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填志愿,都会有一种声音:“别选生化材环!天坑啊!” 相信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听过这个劝告。
而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个声音:“电类专业真香,工作好找,钱也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生化材环是“坑”?而电类专业为什么这么火?
今天我们不聊那些高深的学术理论,直接说说背后的实际原因,告诉你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坑”与“香”的区别如此巨大。
一、生化材环和电类专业到底是什么?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生化材环和电类专业到底涵盖哪些内容:
生化材环:
生物类:比如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搞的是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听起来很高大上。
化学类: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这些是要在实验室里捣鼓化学反应和产品制造的。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这个是搞各种新材料,像什么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等。
环境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这些大家应该不陌生,解决环境污染啥的。
电类:
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电力、输电,配电,保证咱家里的灯亮着。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主要是搞信号处理、芯片、通讯等现代化科技。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大家熟悉的编程、AI、网络安全,离不开电脑和互联网的应用。
测控技术及仪器:主要做各类仪器设备的,比如常见的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还有水电煤气表等等。
二、生化材环为什么被叫做“天坑”?
生化材环的专业,为什么会被吐槽是“天坑”?其实简单来说,核心原因有两个:成果响应慢,距离人太远。
研究周期太漫长:
生化材环的领域,大多是偏基础研究的,科研过程非常漫长,比如说开发一种新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临床试验和审批。
搞材料研发的人,可能花了十几年甚至一辈子,才可能看到成果落地。
而在等待这些结果的过程中,大家的职业发展可能就没那么顺利了。
成果不容易感知
生化材环专业的技术成果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
你可能听说某个实验室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但这个材料能不能被大家用到实际产品里,还得看后面的产业化进程,这个过程又长又慢。
而且大多数人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技术,大家对它的存在感并不强。
三、电类专业为什么火得一塌糊涂?
再来看看电类专业,为什么它这么火?原因正好和生化材环相反:变化快,离人近。
技术进步太快,立竿见影:
电类技术的发展速度简直像光速一样。
举个例子,通信技术从4G到5G,短短几年时间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你刚买的手机一年就能感觉到过时,这就是电类技术的魔力,更新换代飞快,而且效果明显。
技术的微小改进,比如网速快了、手机拍照清晰了,你马上就能感受到。
离生活太近了,感知度高:
现代人几乎离不开电类技术,从手机、电脑,到家里的各种电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这些科技产品包围着。
比如,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物理按键到触摸按键,从3G到4G,给人的感受是及其强烈的。
所以每当有新技术出来,市场马上就能反应过来,消费者也愿意为这些产品付钱。
说白了,电类技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实在是太近了,感知度强。
四、人为什么愿意为这些东西付钱?
说到底,专业的火与不火,和市场需求直接挂钩。
咱们来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人为什么愿意掏钱?
带来好处的东西,大家才愿意付钱
人们为啥愿意买东西?
因为它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就拿手机来说,大家现在离不开手机,吃饭、购物、社交全靠它,方便快捷,你用得开心自然愿意为它升级买单。
而反观生化材环领域的技术,比如某个高分子材料,它可能有用,但你没办法马上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好处,大家就不愿意掏钱。
所以,生化材环的技术市场比较小,因为它太远了,感知度低,大家看不到它的直接价值。
电类专业:软件比硬件更赚钱,离人更近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软件行业比硬件更赚钱?
原因就是软件离我们更近。
手机硬件在那儿摆着,但我们每天操作的是各类App。
像微信、抖音这些软件,你每天都在用,甚至离开它你可能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软件开发这几年这么火,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的使用体验,市场反馈也更快。
写在最后
当然,不是说生化材环就不能发大财。假设你发明了一种新材料,可以把电池单位体积容量提高1倍甚至更多,那你就肯定能够发财。
如果你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治好癌症,也可以发财,比如,新冠期间各类做医疗,检测设备的生物企业,就发财了。
但是,这种机会不是经常有。
所以呢,生化材环类专业,不是不能发财,只是对绝大部分普通人,不够友好而已。
欢迎关注诚叔的另一个公众号,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