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青山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中共青山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化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沈涛到会听取委员建议并讲话。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新,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彭勇军,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永胜,区政协副主席陈胜利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戢治中主持会议。区发改局等14个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李路、邓海龙、秦丽、吴晓琴、陈丽和谢康6名委员分别围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城中村改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片区综合开发、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等主题作了大会发言。大会还提交了25篇书面发言。
沈涛对区政协工作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委员们的发言站位高、选题准、思考深,所提意见建议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他表示,区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组织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切实把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他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山篇章的关键之年。全力推动青山发展转型“闯关”,要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奋力书写好“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新答卷;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好“老工业基地发展转型闯关”的新答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书写好“用心用情惠民生”的新答卷;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奋力书写好“凝心聚力抓落实”的新答卷。
他希望,全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彰显服务发展的大格局,涵养心系人民的大情怀,展现奋发有为的大担当,做到思想引领“聚人心”、议政建言“聚智慧”、协商议事“聚共识”、同心筑梦“聚合力”,为青山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委员发言摘要
李路委员建议: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青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用地保障,实施片状开发,整体规划,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和辐射作用。盘活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收储供应管理,解决土地储备不足、供地程序复杂等问题。研究建立工业地价形成机制,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载体。
加强资金支持,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深化银企对接合作,建立产投基金,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注入强劲动力。紧跟宏观政策导向及具体资金支持方向,精心策划项目,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优化审批流程,梳理前期手续办理流程、明确项目推进责任主体,为项目量身打造专属服务方案,加速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邓海龙常委建议: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分区谋划、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设计并编制东部地区乡村发展规划,科学优化规划用地布局,有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要素统筹力度,推动还建房项目建设和土地出让进程,统筹做好产业导入、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要素保障。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地铁新港线、青化路拓宽工程、右岸大道北段等市级在区路网项目。协调加速推进武鄂高速龚家岭收费站东移和武东白玉山片区匝道联通工作,改善片区出行环境。
推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实行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分区规划,积极探索生态控制线内村庄更新和产业发展新路径。
秦丽委员建议:持续深化校企共同缔造,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壮大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就业“蓄水池”的作用,激活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拓展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阵地”。
优化劳动技能,探索创新就业供需匹配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破解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矛盾点”。
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大学生创业交流、孵化实训、结对辅导、课题研讨、项目推广等全方位就业创业平台,打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肠梗阻”。
关注重点群体,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更新就业观念,创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扭住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牛鼻子”。
加强权益保障,建立健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筑牢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安全网”。
吴晓琴委员建议:优化空间布局,加快片区开发。
完善交通一体化建设,构建“三横三纵”货运骨架网络,支撑武钢、化工两大产业片区创新转型发展。
升级临港产业园,推动多式联运,打造港产城一体化的国家级现代物流枢纽。
谋划硅钢产业园,打造集智能生产、智联展示、智享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硅钢产业链园区。
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加强与武汉新城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华中地区最大先进材料产业基地。
建设严西湖北岸科创园,促进科技生态融合发展,打造集创新研发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科技生态新城。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城乡面貌焕新。
陈丽常委建议:以韧性治理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党建引领的“组织韧性”,持续织密党的基层组织网络,做强党建共同体,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办、建设共管,实现社区资源统筹集合、共治共享。
激活共建共享的“主体韧性”,探索在社区和市场、商圈、园区建立商户联合体、产业发展联盟,增强社区治理的向心力、协同性和发展韧性。
夯实平安建设的“制度韧性”,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枫桥经验”在网格中落地生根,共同创建平安社区。
提升实战高效的“技术韧性”,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谢康委员建议: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创新动能,构建“一核两圈三带”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积极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用为导向,加快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体系。
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项目引进,构建一批上下游协同配套、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贯通的优势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为抓手,切实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难题,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完善“335”产业链链长制,强化“链长+链主+链创”三位一体协同机制,以“赛道进链、产业进园、链主进群”的发展目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
编辑丨杜雅康 刘佳 熊然然
编审丨毕可
设计丨梁永晟
来源丨青山区政协
■
出品丨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青山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丨qsmtzx@126.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 精彩推荐
■ 发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