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技艺”太绝了!非遗火出圈的秘籍公开了!

时事   2024-10-18 21:40   北京  

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


非遗手工制品有多火?传承人的“指尖技艺”有多绝?年轻人爱去的非遗工坊有多热?跨越千年的非遗之美,看完让人直呼“血脉觉醒”!走,一同感受非遗的魅力↓↓



非遗手工火出圈

被中式美学惊艳到了



今年以来,新型消费展现出蓬勃活力。各地用新创意、新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经济新活力。



近期,非遗手工制品相关消费热持续升温,据社交平台发布的数据,非遗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200%,购买非遗制品的用户数增速超300%,团扇、竹编、剪纸等非遗手工制品销售火爆。


剪纸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这幅长17米的巨幅剪纸《上海民谣》,甚至还出现了耳熟能详的儿歌↓



竹纸、竹雕、竹编画、瓷胎竹编……在四川,熊猫也可以是竹子做的。网友:原来以前都小看竹子了

作为中国竹工艺发源地之一,竹编在传承人的精心钻研与打磨下,发展出了更多精巧的艺术装置。瞧!这个竹篮还能盛水养鱼,实力演绎“竹篮打水不会空”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非遗集市上,剪纸、糖画、精雕葫芦画非遗手工制品做工精美,游客还能参与其中。


这把漆伞的制作,就运用了古典漆扇制作工艺颇受小朋友欢迎。



巴蜀大地还有哪些匠心非遗?

10月19日20:00档

央视综合频道(CCTV-1)

《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

带你见证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奇妙邂逅




“指尖技艺”太绝了

这些作品简直就是奇迹吧



0.035毫米直径的针、0.0014毫米直径的线,在宣纸上刺绣,你敢想象吗?江西南昌宣纸刺绣不同于普通刺绣,每个针孔不能超过两针,宣纸一旦破碎则无法修复。网友:在宣纸上刺绣堪比“针尖走钢丝”



一针一线似笔墨,一钩一回绣景色。上海绒绣技艺讲究以目辨色,通过对羊毛绒线劈线分股、捻线拼色,排列组合出想要的色彩。


巨幅绒绣作品《嵩岳秋色》用了2500多种颜色其中,红色就有600多种!网友:被中国人的绝对色感惊艳到了



吉祥物、葫芦、凤凰,山川壮丽、花鸟灵动的李氏民间掐褶纸技艺,让普通的纸张焕发出不凡的光彩。


一个人、一双手、一张纸,平平无奇的纸在传承人的巧手中,摇身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网友:一张纸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非遗工坊超热的
一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诸多新工艺、新设计与非遗元素融合,创造出一系列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


河南郑州,具有百年历史的制香工坊专门开设课程从制香技艺、香料配比到香材辨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学习。



新津纸艺技艺非遗传承人不断探寻纸贴画创新形式,通过卷、折、立、描等,让纸贴画“站”起来不仅成为立体的艺术品,还从传统的摆件演化出可佩戴的配饰、可随身携带的挂件


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通过自创并申请专利的制香工具,解决了线香造型单调的问题。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从最初的2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文创盲盒、冰箱贴等颇受欢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随着非遗手工热度持续上升,目前,已有不少非遗工坊正在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


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蜀绣,凭借着形象生动、变化丰富等特点广受人们喜爱。为推动这项非遗技艺走向产业化,当地成立蜀绣学院,先后开展蜀绣技能培训班80余期,培训绣工近1万人,向蜀绣企业输送1300余名学员。



延续、传承蜀绣技艺让非遗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当地深挖蜀绣文化特色,开展蜀绣+体育、蜀绣+电竞、蜀绣+餐饮等项目合作。


成都市郫都区蜀绣商会会长尹文慧介绍,蜀绣基地由最初的几家绣坊发展到有30多家相关企业;由最初几十位绣娘到现在上千人的生产规模,产值产能越来越大;以前一年有二三百万元收入,现在产值已经达到上亿元的规模。



10月19日

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

让我们共同开启《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

以非遗品四川,以创新铸新姿

探索文化瑰宝,传承非遗之美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非遗里的中国》、《朝闻天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央视一套”视频号

👇👇👇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央视频【央视一套】账号

央视一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