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高山下的花环》一经问世,感动了一代中国人,顿时掀起了一股军旅小说的热潮。
该小说开创了用悲剧的形式反应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先河,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仿佛这个人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你还记得他们吗?善良勤劳、英勇献身的梁三喜;“牢骚大王”靳开来;“雷神爷”雷军长;英勇机智、胸怀大志的“小北京”等人物,让大家印象深刻,也替这些人物的遭遇而痛心。
1982年第6期的《十月》首发连载后,该小说便一路高歌,大奖斩获无数,屡屡创造奇迹,打破自己的出版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每天80万册的印刷速度把印刷厂都能干“冒烟”、还曾创下过单行本180万册的印刷量。
1984年,该小说改编成电影上映,一时间万人空巷,火爆异常。
按理说,作者李存葆当时可是“众星捧月”的存在,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骂”他、投诉他,甚至一个车间的工人都当着他的面“威胁”他呢?
一、结局能不能对角色好一点?
1982年,《高山下的花环》小说问世,销售量是节节高升再高升,它的作者李存葆也因此声名鹊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小说塑造了雷军长、赵蒙生、梁三喜等立体的深入人心的角色,泪水打湿了衣襟,几乎没有人读完小说后不为他们的故事所打动。
那时候还是纸媒的天下,各大杂志争相连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全中国的读者恨不得人手几份报纸杂志,可是供不应求,即使多次加印也满足不了读者们人手一份的愿望。
1983年,该小说开始出单行本,到了年底,据统计该小说的总发行量,冲破了千万大关。
当时的“万元户”就已经是十里八村羡慕的对象了,何况是“千万”,想都不敢想。
李存葆当时在文学上的地位是一座相当高的大山,他比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火得早,莫言是4年后创作出了《红高粱》,贾平凹是5年后创作出了《浮躁》。
李存葆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屋子都堆不下了,大部分都是夸他的,但也有“骂”他的,这个“骂”不光在信上,现实中的工人们当着他的面也“骂”过。
原因就是大家伙儿对电影中的一个角色——靳开来结局的“不满”。
大家认为靳开来的结局实在是太“冤”了。
在电影中,靳开来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从排长到副连长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的。靳开来在平时是一个爱说怪话的“不服管”的人,虽然他是个“牢骚大王”,但他一上了战场永远都是冲到最前面的那个,激起了战士们的斗志。
然而,靳开来的结局却是让大家没想到,也是最痛心的。
这样一个人并不是牺牲在了战场上,而是砍甘蔗的时候误踩地雷而死,而且后来发军功章的时候竟没有靳开来的份。
不让英雄有“好下场”,这可捅了读者窝了,读者们纷纷质问李存葆,并让李存葆重新写靳开来的结局。
二、工人“威胁”作者
1983年,李存葆接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电话,原来是印刷厂那边紧急火燎地请他赶紧来一趟,排版车间那边都“停工”了。
李存葆很快赶到了排版车间,刚到就被围个水泄不通,女工们哭着质问李存葆:“为什么要给靳开来这么个结局?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李存葆一听原来是这个事儿,顿时哭笑不得,他给工人们解释,靳开来只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是故事需要才这么写的。
但是,无论怎么解释,工人们就是听不进去,不接受,堵着李存葆不让他走,最后还是厂领导出面,工人们才“放”了李存葆。
三、角色源于现实
结局是不可能改的了,毕竟书都出版了。
李存葆为了写这部小说也是拼了,他亲自去了前线,与战士们共同进退,前前后后为了采集素材,李存葆花了七个月的时间。
对越自卫反击战刚爆发,李存葆就去了云南,在战场,他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残忍,还收集了很多让他无比感动的故事。
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细节、故事等有虚构也有真实,其中善良勤劳、英勇献身的连长“梁三喜”牺牲后留下的账单就是李存葆遇到一个真实事件而产生的灵感。
一位指导员牺牲后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中不光写了对妻女的关心,还一笔一笔详详细细地写了他还欠着谁的钱没还,他千叮咛万嘱咐妻子,抚恤金下来后一定要把欠的钱还清,要是抚恤金不够,就把猪卖了,他虽然死了,但欠的钱不能死。
小说中的钢铁硬汉“雷军长”也是李存葆在战场中遇到的一个人而产生的灵感。
这个人便是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
张志信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一直身在前线浴血奋战,以至于张志信三十多才有个儿子。
对于这个宝贝疙瘩,张志信虽然是非常疼爱的,却并没有娇惯,而是把儿子送到了前线。
张志信告诉儿子张力,在外面不要说自己是他爹,在军队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
张力也不想靠着父亲在军队里生活,所以谁都不知道他有一个“当官”的爹。
张志信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儿子,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于是,就当张志信全身心地在前线指挥战斗之时,他得到的却是儿子张力牺牲的消息。
张力在临死之际,告诉了战友自己的父亲是张志信,他托战友给自己的父亲带句话:“儿子没有给他丢脸”。
张志信得知张力牺牲后,良久良久,才说出了一句话:“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真实”。
李存葆冒着相当大的危险赶赴前线,跟战士们同吃同喝了七个月,是他把这部小说“写活”了的关键。
而当初拍这部电影的导演谢晋,也是下了“血本”的,谢晋玩儿命地把这部小说的灵魂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让一代人潸然泪下后深深地记住了这部电影、这本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小琰慢慢游的作品,请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