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低空经济”,安徽在这条新赛道上正“换挡提速”!
“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高”,怎样让抬头就望得见的新业态,成长为安徽经济的新动能、新潜力?安徽有着超前的布局与引领。
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把创新摆在了关键突出位置来布局,提出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强调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树林变森林”,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小树变大树”。
“小树”变“大树”,需要过程,竞争激烈。如今的低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风口浪尖”,全国各地正积极加大布局力度,争相在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前沿领域深耕细作,力求在这一未来产业中抢占先机,推动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实现从“低”起点到“高”质量的飞跃。
如何从新赛道上脱颖而出?唯有加大布局力度,引领科技力量竞相角逐这条充满“未来感”的空中新赛道,让低空经济走进更多人的日常,力促让其“小树变大树”。
9月6日,从合肥往返芜湖、芜湖往返黄山两条低空旅游观光航线正式开通。空中“打飞的”,在空中一览天鹅湖、巢湖、长江等地面风光,感受月亮湾、太平湖、黄山等景区,别有一番风味。
事实上,作为全国第3个、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并没闲着,而是不停“探路”,忙着“低飞”。过去一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低空无人机飞行时长近150万小时。
150万小时的背后,是安徽“低空业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合肥骆岗引领低空经济新风尚,芜湖拓展“低空+”多元服务;公安的巡逻守望、城管的精细管理、水利的防洪减灾、交通的畅通无阻、农业的精准播种与收割、应急的快速响应……低空经济正被广泛应用于安徽的城乡治理当中,这一业态正蓄势待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出游“新风尚”、体验“新风味”、治理“新格局”,眼前的低空“新意”,正是安徽超前谋划“未来赛道”的鲜明轨迹。
然而,推动低空经济这一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还需付出更大努力。瞄准未来,安徽将致力于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规模将达到800亿元。可以想象未来场景,各类飞行器在低空混合运行,“打飞的”通勤或是寻常事,城际飞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商务出行、空中通勤将靠近更多普通人,“天空之城”真正走进现实,对科技创新、空域治理、制度供给等提出了新的更大要求。
发展低空经济,创享美好未来。低空经济,只有飞起来才能热起来。继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招引更多优秀人才和项目,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市场同向发力,安徽低空经济必将“腾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