但直到鸦片战争前,棉纺织生产始终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并未发现棉纺织手工工场。
随着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众多市镇。这些新型市镇接近农村,服务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其中一些大型市镇,发展为与传统“郡县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在人口、城区规模以及工商业水平上,毫不逊色于中古西欧的自治城市;开辟了一条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不过,到鸦片战争前夕,世界级大城市大多位于欧洲与美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明清时期与近代英国在棉纺织业发展上的不同路径。(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参照西欧城市化历程,说明中国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状况。(12分) 【试题答案】(1)中国家庭棉纺织生产自给自足,分布广泛,基础较好;出现纺、织分工,产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换;始终属于家庭手工业,并未步入手工工场阶段。英国纺织手工工场出现较早,分工细致,生产经验丰富;棉纺品市场需求扩大,催生新技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以蒸汽动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带动棉纺织业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2)明清时期,大批新型工商业市镇兴起且大型市镇规模可观,这与家庭纺织业的繁荣和海内外贸易发展有关;西欧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业的发展。明清市镇更多服务家庭手工业,充当商品集散中心,为资本聚集和地域性商人的出现创造条件;“工商城市”不同于“郡县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城市发展新道路;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欧出现工业化城市。【命题意图】本题以明清时期中国棉纺业和城市发展为情境,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知识获取、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和世界观、方法论等核心价值。试题与课程标准中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等要求以及相关的教科书内容相关联,体现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知识的考查。试题立足对明清时期中国棉纺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同时与西欧的棉纺业和城市发展相对比或相参照,考查对中外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把握。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中史料实证3级、时空观念3级和历史解释4级的要求。【试题分析】材料一的情境信息明确,关联清楚,构建了明清时期棉布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地位,以及棉布生产、流通的方式和发展变化。通过归纳材料内容可知,明清时期,棉花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生产原料充沛,加之家用纺织机普及率高且技术简单,都使当时的棉纺织生产成本低廉,形成家庭棉纺织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点。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纺、织的分工,产品更多地用于出售和交换,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给自足的特点,棉纺织业也就始终没有突破家庭手工业、步入到手工工场生产阶段。材料一描绘出了一条中国古代棉纺织业特有的发展路径,与丝织业、制瓷业的发展路径形成鲜明对照。结合所学教科书内容可知,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市场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的半个多世纪内,英国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完成了从家庭手工业到机械化的转变。 本题设问(1),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明清时期与近代英国在棉纺织业发展上的不同路径。设问中的“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英国”虽然所处的历史时间相近,但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明显差异,把这样的两个国家拿来进行简单化对比并不适宜。因此,本题没有要求就中、英两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进行对比,而是要求概括两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路径”。这里的“路径”的含义,与“道路”“途径”等具有较为宏大的含义的词汇相比,内容上更为具体,指向上更为集中,加之以“概括”来强调叙述的方式,都把对该试题的作答指向了简明扼要、具体清楚地回答问题。同时,“路径”与“阶段”的含义亦有异同,相同的是两者都包含着变化,不同的是,“路径”的变化更强调在一个方向上或围绕一个核心事物的变化,比如本题的“路径”就是围绕棉纺织业的生产样式的变化,“阶段”则以时间作为首要的划分要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内容,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第一,家庭棉纺织生产自给自足,分布广泛,基础较好,这是对中国“路径”起点的概括,其中“分布广泛”需要结合所学得出;第二,出现纺、织分工,产品更多用于出售和交换,这是在家庭棉纺织生产的“路径”上出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并未脱离原有的“路径”;第三,始终属于家庭手工业,并未步入手工工场阶段,这是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路径”的“终点”。可见,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路径”非常清晰,特点突出。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路径”是另一种样式。首先,英国纺织手工工场出现较早,分工细致,生产经验丰富,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路径在起点上就实现了与成熟的技术相结合;其次,在棉纺品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下,催生了棉纺织业的新技术,很快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由此英国棉纺织业从手工工场步入机械化生产的轨道,开始加速;此后,以蒸汽动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带动棉纺织业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在以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英国棉纺织业继续沿着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径”高速发展。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各有各的“路径”,这两条路径各具特色,与两国的国情相适应。本题要求学生概括这样两条路径,主要不是为了比较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国情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材料二呈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与材料一涵盖的是同一时期,该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与市镇的兴起密切相关。因此,两个材料的情境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前一个情境为后一个情境进行了铺垫;后一个情境的内容是前一个情境的延伸。本题设问(2)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参照西欧城市化历程,说明中国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状况。作答的关键,一是要明确、突出主体内容,即中国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状况;二是要把握“参照”的含义,“参照”不是“对比”或“比较”,不是两者并重,不分主次,而是要在突出一个事物为主的基础上,提供补充性、辅助性的史实,且点到为止,无需展开。作答中考生如果把“参照”写成了“主”,说明没有准确理解题意。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来看,明清时期大批的新型工商业市镇兴起,大型市镇规模可观,这与当时家庭棉纺织业的繁荣和中国海内外贸易发展有关。参照西欧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化初期也源于工商业的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明清时期兴起的市镇更多地服务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充当了商品集散中心,为资本聚集和晋商、徽商等地域性商人的出现创造条件,这一时段的“工商城市”因繁荣的手工业和商贸而兴,没有过多的官吏、驻军和游民,政治统治较为薄弱,相对减少了超经济的剥削和掠夺,这不同于传统封建社会中因政治、军事因素而建立、拥有大量官吏、驻军等非工商业人口的“郡县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以同样的产业发展视角,将西欧城市化进程加以参照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欧出现工业化城市。 本题提示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对已学内容的调动和运用,打通中外历史之间的界限,打开视野,提升高度,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镇发展,强调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二是要注意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理解历史问题,在解答历史试题时避免程式化、套路化。
晚清时,黄河、永定河等水患严重。1882年,李鸿章尝试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机器船“起泥不灵,看来竟是废物,嗣后毋庸购买”。1886年,醇亲王等人又以现用船只“笨滞无力”为由,奏请“购造试办”西方机器船,若用来拖带传统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准。山东巡抚购买西方机器船,并委托国内船厂仿造。1898年,西方专家受邀考察勘测黄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体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系统。1951年作为建国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厅水库建设开始启动。刚刚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水库建设当中,轮番工作,昼夜不停;在中央统一调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机器设备和钢筋、水泥等材料。1954年官厅水库竣工,基本解决了长期危害永定河两岸人民的水患;此后又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力发电、生态环保和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十年北京市水利建设成就史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清政府治河时对西方技术的尝试及其态度。(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以官厅水库建设为例,概述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10分)【试题答案】(1)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实践失败,一概否定。尝试购仿相结合、中西技术相结合治河,予以支持。邀请西方专家勘察,对其提出的治河方案未予采纳。晚清利用西方技术进行治河尝试,限于当时社会实际环境,成效甚微;治河尝试与结局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一个缩影。(2)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②中央统一调配,集全国之力支援建设,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③治理水患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体现了科学规划的特点。④解决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水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⑤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忘我劳动,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命题意图】本题以晚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水利建设为背景创设情境,与课程标准中“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等要求以及教科书有关内容相关联。本题属于综合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提炼信息、归纳史料、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基础上,有机整合所学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多视角比较观察问题。试题测量目标指向学业质量水平的历史解释4级和家国情怀4级要求。 【试题分析】试题情境创设对比、递进、由点到面的信息关联,呈现出近代以来,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有识之士不断寻求救图存道路的历程,突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水利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与成就,反映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果的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彰显制度自信,为历史学科践行价值引领、涵养家国情怀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同时,设问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为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搭建了平台。材料一聚焦晚清时期的水患治理,侧重反映在政府官员主持下,引用外国技术设备进行疏通河道、解决水患的尝试和清政府对此所持的态度。情境中的三次尝试,由最初的“用”,到后来的“购造试办”,再到治河“整体方案”,层层递进,与此对应的政府态度则是“全面否定”“准予购造”“未予采用”。这些尝试和态度的变化,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历史问题。本题设问(1)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清政府治河时对西方技术的尝试及其态度。设问的指向与情境信息结合紧密、明确,其中的几次“尝试”和相应的政府“态度”可以从情境中归纳出来,归纳各次“尝试”和“态度”,就构成了一条变化线索,而正是这条线索,为设问中的“简析”提供了认识与评价的思维依据。首先,从三次尝试的总体效果上看,成效甚微。表面上,这是当时的国人对西方机器船功能、效用缺乏了解,没有根据治理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使用,深层上,则反映出当时中国尽管通过洋务新政,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有所认识并尝试引进,但还未能根据中国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加以考察利用,加之晚清政府屡遭列强蹂躏,已是百孔千疮、国库空虚,在治理水患上实在力不从心,因而更多的只能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从这个视角上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治河的尝试与结局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材料二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厅水库建设的基本过程,包括实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科学规划、中央统一调配与集全国之力援建设、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忘我劳动、解决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水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在官厅水库建设这一“个例”上,同时也凝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普遍特点。从个例到普遍特点的思维过程,就是本题设问(2)要着重考查的内容。 设问(2)明确要求“以官厅水库建设为例”,学生需要从情境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也就是那些可以反映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个别与一般之间展开思维活动,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官厅水库建设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由此可以反映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党和国家领导的普遍特点;由官厅水库建设中的中央统一调配,集全国之力支援建设,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行计划经济的普遍特点;由官厅水库建设中把治理水患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遵循科学规划的普遍特点;由官厅水库建设解决了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水患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由官厅水库建设中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忘我劳动的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艰苦奋斗精神等。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既做到了情境内容与所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也考查了对系列史事作出解释的历史素养,并在感悟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得到思想升华。本题提示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认识能力,引导学生从个例中管窥到更丰富的历史内容,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探求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进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现实,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彼此之间物质与文化的交往,很多都是借助海洋进行的。无数历史事件证明,人们了解、掌握并利用了海洋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不断丰富和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使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选择中外历史上一次与海洋相关的重要历史活动,自拟标题,综合运用多学科内容,就此次活动的目的、背景条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历史意义,加以说明。(要求:标题与海洋活动相关,具体清楚;内容完整,以历史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命题意图】本题尝试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内容解答历史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创新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知识整合”中,提出“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对获得的学科知识和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形成与生产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对应的产生式系统”的要求,二级指标“创新思维”中,提出“运用开放性、创新性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的要求。以上规定与要求,是本题考查目标设计的依据。本题可与课标中很多主干知识相衔接;学生需要以历史学科所学内容为主,适当调动和运用多学科内容,围绕解决历史问题,在正确史观和核心价值指导下,展现综合性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试题分析】“与海洋相关的历史活动”限定了作答内容既要突出海洋探索的主题,更要体现历史学科本业。“综合运用多学科内容”,提示学生要开阔思路,合理运用所学其他学科内容中相关的各种学科知识、能力与素养。同时,本题的“要求”中也强调“以历史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内容”,对作答的主体内容和其他内容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区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相关学科知识是各学科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内容,体现了学业质量水平1~2级的要求,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达到的合格要求。而“目的、背景条件、技术手段、历史意义”的关键信息则限定了论述的结构和内容框架,也是对作答条理性的规范。 例如,学生在作答时,可选择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活动为主题,自拟标题,运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与此同时,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这一切,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及罗盘、星盘等内容。其中,地球形状、季风、洋流、造船技术及罗盘、星盘等体现了地理、物理等相关自然学科的课程内容。本题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在时空地域上不做任何限制,但在论述框架结构和中心围绕历史学科又加以限定,意在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综合性、创新性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平台。这提示教师在综合性试题的论述中,应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答题模式和思维框架,注重思维的培养,而不是过分进行答题技巧的训练。本题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跨学科知识的挖掘和深入掌握要合理、自然地融入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中倡导的跨学科学习,是引导学生把已学不同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加以利用,而不是要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讲述其他学科内容。历史学科的课堂还应该以历史学科的内容为主,只是在讲述具体历史内容时提示、启发学生联系、借用和思考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形成发散性思维,为更好地认识、理解历史内容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