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匆匆回家的脚步,是满堂欢乐的时刻,亦是久别相聚的笑声。而对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来说,春节,不过是365个日夜中普通的一天,是一家不圆万家圆的坚守。在这里,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生命并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来人啊,快来人啊……”急促传来的呼救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一个小伙子搀扶着一位面色苍白的老人艰难地来到医院急诊大厅求救。
值班医生敏锐地发现老人出现呼吸神志变化,迅速召集医护人员将老人抬到床上,监护脉氧低至43%,情况非常危急。医护团队当即决定为老人行经口气管插管术,球囊辅助通气、开通静脉液路同时进行,直到抢救结束。30分钟后老人意识转清,可正确示意。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线,一个永不熄灯,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的地方。春节期间,面对增多且随时而至的患者,科室医护人员 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保持临战状态。
“普通人忙过节,急诊人过节忙,对于急诊医生来说,过年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非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过年比平时更忙。”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何钢说道。
今年是何钢值守的第17个春节,面对春节就诊急症患者,他总能从容不迫地应对,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作为医生来说,病人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把他救治过来,内心总是充盈着幸福感和成就感。
有人说,生命是个圆,是循环与平衡构架的美。急诊科循环往复的工作,似乎正在让何钢的生命之“圆”变形——工作的性质让何钢留给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对父母的愧疚、对爱人和孩子的亏欠越来越多。
当被问到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会不会遗憾时,他说:“特殊的岗位就需要有特殊的担当,既然选择了这个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就意味着要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全心全意,精益求精,为广大人民群众与官兵的健康保驾护航。”
与全身心投入诊断治疗一线的医生不同,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更多地在背后默默协调各项工作,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大管家”,确保急诊科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畅运转。
臧帅是急诊科的一名一线护士。谈起春节值班,他笑着说道:“在急诊室值班已经是习以为常,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这样兢兢业业工作的。”正是怀着这份坚守,让他在4个除夕夜的值守,拯救了数十名患者,经历过上百次历练,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医院、与科室、与患者同呼吸,共成长。
救护车的警笛声、蓝色的警示灯、监护仪器的示警声已成为他最熟悉的声音和场景。“听惯了这些声音,看惯了警示灯,都练出了本能反应,当看到病人经过抢救顺利转到相应科室,心里就有很大的成就感。”臧帅说。
有一种“跨年”叫坚守岗位,有一种“迎新”叫温暖守护。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年复一年、年复一年,用自己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望着广大军民的平安与团圆,书写着独属于急诊人的春节故事。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李惺 通讯员 聂靖茜
热点推荐
编辑 孟杨 责编 霍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