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姜阁储种、炉火催芽、搭棚遮阴、手工去皮、阳光晒制……铜陵白姜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种植到加工有29道工序。现在,这一古老的非遗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新华社“四季中国”栏目刊出四组稿件,分别从“新农人”、风味人间、丰收图景、非遗技艺等四个方面,展现铜陵白姜文化的千年不辍。
春江水暖:
青春力量让千年白姜焕发新生机
春风轻拂 风铃悦耳
游客在繁茂的杏树下
荡秋千 赏杜鹃 品白姜
这样的场景
来自“离城市最近的远方”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
山礼乡村会客厅
这是4月5日拍摄的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无人机照片)。
2018年,“90后”胡婷婷放弃收入稳定的设计师工作,返乡创业,注册了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铜陵白姜为主要产品,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2022年底,胡婷婷和爱人程陵将村里的老宅打造成山礼乡村会客厅,吸引更多人走进大院村,体验铜陵白姜及其农耕文化。
(接上文👆往下翻阅👇)
夏日悠长:
一口铜陵白姜让你念念不忘
7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龙山村,朱晴雨在采用芭茅搭棚遮阴传统方法的白姜田里劳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秋迎丰收:
古老非遗创造产业新景
秋天是铜陵白姜收获上市的季节。在安徽省铜陵市,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特有的白姜。在这片位于长江之畔的土地上,白姜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种植、芭茅搭棚遮阴等技艺传承至今。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村民在处理自家采收的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走进铜陵市大通镇、天门镇等地姜田
浓郁的姜香扑面而来
9月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准备进入姜田采收铜陵白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3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处姜田,村民在采收铜陵白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接上文👆往下翻阅👇)
冬日生机:
守候姜种 孕育希望
冬季早晨,空气清冷,尚未隐去的月亮悬于天际,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中,暖意融融。盛义武蹲坐在姜阁入口处,时刻留意着火候。柴草在火堆里雀跃,不时发出噼啪声。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的父亲盛昌春在姜阁下方帮忙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接上文👆往下翻阅👇)
来源:综合新华社(安徽分社张端、周牧、傅天等)
编辑:刘芹 审稿:詹俊 终审:季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