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8” 竟被判错?家长质问老师:哪错了?最后却反被打脸…

教育   2024-11-11 22:44   湖南  

文| 小树妈妈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帖子,是一位家长说孩子考试得了97分,错了一道列竖式计算题。


题目是1.2+6.8,孩子列了竖式,算出来得8


老师却给判了个大红叉,扣了3分。



家长怎么看也看不出问题,就去群里问老师。


老师的回复是,上课时强调过,在题目未标明答案留几位小数点的情况下,答案小数点个数应与题干中小数点最多的数字保持同步。


所以孩子必须写8.0才能得分,写8不能得分。



在家长看来,是标准答案过于死板。但是在老师看来,孩子必须培养一种严谨的数学思维。


其实这道题虽然争议很大,但从细节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这个观点却没有问题。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说话啰嗦重复抓不住重点、办事没章法没规划、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咱们曾经介绍过一位父亲蔡笑晚,他有 6 个孩子,其中 5 个是博士,1 个硕士,每个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他在自传里面就说:


“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是开启孩子智力最好的手段之一。幼年阶段的孩子接受数学训练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使他的潜意识里埋藏强大的数学因子,会使他将来在事业上的发展获益匪浅。”


比起卷面几分的得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01

生活处处是数学

越早抓,孩子越受益


我记得当年看蔡笑晚的书,对他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方式印象特别深。



他在孩子还是小婴儿阶段,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带孩子做练习。


比如在孩子的下巴划一下时,就让孩子念“一”,划两下就念“二”……两三个月时,就在他手心上轻拍,边拍边念“一、二、三、四、五”,然后在他手心上轻轻地撸几下,并念数字,孩子就会发笑。


这样的动作每天重复多次,孩子就感兴趣了。


他家娃1岁多一点,就能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一至十的中文数字,再然后是壹至拾的大写数字。


等娃再大一点,还用硬纸板做成一块块的小四方块,每块上写着一个数字,背后画上对应的点数,一个一个教孩子认,念不出来的时候,让他看后面的点数。没过多久,孩子就能把这些数字全部认出来了。


而等到孩子3岁左右,他们家就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根深蒂固的认识。


当时家里做饭还用煤球炉,他们就一边让孩子扇扇子,一边念数,孩子很快就能念得很正确;能从1念到1000,然后倒数过来,从1000退到1


蔡笑晚说,由于对大数字的熟悉,所以后来教孩子多位数的加减非常轻松,孩子很快就能用竖式进行多位的加减运算。


他还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然后让孩子来解答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像是牛吃草问题、童子分桃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差级数求和问题等等,都是数学训练的内容。


蔡笑晚的几个孩子,数学都是拔尖的,也都从事跟数学相关度很高的工作。



其中大儿子蔡天文2008年荣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二儿子蔡天武,毕业后曾任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六女儿蔡天西,现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研究方向是生物医学统计学的前沿课题:生存分析、医学诊断和半参数回归分析。


我也见过很多父母,提到数学思维的培养,第一反应是数学思维就是奥数。


其实不是的,数学就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可以是走路上下台阶的数字、可以是超市里几样商品的价格、可以是鸡兔同笼的小故事……只要花心思,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贯穿到一切身边的小事儿上。



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孩子打好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无论对当下的成绩还是对日后的职业选择,都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02

思维训练不是刷题

而是完整的体系


我以前听过一个段子,说友谊会走散,爱情会变淡,困难会让你痛苦,生活会使你屈服……只有数学不会,不会就是不会。


虽然是调侃,但是会发现确实是这样,数学上的“开窍”,并不是一味的耗时间或者只是多刷题就能达成的。


我们说数学思维或者逻辑思维,其实只是一个统称,它下面还有各种细分,比如:分类思维、整合思维、创造性思维。



分类思维下面,还可以细分成,有序思维;排除思维;对应思维;分步思维等等。


而整合思维又可以分成图形化思维;整体与分组思维;转化思维;模型化思维;归纳思维……


具体每种能力怎么培养,因为篇幅有限,我拿几个比较重要的基础简单列举一些。


01.

分类思维


所谓分类,就是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如果孩子在学龄前,可培养孩子的分类思维主要就是让孩子多观察,多动手。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经常会跟她俩说:“妈妈现在忙,你俩现在把洗好的袜子配好对儿,一只塞到另一只里面。”


这其实是我设置的一个体量比较小的配对游戏,后面会逐步扩展到让她们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之类的。


除了家务,积木也是很好的教具,我会经常和她俩玩分类游戏,比如下面把红色的积木块都拿出来。



等到俩娃慢慢熟悉了分类规则,我还会加上时限,比如一分钟内,把方形积木块挑出来,比比谁的数量多。


这样把练习当游戏,时间又很短,孩子的兴致更高,提升速度也快。


其实分类思维最大的作用,就是把零散无序的事物,成体系,有框架的整理好,形成自己的认知网。



学校让孩子做手抄报,整理知识导图,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只有孩子经过吸收和整理,知识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


02.

多角度思维


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思维。我觉得孩子的想象力,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护,创造条件让孩子发挥。


像“组词”和“造句”游戏,就特别能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还能提升词汇量。


比如用“学”造字,俩娃倒豆子似的组词:“学校,校园,大学,小学、中学。”


我引导她俩:“还有哦,往人的方向想想。”


她俩:“学生,学士、学子、学者、同学……”


我接着问:那学生要干什么?


“对,还有学习、学会、留学、上学……”


除了这个,我们家还会玩一个叫“讲故事”的游戏,有时候是讲完一个故事后,问孩子“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或者编个开头,全家人一人说一段,故事接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还有一种,就是推翻原有的剧情,问孩子:如果故事中没有……,那结局是什么样呢?


这个游戏,既有利于孩子多角度的思考世界,对将来写作文,口语表达也有好处。


03.

转化思维


转化思维,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难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熟悉的常规题目去解决。


我觉得这个思维能力,在娃上小学之后,尤其是学数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



举个例子,让一个没学过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娃,去算672÷56


一般孩子可能就会傻眼了,但有转化思维的孩子这么想:


672÷56=672÷7÷8


这样两位数的除数,一下就变成了一位数,孩子也就会做了。


我记得我家娃上小学的时候,海淀特别流行一种游戏,叫“算24点。”


就是一幅牌去掉大小王,孩子们翻出4张牌,用牌面点数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出24来。


这个游戏有好多诀窍,最常用的有两个:


比如把四则运算,变成3×8=244×6=24 12×2=24


那么孩子只需要去凑3846122就可以了。


孩子拿到牌,就可以先去观察有没有这些数,然后把剩下的数凑成对应数就可以了。


再比如利用24-02424×1=24去凑……


把数学计算,变成玩卡牌,孩子的能力也提升了,把问题由难变易的思路也掌握了。


— END —


更多1-6年级上册学习资料▼

统编小学语文学习
每天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成绩!欢迎小学家长老师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