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桩盆景要有景深。近景枝叶清楚,远景枝叶模糊。形似不离神似,神似更重形似,神形兼备。形载神,神寓形。
二、树桩形式要变化发展。创作无定型。造型无格式限制。天工人能成,人工天不如人工胜天工。造型要动手动脑,动脑重于动手。造型得型,塑成佳境。
三、树有石则有骨气,有水则有灵气。树与石结合好,与水结合妙。树水以石过渡。
四、以石作技,以水作艺。石伴树灵,树伴石活。石与树配尤有骨气。
五、配石摆件,增强景深和比例。摆件有时空出比例。树为山之依,石不可无苔。养苔之道在于润。
六、树因石苍,石因树雄。树不在大,有石有水则灵。石小韵味深,树老诗意浓。树景地景要配合。
七、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丈树尺山,寸房分人,小中见大方为大。一峰则太华千寻,一树则原野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