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利好消息不断,多家产业链企业相继披露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例如,广汽集团于11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流程制造工艺,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此外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宁德时代在今年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
欣旺达、长安汽车、南都电源等多家公司纷纷披露最新进展。
从近期各家公司公布的研发成果和量产时间表来看,固态电池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新能源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凭借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点。
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随着全球各厂商量产竞速,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前达到GWh级量产。
量产初期(2027-2028年)预计成本较高,电芯价格将落在1-3元RMB/Wh,EV市场应用规模≤1GWh。
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形成一定规模时,预计电芯价格将降至1元RMB/Wh左右。
到2035年经过市场大规模的快速推广后,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全固态电芯价格有望降至0.6-0.7元RMB/Wh。
固态电池核心逻辑
技术是推动力,但应用可能是炒作的导火索。
技术路线大方向上,整个行业基本是有大致的框架,侧重看的是性能和价格两大块的突破。
应用方向可能更容易引发板块的阶段性波段炒作。
市场炒作偏热的几个方向,基本上都离不开固态电池,比如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这几大方向都容易受市场消息发酵而炒作,其产业链的扩散也可能会涉及到固态电池。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逻辑值得思考。
机构重仓新能源方向靠什么来带动板块走强,让之前的套牢盘进行解套,目前新能源面临国内产量过剩,海外老美偏好传统能源的压力,而固态电池可能会是一个突破点。
固态电池产业链
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提供通道,用于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与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强烈,导致离子迁移所需的能量壁垒显著增加,高达液态电解质的十倍之多,进而影响离子电导率的表现。
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导率、宽泛的电化学窗口、出色的锂离子传输效率等特性,满足固态电池对于高性能的严苛要求。
电解质为固态电池关键创新点,三大技术路线各有优劣:
硫化物离子电导率最高,远期发展潜力大,但稳定性差、成本高昂。
氧化物电导率适中而稳定性好,研发验证进展较快。
聚合物电导率受限,但应用难度小成半固态方案短期之选。
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有望打开高镍三元、硅基负极的应用空间,长期来看锂金属负极和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新型正极材料具备较好前景。
整体来看,全球固态电池的研发主要划分为中国、日韩和欧美三大阵营。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日韩企业更倾向于硫化物体系,我国以及欧美企业则更多选择氧化物电解质路线。
当前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化步伐正在迅速加快。
最后,动动小手点“在看”和“点赞”,分享给更多人!
聚焦最有价值的财经信息请关注“财学堂”
↓↓↓
重要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仅出于传播财学资讯的目的,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