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基因组学到政策行动:抗生素耐药基因扩散的多层次治理

文摘   2025-01-12 08:08   江苏  

🌟 引言: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挑战

抗生素耐药性(AMR)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全球每年因耐药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万。医院和废水处理厂(WWTPs)因其接收和处理大量医疗及生活废水,被认为是**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扩散的关键节点。

一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深入分析了医院废水和WWTP对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机会性病原体传播的影响。这项为期一年的研究为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与控制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核心研究发现

1. 医院废水中的ARGs负担显著高于WWTPs

  • 医院废水中ARGs的种类和丰度是WWTP废水的2至3倍。
  • 医院废水中特别丰富的耐药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相关基因。

2. WWTP对ARGs的去除效率有限

  • 废水处理后,ARGs的多样性和丰度有所减少,但仍无法实现完全去除
  • WWTP中某些ARGs(如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的丰度甚至在处理后增加,这可能与微生物生存条件相关。

3. 病原体的共同宿主揭示耐药性扩散机制

  • 网络分析表明,**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Pseudomonas(假单胞菌)**等机会性病原体是主要的ARGs携带者,且能够在废水处理中存活。
  • 在WWTP中,微生物群落通过基因水平转移(HGT)进一步扩散耐药性。

4. 抗生素耐药性随季节波动

  • 数据显示,ARGs的丰度和种类在一年中存在显著的月度和季节性变化,特别是在高降雨期,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可能大幅增加环境中ARGs的负担。

🔬 研究方法与技术亮点

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研究范围
    :对英国北威尔士地区3家大型医院及其相关WWTP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高频率监测。共收集1687份废水样本,涵盖医院废水、WWTP进水和出水。
  • 检测技术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样本进行DNA测序,结合网络分析识别ARGs与细菌宿主的关联。

2. 数据分析

  • ARG丰度与多样性分析
    :基于测序数据计算相对丰度(RPKM)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
  • 网络分析
    :揭示耐药基因与其潜在宿主细菌之间的协同模式。
  • 环境因子关联
    :评估废水的pH值、电导率、氨氮、磷酸盐等理化参数对ARGs丰度的影响。

🌍 研究意义与应用

1. 医院与WWTP的协同作用

  • 医院废水是抗生素耐药基因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下游WWTP的处理效果和环境释放。研究建议在医院废水进入公共排污系统之前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耐药基因负担。

2. WWTP的治理改进

  • 现有WWTP工艺无法完全去除ARGs。研究建议引入四级处理技术(如冷等离子体和Fenton氧化)以显著减少ARGs的排放。

3. 早期预警与监测系统

  • 宏基因组学监测
    可提供ARGs扩散的全景视图,是制定公共健康政策的重要工具。
  • 废水流行病学
    结合ARGs监测可作为AMR扩散的早期预警系统,帮助快速识别环境中的耐药性热点区域。

🔮 未来展望与建议

1. 强化医院废水管理

  • 建议推广医院废水的原位处理技术(如表面等离子体处理),以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链条。

2. 推动废水监测国际化

  • 建立全球范围的废水耐药基因监测网络,推动抗生素耐药性一体化监测(One Health)。

3. 优化WWTP设计

  • 针对不同ARGs的特性优化WWTP工艺,并探索微塑料和污泥对ARGs扩散的潜在影响。

4.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 随着极端降雨事件的增加,合流制污水溢流(CSOs)可能进一步加剧ARGs的环境扩散。建议实施雨污分流和滞洪设施,减少未经处理废水的直接排放。

📌 结论:协同治理,控制耐药性扩散

这项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揭示了医院和WWTP在抗生素耐药基因扩散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废水处理厂和医院废水都是ARGs和病原体的重要储存库,但现有处理技术仍存在显著不足。通过加强源头控制、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和引入全球化的监测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性挑战。

🌱 抗生素耐药性关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与社会福祉,让我们从污水治理开始,推动一场跨学科的合作行动!


环境人 藻菌微生物生信iMcro
水华、藻菌微生物ARGs;立足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面向瞄准世界学科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际中来、实践中去;自主研发体系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获得较好社会影响并受到领域内众多学者持续关注和广泛好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治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