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白虎屯村的两条路

政务   2024-11-26 18:02   陕西  


大荔县埝桥镇白虎屯村有两条通往村外的路。两条路的建成,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见证了大荔县偏远村庄从路通到富民、振兴的变迁,也是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缩影。

  白虎屯村有两条通往村外的路。

  两条路都叫“大蒲路”,一条在村子南边,一条在村子北边;一条是老路,一条是新路。

  新老两条“大蒲路”分别往东西双向延伸,将村子包围其中,在村西头的现代农业园区处交汇,又在村东头各自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11月22日,在老路旁的大棚里,孙战奎正在整理果园,去年他种的13亩葡萄卖了近40万元。

  而在新路旁的埝桥镇农副产品销售(白虎屯)集散点,唐天喜正忙着招呼外地来的客商。

路通了
  “这两天又来了好几个客商,都在咱这驻扎着,也把周边村里的苹果、葡萄等水果及时销往全国各地。”说起新老两条大蒲路带给村子的变化,白虎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天喜滔滔不绝,“以前村里路不通,村民拿笼装水果往外运,从早忙到晚才能凑一车。现在路通了,大卡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村民在地里采摘水果、分拣装箱,两三个小时路边的车就装满了,一天能装好几车。”
  大荔县埝桥镇白虎屯村位于县城西,尽管村里历来都有种棉花、苹果、西瓜等经济作物的传统,但因其位置偏远、道路不畅,白虎屯村的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出生于1971年的唐天喜,年轻时就开始做水果代办生意,眼瞅着乡亲们的水果从一笼一笼人工运、“小三轮”一车一车拉,到如今几十吨的半挂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20世纪90年代,唐天喜骑一辆摩托车到处“跑业务”。尽管村里有好几条生产路,但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约两米宽,仅能通过一辆三轮车。每当村里的西瓜、苹果收获季来临,唐天喜便骑着他的摩托车四处联络客商,好不容易将客商邀请来,却因村里路面狭隘、道路不平,客商只得在村外驻扎。唐天喜又返回村里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去和客商谈价,等双方谈妥,大家又返回果园采摘水果,之后再一笼一笼提到客商的驻扎点。
  “没办法,那时候路不好,咱不用笼往外提,人家就不要咱的果子。”唐天喜回忆说,那些年,村民种植的水果面积都不大,往往好几户人家才能凑齐一卡车的量,大家你一笼我一筐,从早忙到晚才能凑齐一整车。
  能有一条宽阔平整的通村公路,这曾是白虎屯村所有村民最期盼的事。
  2003年,老大蒲路修建好,6米宽的柏油路从村东头一直到西头,桥也修好了,横跨洛河,直通蒲城。
  2021年,12米宽的新大蒲路建成通车后,不等白虎屯村的果子成熟,各地的客商早已提前来预定,几十吨装载量的半挂车开到田间地头,客商雇的工人入园采摘,两三个小时后,一辆辆满载水果的货车就已在宽敞平整的新大蒲路上驶向全国各地。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我们村早成‘历史’了。”唐天喜说,路通了,村里3000多村民新生活的大门也打开了。
新大蒲路航拍图 (图片由大荔县农村公路服务中心提供)
民富了
  “在我们村一年挣30万元不算啥新鲜事。去年,我种的13亩克伦生葡萄就卖了近40万元哩!哈哈哈……”今年60岁的孙战奎,爽朗的笑声中透着自豪。
  早些年,孙战奎种植的是早熟苹果,行情最好时,一斤也仅能卖到3毛钱。为了能在土地上多挣点钱,孙战奎和妻子吃尽了苦头。每年7月份,酷暑难耐,妻子在果园里一颗一颗采摘苹果,他一笼一笼往自制的“苹果车”上搬,然后用绳子拉着车,一车一车往外运。一“苹果车”能装8笼,一车装满也就200多斤,一亩地产量5000斤左右,当年孙战奎有10亩苹果园,他一趟又一趟在果园里往返,一个多月才把苹果采摘搬运完。
  尤其当瓜果集中成熟,客商不能及时赶到,孙战奎和村民就得步行到村头的洛河边,乘船抵达对岸的蒲城县,才能把一笼一笼的瓜果卖掉。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村里的老大蒲路修葺、新大蒲路建成……
  路宽了,村民的胆子也大了。现在新老“大蒲路”两边全是大棚,村里的葡萄产业发展到4500余亩。
  孙战奎说他喜欢在土地上“做文章”,这些年不断外出学习、取经、尝鲜,“我连着5年都去参加杨凌农高会,学习先进经验,每次成功后,乡党邻里都来取经,我也乐于传授。”
  农业理念的及时更新,让孙战奎尝到了农业前沿技术的新“甜头”,他引进的新品种早熟苹果从0.3元/斤,卖到1.25元/斤、1.8元/斤、2元/斤、2.3元/斤……后来又开始种葡萄、梨、杏,最多的时候他有30亩果园,收益最好的时候年收入达到上百万元。
  现如今,家里5口人4辆车,两个女儿接连出嫁,儿子成家买房买车也都是“全款拿下”。孙战奎自豪地说:“新老‘大蒲路’通了,大家出行方便了、果品销售也方便了,我们的腰包更厚实了。”
年轻人回来了
  “90后”唐洁是土生土长的白虎屯村人,2016年,大学毕业的唐洁一心想在“北上广”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她在北京实习、在苏州入职,每月有1万元的收入。
  “在村里种阳光玫瑰葡萄,10亩地一年赚了50万元!”2018年春节,回村过年的唐洁被朋友的一句话打动了。
  “我想回村。”唐洁当即就和在老家经营果树苗生意的丈夫协商,丈夫对此很是赞许。
  “好不容易走出去,为啥还要回来?”父亲不理解。
  “人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还不用和家人天各一方。”唐洁坚持要回来。
  说干就干,2019年,唐洁承包了30多亩土地,种起了大棚葡萄。做新农人、用新理念,唐洁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这片她所熟悉的田园里发展着现代化的新农业。
  “我们现在种葡萄,如果当时价位好就当时卖,如果价位不合适,我们会先存储在村里的‘百吨冷库’,再寻求最好的时机,让好果子卖出好价格。”唐洁说,现在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大家喜欢不断外出学习,考取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证书,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增强种植技能,“技术学到手,农闲时外出给别人搭建大棚、做技术指导,一天就能挣三四百块钱。”
  “除了两条到村外的公路,我们村子里的街道、巷道,还有产业园的生产路都硬化了,以前家家必备的雨鞋都找不见了,连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唐洁说,白虎屯村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一下雨,没有雨鞋不能出村”的落后农村,现如今的老家,沿路的农业产业园亩均产值在万元以上,村民收入翻番,形成了“交通+农业+旅游+体育”的新模式,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品流交织融合,各种电商平台、农资配送、农副产品电商等新型农村新业态也正在蓬勃发展。
  白虎屯村的农村公路建设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也是我市持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缩影。10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27.1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6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0.7万公里、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0.7万延米,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三级公路,全市2071个建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我市一举荣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称号;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9个(含韩城市)、市级示范镇54个,创建工作稳居全省前列。
  一场寒风吹过,道路两旁落叶纷飞。虽已入冬,但白虎屯村南北两条宽敞的公路上依然车流如梭,与路边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大棚瓜果、景观园区交相辉映。
  不同年代,两条公路,见证了这个大荔县偏远小村庄路通、富民、振兴的变迁。
  如今,白虎屯村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加速奔跑,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渭南日报)

i渭南
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i渭南”。“i渭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由中共渭南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旨在宣传推介渭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宽民意通道。在这里,足不出户,渭南尽在眼前!在这里,轻触指尖,生活方便又快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