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村落是
历史的载体、乡愁的寄托
作为2024年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的
重要配套活动之一
今日
第四届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创新论坛
坛暨“巴山渝水·和美乡村”展
在重庆举行
本次论坛以“传承发展·创新利用”为主题
共同探索古镇古村落保护路径
共同致力于川渝两地村镇建设创新发展
论坛现场
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是巴渝文化和三峡文化的创造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31个传统村落、55个历史文化名镇、48个历史文化名村以及11个历史文化街区、829处历史建筑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有5个区县被列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成传统村落保护市级示范点100个,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项,命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7项,培育了巴渝传统工匠820名,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实体馆)5个,开展了传统村落文化进校园活动,初步形成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体系。
四川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31个、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396个,同时也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6个、历史名村15个、省级传统村落1165个。
近年来,四川开展了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统筹安排省级专项财政予以支持;出台了《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制保障;制定了《四川省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四川开展了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统筹安排省级专项财政予以支持;出台了《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制保障;制定了《四川省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同时,两地住建部门还举办了两届乡村设计大赛,开展了2024年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建成了一批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永川区宝峰镇泸永村“稻香茗院—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接下来,川渝两地将在住建部的大力支持下,共建巴蜀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立川渝乡村建设工匠、传统建筑工匠名录,探索互训互认机制,以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为抓手,共建巴蜀历史文化走廊,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如何做好川渝两地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四位专家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为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建言献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带来了题为《千碉楼之国与田园香巴拉》的主题演讲。他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刚刚完成的两个集中连片示范区项目。他说,乡土建筑遗产在人类的情感和自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当地的实情做改造,也是为了体现地方自豪感的文化要素。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高朝暄带来了题为《北京市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应用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建设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依托传输网络、计算和存储、感知设备等来实现硬件的支撑,在数据层层面需要进行精准的数据采集、数据清洗、记录和保存,对于数据实时更新以及多元数据的共享。在此基础上,依托物联网、地理信息和知识图谱等相关应用支撑,最终才能实现传统村落数字化的应用。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兵带来了题为《村寨之美、美美与共》的主题演讲。他说,我们既要求守住村落“原貌、原住、原味”历史风貌,又要催生出“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活”村落产业,秉持“小尺度、渐进式、本土化”的有机更新理念实现传统居民历史形态与现代化居住需求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体”激发村落发展的经济活力,探索多元化保护发展的途径。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董莉莉带来了题为《AI赋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的主题演讲。她说,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际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用脚去丈量、用手去绘制,会存在耗时长、效率低、人力多、成本高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在AI时代如何利用AI去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和节省人力,使得传统村落与保护发展的规划设计更高效,真正能够服务到乡村。
此外,论坛现场还开辟了专区搭建特色体验空间,对传统村落民俗、传统建筑构件及木作工具、数字化保护利用等村镇工作进行了创意展示。
这些美丽的古镇古村落
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
重要平台和抓手
未来
还将有更多独特的古镇古村落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编辑: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往期推荐 “大C”“小C”“小小C”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