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资讯】|学院师生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联合调研山西古戏台

企业   2024-10-28 16:30   上海  

上海电影学院

Shanghai Film Academy


学院师生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联合调研山西古戏台



山西古戏台

考察记


杨志永 撰稿


2024年10月14日至16日,继参加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举办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新趋势暨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赵晓红教授与张婷婷教授率队,携同博士后杨志永、博士李永、博士生张聪、朱晓琳、黄承悦,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李文欣,共八人组成学术考察团,前往地上文物丰富的山西地区进行学术考察,依次对太原市榆次区及介休市的明代戏台、临汾市的元代戏台、运城市的宋金杂剧砖雕、永济市的普救寺等重要戏曲文物及古迹进行了深入的研学考察。此次学术考察活动,得到了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王潞伟院长的鼎力协助,以及郝成文教授的帮助与陪同。


(图为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师生出发考察合影)


10月14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一行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郝成文教授及硕士研究生阮昱诚、张奋江共同前往太原市榆次区和介休市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郝成文老师为上大师生介绍戏台构造 黄承悦摄)


本次共考察了五座明代戏台,其中太原榆次区一座,为城隍庙戏台;介休市四座,分别为后土庙戏台、关帝庙戏台、城隍庙戏台、祆神楼戏台。后土庙戏台屋檐为琉璃制成,舞台前方加盖小屋檐,形成重檐歇山顶样式,具有纵深感。台口两边建八字墙,除了在表演时起到拢音作用之外,也使戏楼更为美观。屋顶上方有龙形鸱吻,屋脊有瑞兽,体现出古建筑精良的制作工艺。


(图为介休市后土庙戏台 张婷婷摄)

(图为上海大学师生与山西师范大学师生在考察介休市关帝庙三连台后的合影)


每座神庙都正对着一座戏台,部分神庙前设有一座献殿,这种布局体现了古代社会演戏酬神的传统观念;而庙宇与剧场的结合也形成了独特的剧场形式——神庙剧场。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郝成文教授全程讲解,他以沉浸式的解说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对考察对象的浓厚兴趣,并帮助大家对古代剧场的结构特征、空间布局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10月15日上午,上海电影学院的师生们踏上了前往临汾广胜寺的考察之旅。广胜寺,其名寓意“广大无边,声名远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元代戏曲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生动展现了金院本与宋杂剧的演出盛况,堪称活态的历史记录,为研究古代戏剧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觉资料。广胜寺由上寺和下寺两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上寺内矗立着著名的飞虹塔,为明代建筑,塔身通体砖瓦结构,表面有琉璃,制作精美。下寺水神庙明应王殿中有元代壁画,主要内容为祈雨、降雨、演戏三个场景,它们各自相互独立,连接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而忠都秀表演,正是降雨之后戏班的酬神演出。戏曲壁画对于古典戏剧史研究有着文字资料所不具备的文献补证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人的娱乐活动,是了解元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图为元代壁画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 李文欣摄)


10月15日下午,在上海电影学院师生的考察行程中,得到了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郭运燕的协助。师生一行探访了临汾地区的三座珍贵元代戏台:魏村牛王庙戏台、东羊村后土庙戏台以及王曲村东岳庙戏台。首站考察的是魏村牛王庙戏台,这是一座建于元代初期的小三面观形制戏台,戏台石柱上镌刻着“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季岁次”字样,木梁上方装饰有斗八藻井。戏台横梁粗壮,整体结构浑厚敦实,与明清时期清秀的建筑风格迥异。


(图为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 黄承悦摄)


第二座戏楼最为美观,为十字歇山顶结构,藻井复杂,层次感明显,后墙两边山墙与舞台平齐,为一面观戏楼;戏台正面挂着“古台生辉”四字牌匾,与建筑相映成趣。此戏楼建于至元二十年,大德七年地震被毁,至正五年重修。


(图为临汾东阳村后土庙戏台 黄承悦摄)


最后一座为王曲东岳庙戏台,建于元代,但经过历代重修,已然具有多重风格,较为明显的便是舞台前方加盖一部分表演区,把整个平面分为前后台两个部分,比较能够满足具体的演出需要。此戏台两面山墙与舞台平齐,为一面观戏楼。


(图为王曲村东岳庙戏台 张婷婷摄)


在元代戏台考察中,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冯花花、硕士研究生张羽淇全程陪同讲解,二位同学古戏台知识丰富,具有亲和力,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


(图为上大师生与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考察临汾东阳村后土庙戏台后合影)


10月16日,上电师生来到马村雕砖墓和《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对于金院本、宋杂剧演出的脚色体制和西厢故事的发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宋金砖雕呈现了当时的生活和文化图景,雕刻最为精细的为一处仿木制结构的四合院,由前厅、后院两部分组成;正面门楼中间镶嵌着一副妇人启门图,对面为戏曲表演,乐队正在奏乐、吹打。杂剧砖雕则在另外一处院落,共有五个人物,根据其样貌和姿态可以判断出,分别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行脚色,他们面部表情各异,副净、副末表情诙谐,一个面带笑意,一个把脸转到一边,表情滑稽。在所有的砖雕场景中,戏曲表演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已经证明了在宋金时期中国已经有戏曲演出了,比文字记录更为直观,也更有说服力。


(图为杂剧砖雕五花爨弄 黄承悦摄)


在普救寺,赵晓红老师结合寺庙、厢房的空间布局,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西厢记》崔张爱情的发生过程,重走了剧中张君瑞“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的路线。返程之时,张聪同学兴趣盎然,为大家表演了一出张生跳墙,惟妙惟肖。


(图为普救寺正门 张婷婷摄)

(图为博士生张聪模仿“张生跳墙”)


为期三天的学术调研活动,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参与师生的学术视野,也让上海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师生深入了解了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戏曲文物研究特色以及教学特点。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历来关系融洽,近年来,更有多名来自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优秀本科生成功获得推免资格,进入上海电影学院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此次联合调研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两校间的合作纽带,不仅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术交往。在活动期间,双方不仅就戏剧戏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还共同探讨了未来在联合学术研究项目开展、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广阔合作前景。



撰稿丨杨志永

排版丨张婷婷

指导丨赵晓红、张婷婷、廖亮、邓黛




上海电影学院
发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重要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上海电影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