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象屿师父

企业   2024-09-10 19:48   福建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桃李芬芳 教泽绵长

在象屿师徒间传承的

不仅有知识技能、家风文化

更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拳拳爱心

几张拍立得背后的故事带你感受


01

传了三代的口头禅


倪佳宇(左)、王飞(中)、

陈海峰(右)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师父王飞,象屿海装机装主管设计师陈海峰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口头禅。“设计是船舶建造的基础,而认真严谨是做好设计最重要的态度,似是而非、得过且过是最要不得的。”这是两人初识,王飞给陈海峰上的第一课。


刚走上船舶设计岗位,陈海峰参与了63500DWT散货船的设计建造工作,在尾轴承压装后,产品验船师认为尾轴承的斜率超出了标准技术文档要求的限值。而达不到要求,就无法推进第二天的工序,将导致生产进度迟滞。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王飞的几连问帮陈海峰找到了思路:“测量斜率时环境温度是多少?轴承是否静置过一段时间?斜率报告数据是否存在理论上有异议的点?”师徒二人对这些细节问题逐一核查,协同多方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重新进行论证和计算,最终顺利获得了认可。


如今,陈海峰也成了师父,“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是他教导徒弟倪佳宇的口头禅。从审核设计图纸,到指导邮件措辞,陈海峰在方方面面都力求帮助初入职场的倪佳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所经手的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延续细致与严谨的“师门传承”。


02

不忘初心的“航海梦”


王高锋(左)、郑景雄(右)


2019年,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毕业的郑景雄怀着对航海的热爱,加入了厦门轮渡公司。入职后,在轮机领域深耕了23年的资深前辈王高锋成为了他的带教导师。这其实暗含着公司的一片苦心——王高锋是早他18年毕业的直系学长。同样的“航海梦”让他们选择了同一所院校,又选择了同一个岗位。这段师徒情谊,也让郑景雄对“航海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入职后第8个月,郑景雄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抢修任务:公司一艘客船左侧推进系统突然失效。这艘客船次日仍需执行航行任务,所以必须在当晚完成故障检修。


面对棘手的故障状况,郑景雄感到无从下手。“别着急,把齿轮箱拆开检查!”此时,师父王高锋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判断出故障位置。拆开齿轮箱后,他们发现其中的一处连接装置已经断裂,这才导致动力无法传递。王高锋一边拆一边讲解,手把手带着郑景雄更换损坏配件,重新装复齿轮箱。当他们完成修复时,已近晚上10点。


“学生时的航海梦是自由与冒险,但在师父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诠释。他让我明白,航海精神的底色,是不怕风浪挑战的勇气,是对风险的敏锐判断,也是沉着应对的果决。” 5年的职业生涯,郑景雄在王高锋的带领下日渐成熟,已能从容应对各种棘手的挑战,与师父并肩守护着船舶和旅客的安全。


03

跨国师徒的“双向奔赴”


孟军涛(中)、Sudarman(左)、Ambo Endre(右)


倾囊相授的师父,遇上认真聪慧的徒弟,就是最好的“双向奔赴”。年初,象屿印尼OSS公司发电厂的斗轮机司机孟军涛便和印尼徒弟Sudarman开启了这样一段缘分。在Sudarman眼里,孟军涛是能让38米长的悬臂如指臂使的能人,也是从理论到实操娓娓道来、毫不藏私的良师。而孟军涛,则最看中Sudarman的踏实认真,对操作规程不打折扣。


师徒日常可以用中文、印尼语进行简单交流,但专业术语这道难关还是让孟军涛有些担心。没想到徒弟给了他一个惊喜:虽然看不懂显示屏上的文字,但Sudarman牢牢记住了故障提示的汉字图形和字数,很快就掌握了易发故障排查的技能。


“所以只要有心,就没有障碍。”今年4月开斋节时,Sudarman为孟军涛准备了Lontong,这一象征着团结和祝福的印尼传统美食传递出徒弟内心的感恩。临近中秋,刚刚从国内休假返回印尼的孟军涛也为Sudarman带来了礼物——二人共同品尝月饼,互祝团圆美好。接下来,基本出师的Sudarman还将发挥语言优势,带动另一位印尼籍同事Ambo Endre共同进步。这正是象屿印尼OSS公司所倡导的“带教一人,成长一人;成长一人,带动一批”。



从跨越年龄,到跨越国界

“传帮带”的象屿故事

正不断续写“相与传薪火”的动人篇章

 

 

与此同时

首批跨行业内训师诞生

集团职能中心教研组即将成立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

更具广度和深度的象屿“大学校”

共筑教学相长青蓝相继的美好未来


象屿集团
公司秉持“计利天下,相与有成” 的使命,践行产业化投资与专业化经营,业务领域涵盖大宗商品供应链、城市开发运营、综合金融服务、港口航运、创新孵化等,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