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 大运河畔 低碳小镇

文摘   2024-11-14 16:09   天津  

原标题:大运河畔,低碳小镇——专访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

      中国报道讯(刘文报道) 2024年11月,中国报道网双碳中国主编刘文,就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双碳发展的情况,以及拟建设低碳展示中心,对大孟庄镇党委书记刘绍贵、大孟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成建,做了专题采访。

      中国报道网:镇长请您介绍介绍大孟庄镇的基本情况?

      王成建:大孟庄镇隶属于天津市武清区,位于武清区中北部,京津公路纵贯南北,廊良公路横贯东西,距高速路口1.5公里。自然资源以土地、水资源为主,水系主要包括北运河、龙凤河,北运河自大道张庄村入境,境内河道长14.6公里,龙凤河自三间房村入境,境内河道长11公里。大孟庄镇以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为特色农业。

      中国报道网:大孟庄镇如何落实和部署“双碳”目标的工作?

      王成建:大孟庄镇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大孟庄镇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着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提升农林业减碳固碳效能、打造低碳生活方式、规划绿色房屋建筑等等落实双碳目标工作。

      一、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实施农田建设、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提升耕地资源利用率、农田建设水平和耕地质量,统筹林地开发管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林下经济。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大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持续提高绿色建造水平,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加快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共建共享,推广碳普惠应用场景,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感。持续优化空间规划布局、深入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营造全面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减少单位食堂、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

      三、加快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引进和培育养老、育小等生活性、研学性服务业,深入挖掘“共享文旅体系”项目潜力,加快“中医药文化村”、“行走大运河”等项目落地,打造系列文旅精品线路,培育有“乡土味”的“网红打卡地”和文旅新场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

      中国报道网:大孟庄在双碳项目上,如何抓战略,抓落实?

      王成建:近年来,大孟庄镇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作为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理念,把发展壮大绿色低碳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精心谋划、系统部署,培育激活绿色生产、文旅融合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一、筑牢党建引领思想根基。

      大孟庄镇坚持党建引领“一把手”责任制,激励党员干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组织召开“大运河畔低碳小镇”建设动员部署会,将绿色低碳相关理论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促进工作能力大提升;将生态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纳入日常例会讨论内容,常态化关注生态问题;将人居环境整治、污水管网改造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推动各方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实现全镇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二、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大孟庄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战略。 

      1、是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进行河道、林地巡查,加强值班值守,各村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日常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成立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专门队伍,认真落实河道巡查,严守生态底线。

      2、是通过举办行走大运河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干群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是做好废弃物处理,镇域内建有1座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工业企业、周边小区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水,现处理规模为每天320吨;镇域内建有1座垃圾发电厂,收集周边镇街生活垃圾,现日处理生活垃圾960吨,日发电量39.8万度。

      三、探索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道路。

      大孟庄镇立足自身优势,强化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以杨店村、后幼庄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加强生态、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将农文旅深度融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1、强化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宜居杨店项目建设,强化中医药园、养老社区、林下经济适配发展,聚势转型,带动镇域生产、生活、生态根本转变。加速后幼庄村共享文旅体系建设,引入漫森活农庄项目,规划打造亲子采摘乐园、研学基地,加速农家乐、露营、采摘等绿色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促进村民增收。

      2、坚持系统推进。立足“大运河畔,低碳小镇”思路定位,串联16个村及沿线14个特色产业,打造集农耕文化、林下经济、健康养生、休闲采摘、非遗传承于一体的生态走廊,形成一条产业特色显著、文化内涵深厚、生态环境优美、休闲方式多样的精品旅游路线。

      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全力打造新华电力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将光伏发电与农用沟渠综合利用相结合,变闲置资源为经济资源。项目预计总投资9亿元,计划装机容量200兆瓦,年产值1.8亿元,年税收2900万元。(截至目前,21个村已完成“四议两公开”,正在办理产权流转手续及升压站转让手续,力争实现当年批,当年进、当年并。)

      2、积极引入协鑫集团新能源材料装配中心项目,业务涵盖大尺寸光伏组件装配销售、新型“颗粒硅”销售等。项目预计投资1.3亿元,年产值2亿元,税收1200万元(目前,土地证已办理)。

      3、积极筹备低碳展示中心项目,对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以“低碳、低能耗、舒适”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绿色低碳技术、智能采光调光控制技术、可控通风设计、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等实现绿色低碳建筑设计要求,打造数字化的绿色低碳展示窗口。(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投标,预计11月进场施工,2025年春节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

      中国报道网:书记请您介绍一下在大孟庄镇建设低碳展示中心,是什么样的考量?

      刘绍贵:1、倡导低碳生活与环保理念,通过展示环保、低碳的产品、技术和生活方式,向群众传达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示范环保技术与应用,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高效利用、碳排放减少技术等前沿环保技术的运用,展示各种环保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示范。

      3、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展示和宣传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激励辖区企业加快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与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使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5、树立绿色低碳形象与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外界对大运河畔低碳小镇的了解,有助于绿色低碳企业在我镇投资投产。建设低碳展示中心的意义在于倡导低碳生活与环保理念、示范环保技术与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承担科普与教育功能以及树立绿色低碳形象等。

      中国报道网:低碳展示中心怎么定位?

      刘绍贵:以展示低碳小镇建设成果为核心,以推广低碳理念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低碳展示中心能够集成当前优势双碳技术以及产品,围绕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两大方向,对现有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以求达到展示中心整体运营、使用过程中的低碳要求。同时,在屋内进行有效的设计装修,对区域内绿色故事、绿色项目、绿色业态进行宣传。

      中国报道网:大孟庄镇未来在双碳方面的目标,对未来的期望?

      刘绍贵:近期,我们将立足武清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项目,以建设宜居杨店“低碳小镇”为主线,实现大运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提升农林业减碳固碳效能,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增强存量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建造水平,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远期,我们将推动我镇乡村生产方式低碳化、乡村生活方式低碳化、乡村社会发展低碳化,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同频共振。


内容来源:中国报道网

审核:刘春莉

编发:汤亚慧


武清大孟庄
介绍大孟庄镇的发展讯息,包括重要活动、村街动态、各项政策以及与孟庄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