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一则交警执法的视频爆火,
全网收获超百万点赞,好评无数。
为什么平平常常的工作视频,
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视频中,
交警周任杰拦下
一名骑三轮车未戴头盔的中年男子,
开启了一段温声细语的执法。
“小儿麻痹症后腿脚不好”“平时有什么收入呢”“靠政府低保补贴”……不谈罚款,没有批评,交谈之中,周任杰得知中年男子因残疾生活困难,耐心教育之后,为其送上一顶安全头盔,还鼓励他“生活向前看”。这段温情的执法日常,让无数网友感慨泪目,纷纷留言,其中有一条高赞评论是这样说的:“没查驾驶证,没查行驶证,唯一查了他的生活。”
周任杰是抚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的一名交警。其实这条爆火的视频不是个例。从去年3月起,周任杰和同事马中骏、冯莉燕就开始把他们的工作日常发到网上,到现在他们摄制的短视频已更新78条,总播放量约4亿次,其中多个劝导、纠违视频播放量超千万次。
在评论区里,网友都赞他是“人民的好警察”。
“本来是试试看,没想到竟成了小‘网红’。”这是在他们拍摄之初没有想到的,拍摄的设备是冯莉燕的手机,拍摄的内容就是日常的巡逻执勤。
周任杰的“网红”之路,从他们的执法日常中可以一窥究竟。
给乘坐电动车没戴头盔的小孩送头盔时,他会好言相“哄”:“你答应警察叔叔,每次坐电动车,我们都要把头盔戴起来,好不好?”
面对运载超长钢筋的师傅,他会聊一聊风险成本,“这么远的路程赚几十块钱,如果发生什么危险,你要花的成本、代价是不是更大?”
面对跑长途的外地司机,他在指出其交通违规之余会关心他们的伙食:“吃得这么简单,营养怎么跟得上?”
…………
话语间,有善意的提醒,更有对生活不易的体恤。所以,面对周任杰的温情执法,超载运粮的老农会主动卸下超载的谷袋,占道经营的商贩会配合移走占道的摊位,外地司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我觉得大家喜欢看这些视频,是因为大家对这种柔性执法很欢迎。”周任杰说,很多时候,他只是想以一名交通事故“见证者”的身份,向群众指明看不见的危害,排除安全隐患。
周任杰2016年10月参加工作,在事故处理岗待过三年多,经手处理的交通事故1000多起,见过很多生离死别。有时候早上人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下午家属接到电话就天人永隔了。
工作不久的一次经历,让他记忆深刻。
2017年初,周任杰在凌晨接到出警电话,事故发生在市城区伍塘路和迎宾大道交叉口附近,两辆货车追尾。他赶到时,消防人员和医生还没到,一辆事故车辆的驾驶室传来了司机断断续续的呼声:“我不行了……”当时车门卡死,司机胸腔被方向盘挤压,脸色乌黑,面临着窒息而亡的危险。周任杰见状,一直扒着车窗跟他聊天,聊他的父母长辈,聊他的老婆孩子,“我怕他睡过去,人就没了。”
医生和消防人员赶到后,将司机营救出来并送医院。医生说幸亏周任杰一直陪着他说话,这个司机才能活下来。紧张过后,周任杰才发觉遍身寒意,衣服已被冷汗浸透。这次事件让周任杰感觉到车祸的可怕,也感受到了话语的力量。
“有时候讲道理,得动情。我们开展安全劝导的初心是好的,但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有时候作出的选择真的是无奈之举,面对这些,‘说教’就不如‘做’了。”周任杰说,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执法,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不能一罚了之。
有一次,在抚州火车站附近,周任杰三人碰到一位大爷用三轮车运载竹子,竹子有几米长,头部尖尖的,在市城区行走很不安全。大爷说自己是个手艺人,运竹子是自用的,如果把竹子锯短了就没用了。那怎么办呢?如果转运,老人家不划算,也不现实。于是他们开着车在后面护送,将这一车长竹子从城南护送到城北。
还有一次,他们在执法过程中遇见两位老人,大爷在前面开车,大妈在后面坐着,双手紧紧拽着装满蔬菜的大板车,就这样,大爷带着大妈,三轮车带着大板车行驶在进城卖菜的路上。周任杰和他们唠了很久,在“唠嗑”的过程中,该警示也警示了,该教育也教育了,老人非但没有不开心,还反复感谢交警们的关心。当周任杰送他们头盔时,大爷说:“你送给我们头盔,就是送给我们平安。”
“很多老人家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也没人跟他们讲,所以我们在柔性执法过程中会遵循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原则。”日常巡逻中,周任杰和同事会在车上备上头盔,他说,相比于简单开张罚单,有时送个头盔的教育效果更好,让人们觉得罚款不是目的,安全才是初衷。
当问到为什么这么年轻却有很强共情力时,周任杰说,高中毕业后,他曾经被父母“塞”去亲戚的工地待过一个月,“我的那些工友很淳朴,大家想的都是多赚点钱、多存点钱,然后寄回家。”
执法结束,很多时候周任杰都会向对方敬礼,说上一句“一路平安”。
“都是普通老百姓,我们都希望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周任杰说。
执法,要有“烟火味”
冬日里,一则交警执法的视频火了起来,收获百万点赞。视频中,抚州交警周任杰和一名中年残疾男子一问一答,一个温声笑语,一个坚韧乐观,这是一场执法,也是一场普通人与普通人的共情。这段视频打动了无数网友。网友说:“没查驾驶证,没查行驶证,唯一查了他的生活。”
社交媒体时代,百万点赞背后蕴含的共情力量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现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内容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拨动了人们心上那根柔软的弦,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社会治理的宏大画卷中,执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笔触。周警官的柔性执法,在懂法、通情的基础上,去除冰冷与生硬,带来了浓浓的“烟火味”,他让执法更有温度,也更有力量。
柔性执法的“烟火味”,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每一名被执法对象都是有血有肉、有着复杂生活背景的个体。大千世界,我们都是“不普通”的普通人,可能因为疏忽、生计压力或者缺乏足够的知识而触犯相关规定。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摆摊经营为例,有时候占道经营引车卖浆的背后,是一家老小的生计,很多问题没有办法一罚了之。柔性执法不是简单地驱赶或者处罚,而是理解他们的困境,给予合理的引导和改正的机会。这种以人为本的执法方式,就像邻里间的善意提醒,充满温情,也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度。
柔性执法的“烟火味”,离不开善意的沟通。执法是人与人的互动,而非冰冷的“人机互动”。与命令式、高高在上的执法话语不同,周警官的柔性执法里,有善意的提醒,更有对生活不易的体恤,少了生硬宣读,避开矛盾交锋,统一“安全”立场,绕过“话赶话”的“即兴”冲突,多了有人情味的“闲话家常”。当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隔阂被打破,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被构建。所以,他的执法才更有效果,我们才能看到最后被执法对象往往诚恳地向他道谢。为什么?因为在温言细语中,他们能够感受到执法也是关怀。
柔性执法,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让社会治理与百姓的生活需求紧密相连。一些有“烟火味”的共情,一个充满“烟火味”的执法环境,能够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当执法不再是冷冰冰的权力行使,而是充满关怀与理解的互动时,人民群众对执法部门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这种积极的态度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执法的效率,更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然,柔性执法并不意味着对违规行为的纵容,法律的尊严不可侵犯,“烟火味”的柔性执法是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寻求一种更加智慧、更加人性化的执法路径。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基础上,让执法更有温度,这才是柔性执法的真谛。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