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丨“四季中国”之铜陵白姜

政务   2024-12-24 17:58   安徽  

2023年11月,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姜阁储种、炉火催芽、搭棚遮阴、手工去皮、阳光晒制……铜陵白姜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种植到加工有29道工序。现在,这一古老的非遗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新华社“四季中国”栏目刊出四组稿件,分别从“新农人”、风味人间、丰收图景、非遗技艺等四个方面,展现铜陵白姜文化的千年不辍。



春江水暖:

青春力量让千年白姜焕发新生机


春风轻拂 风铃悦耳

游客在繁茂的杏树下

荡秋千 赏杜鹃 品白姜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大院村山礼乡村会客厅一景。


这样的场景

来自“离城市最近的远方”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

山礼乡村会客厅

这是4月5日拍摄的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无人机照片)。


这是4月20日在大院村山礼乡村会客厅拍摄的一对新人。


2018年,“90后”胡婷婷放弃收入稳定的设计师工作,返乡创业,注册了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铜陵白姜为主要产品,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2022年底,胡婷婷和爱人程陵将村里的老宅打造成山礼乡村会客厅,吸引更多人走进大院村,体验铜陵白姜及其农耕文化。

(接上文👆往下翻阅👇)

这是4月4日拍摄的大院村山礼乡村会客厅一景。


铜陵白姜素有“中华白姜”的美誉,兼具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点。

这是胡婷婷准备种植的铜陵白姜(4月4日摄)。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铜陵白姜。


铜陵白姜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种植、芭茅搭棚遮阴等技艺一直传承至今。2023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姜阁↓

3月29日,村民从“姜阁”中取出姜种。姜种在土墙瓦顶的“姜阁”里,按照古老的技艺,经过漫长冬季的熏烤,姜芽萌发,等待春天的播种。


4月4日,胡婷婷(左一)和爷爷胡龙开(左二)在准备即将种植的姜种。


4月4日,胡婷婷和爷爷胡龙开在准备即将种植的姜种。



大院村是铜陵白姜核心产区

胡婷婷是家族中的第四代种姜人

4月4日,胡婷婷在种植铜陵白姜。


这是胡婷婷种植的铜陵白姜(4月4日摄)。


4月4日,胡婷婷在种姜结束后走在田埂上。


“铜陵白姜是自然山水的馈赠,也是我创业的缘起,会客厅因此取名为‘山礼’。”胡婷婷说,以往姜农销售白姜的方式非常传统,无法提升白姜的附加值,更无法让消费者感知白姜的文化底蕴。

3月29日,胡婷婷与正在种植铜陵白姜的村民江桂芳交流。


3月29日,村民江桂芳在种植铜陵白姜。


4月20日,村民江桂芳在给种下的铜陵白姜搭建姜棚。


4月4日,村民在种植铜陵白姜。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生长中的铜陵白姜。



作为铜陵白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胡婷婷定期在公众号和短视频账号上展示白姜种植和古法制姜技艺,设计更有时代气息的白姜产品,将老一辈的“土疙瘩”变成好吃又好看的伴手礼,为铜陵白姜注入新活力。

4月4日,胡婷婷拍摄村民准备姜种的场景。


3月29日,胡婷婷在记录村民江桂芳种植铜陵白姜的场景。


3月29日,胡婷婷在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参加“下姜阁”传统文化活动。


4月7日,胡婷婷(右二)和爱人程陵(右一)在讨论铜陵白姜的产品设计问题。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一款铜陵白姜香水产品。


越来越多的人寻“山礼”而来,这给了胡婷婷前行的动力。未来,胡婷婷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种姜、制姜技艺,用文化创意赋能铜陵白姜,带动家乡白姜产业。

这是4月20日在大院村山礼乡村会客厅拍摄的一对新人。


4月4日,胡婷婷在整理山礼乡村会客厅的餐厅桌面。


4月4日,胡婷婷从大院村的家中走出。


胡婷婷坚信

“姜”来会更好!

这是4月20日拍摄的铜陵白姜产品




夏日悠长:

一口铜陵白姜让你念念不忘




夏日炎炎,走进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白姜主产区,一片片白姜田上搭起了姜棚,棚顶枯黄的芭茅草和黑色的遮阳网为白姜苗遮挡着烈日的灼烤。在这里,白姜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种植、芭茅搭棚遮阴等技艺传承至今。


这是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拍摄的朱晴雨家周边环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龙山村,朱晴雨在采用芭茅搭棚遮阴传统方法的白姜田里劳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接上文👆往下翻阅👇)

早上七点,家住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的15岁女孩朱晴雨出现在自家的白姜田里。“随着姜苗逐渐长大,它们越来越需要阳光,我们就把遮阳网一层层撤掉。”说起白姜的种植要点,朱晴雨如数家珍。她的爷爷朱树清正在田里给姜苗培土,朱晴雨在一旁观察姜苗的叶片状态,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上几笔。笔记本里记录了白姜种植的各种知识,除了图片和文字摘录,也有不少她的想法心得。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左)在自家白姜田里观察姜苗。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观察姜苗。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观察记录姜苗状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展示记录着铜陵白姜相关知识的笔记本。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朱晴雨六七岁时就跟着妈妈许红丽在姜田里拔杂草。看着杂草逐渐填满篮子,年幼的她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她喜欢待在姜田里,看看叶片的样子,瞧瞧上面的虫眼,然后把自己的观察写在周记里。“我和姜苗就像朋友一样,互相陪伴着长大。”朱晴雨说。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拔杂草。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家门口欣赏爸爸种的花。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朱晴雨家的白姜田一景。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从白姜的种植、收获,到腌制、包装,朱晴雨全程参与。力气小的她还不能轻松挥动锄头,就多干一些除草、刮姜、搅拌糖醋、叠包装盒等较为轻松的劳动,帮家人减轻负担。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右)在自家白姜田里向爷爷学习培土技巧。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右)在自家白姜田里给姜苗培土。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给姜苗培土。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朱晴雨(右)在铜陵阿朵白姜发展有限公司灌装间了解白姜灌装流程。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朱晴雨在铜陵阿朵白姜发展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白姜产品。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种植白姜是朱晴雨家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有些年份收成不好,她心里也和家人一起着急,于是开始了解相关知识,希望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家人。到了初二,朱晴雨加入学校的气象兴趣小组,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探索“回南天”现象对于白姜出芽的影响。她的学习热情高涨,不仅在田间地头测量温度湿度,还经常去市里和学校的气象站收集数据。


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白姜田里观察姜苗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朱晴雨(右)向妈妈请教芭茅草的特点。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家中阅读白姜相关书籍。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朱晴雨发现在“回南天”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时,将姜种下田有助于提高姜种出芽率。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发现,她和父母商量,用家中的一块姜田“做实验”。结果让她和家人欣喜:亩均姜种出芽率提升了10%。朱晴雨通过手抄报等形式向大家讲解种姜提产技术,还多次在镇上和村里的农技培训会上普及白姜科学化种植。

这是7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拍摄的朱晴雨家周边环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白姜田里展示自己制作的铜陵白姜主题手抄报。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左)在家中院子里和朋友姚贵娟品尝自家腌制的白姜。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如今,朱晴雨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重点中学铜陵一中。尽管对于未来的目标还不明确,她心里仍然牵挂着白姜:“我在田垄上的时候总是感觉很放松,也许等我长大了,也会回到田里,和爷爷奶奶一样把白姜守护好。”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朱晴雨(右)和妈妈在池塘边休闲。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朱晴雨在自家池塘边玩耍。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秋迎丰收:

古老非遗创造产业新景





秋天是铜陵白姜收获上市的季节。在安徽省铜陵市,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特有的白姜。在这片位于长江之畔的土地上,白姜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种植、芭茅搭棚遮阴等技艺传承至今。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村民在处理自家采收的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走进铜陵市大通镇、天门镇等地姜田

浓郁的姜香扑面而来

是8月20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的姜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准备进入姜田采收铜陵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接上文👆往下翻阅👇)

怀着丰收的喜悦

姜农忙着拔姜、刮姜、晒姜、腌制生姜

8月2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村民朱树清展示采收的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新华村,村民朱树清的院子里晾晒着铜陵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村民在处理自家采收的铜陵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村民在处理自家采收的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双龙洞,村民在刮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白姜加工企业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新农人利用直播平台

展示白姜制作工艺、销售白姜产品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准备晾晒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准备晾晒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准备晾晒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晾晒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晾晒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晾晒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晾晒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4日晚,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加工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4日晚,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门前,工作人员在加工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19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一家铜陵白姜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将铜陵白姜装罐。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6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在收购白姜。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9月6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右)在收购白姜。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9月1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山礼白姜工坊,新农人胡婷婷(中)和丈夫程陵(右)在包装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6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一家电商企业,工作人员在线上推介销售铜陵白姜。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铜陵白姜核心产区从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等方面,持续推动白姜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铜陵白姜种植面积约6800亩,初步形成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到白姜生态旅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冬日生机:

守候姜种 孕育希望



冬季早晨,空气清冷,尚未隐去的月亮悬于天际,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中,暖意融融。盛义武蹲坐在姜阁入口处,时刻留意着火候。柴草在火堆里雀跃,不时发出噼啪声。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查看姜阁内部的情况。


11月24日清晨,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的父亲盛昌春在姜阁下方帮忙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接上文👆往下翻阅👇)

盛义武是当地有名的“姜把式”,他所进行的是铜陵白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烧姜阁”。烧起姜阁就意味着盛义武5个月不能出远门,他要日夜守护姜阁和存放其中的姜种,每天早晚各烧一次火,关注温度变化,掌握火候,次年清明时节再将发芽的姜种“请”出姜阁,等待播种。对于姜农来说,姜种关乎来年的生计,对于“姜把式”而言,守护姜种是沉甸甸的责任。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准备对姜阁进行巡看。


11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准备使用芭茅草生火,为存放在姜阁里的姜种增温保暖。


11月1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整理挂在姜阁外墙上的温湿度计。


姜阁是一座土墙瓦顶的建筑,高约六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作为储姜室,用于放置需要越冬的姜种;下层是烧火室,有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和生火。姜阁墙壁内外均敷泥封实,留有通风口,内部由耐热木材打造,呈“回”字形布局,能够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间。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阁外景(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金华村的一座古姜阁(画面中部)。



每年立冬前后,村民们会把选好的姜种送到姜阁,用荷叶和茅草分隔,分层摆放其中,之后由“姜把式”在姜阁下方生火保持适宜温度。“姜种怕冷又怕湿,需要烧火去除水分,让它保暖越冬,开春后再进行催芽。”盛义武说。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准备把姜种放入姜阁中(无人机照片)。


11月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双龙村,姜农准备把姜种放入姜阁中。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把姜种放置在姜阁中。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座姜阁里,村民用荷叶分隔放置其中的姜种。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把姜种放入姜阁后准备离开。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把式”佘检保告诉记者,姜阁保种催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发汗期”,持续约40天,主要烧芭茅草,从而减少姜种水分,防止生姜腐烂;第二阶段是保温期,期间烧硬质柴温暖姜阁,保证姜种不受冻;第三阶段是催芽期,从次年3月中旬开始,根据天气变化控制火势大小,直至萌发玉米粒大小的姜芽

12月18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在查看记账本,上面记录着各家各户在姜阁里存放姜种的情况。


12月1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在查看姜阁的内部情况。


12月14日清晨,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准备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姜农凭借经验和智慧,逐渐摸索出了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阴等白姜种植技艺。2023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铜陵市共有姜阁95座,贮存姜种约800吨。一代代姜农接续传承,让姜阁保种催芽技艺得以延续,一间间姜阁孕育生机,托起丰收的希望。


这是11月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阁外景(无人机照片,画面下方为姜阁)




来源:综合新华社(安徽分社张端、周牧、傅天等)


编辑:刘芹  审稿:詹俊  终审:季学明





精 彩 推 荐 





杨宏星走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机关

孔涛公开接待来访群众

明确了!惠及铜陵全体在职教师
点个在看 再走吧

铜陵发布
铜陵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展政民互动的渠道,努力将更好更多的政务信息送到公众手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