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灭火设备
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灭火器了
我们不仅在企业、单位里能见到它的身影
而且好多人家里都配备了它
但是一直以来
大多数人都不了解
灭火器是如何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的
有的说灭火器需要一年一维修
有的说需要两年一维修
否则不符合规定
把人都搞糊涂了
其实不然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
灭火器的检修和报废要求
很多人都不清楚国家规定的灭火器多长时间检修一次,担心万一检修不及时,会在使用中遇到麻烦,下面就跟大家唠唠最详细的灭火器检修的相关规定。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公告2022年第116号《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
新实施的GB55036-202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10.0.7 规定:灭火器应定期维护、维修和报废。灭火器报废后,应按照等效替代的原则更换。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不一致的,以该规范的规定为准。废止的一大批强制性条文中就包括《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2008)中的5.3.2条。
虽然原规范关于灭火器维修的年限取消了强制性规范要求,还有标准规范对年限进行规定吗?
团体标准《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T/CPQS XF003-2023中做出了规定:4.4.2.2灭火器自出厂之日起,使用期限满3年应进行首次维修;当使用环境、防护要求等发生变化时,首次维修时间应适当提前。
4.4.2.3自维修出厂之日起,灭火器最高使用期限应符合表2的规定。当使用环境、防护要求等发生变化时,使用期限应适当缩短。
其中,常用的干粉灭火器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最高使用年限都为2年,(水基灭火器为1年)
(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下列情形之一的灭火器应报废:——《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2第10.0.8 条
1 筒体锈蚀面积大于或等于筒体总表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
2 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
3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机构;
4 存在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现象;
5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6 不能确认生产单位名称和出厂时间,包括铭牌脱落,铭牌模糊、不能分辨生产单位名称,出厂时间钢印无法识别等;
7 筒体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
8 被火烧过;
9 出厂时间达到或超过表10.0.8规定的最大报废期限。
1 首先,记住四字口诀“提、拔、握、压”
2 提:提起灭火器摇一摇
3 拔:拔出灭火器的保险销
4 握: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
5 压:保持适当距离,按压手柄(一般4-5米,干粉2-3米)
各类灭火器检查内容
外观检查
筒体:检查灭火器筒体是否有锈蚀、变形、破损或裂纹等现象,若筒体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 1/3,表面有凹坑,或者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等情况,灭火器应作废品处理。
铭牌标识:查看铭牌是否完整清晰,包括生产厂名称、出厂年月、灭火器型号、灭火剂种类、灭火级别、使用温度范围等信息,若铭牌脱落或无法识别相关信息,灭火器也需报废。
保险销及铅封:检查手提式灭火器的保险销及铅封是否完好,确保其未被开启或损坏。
喷嘴与喷射软管:查看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是否畅通、有无变形和损伤,若有问题需及时更换,以保证灭火剂能够正常喷射。
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检查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是否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橡胶、塑料件:查看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是否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如压力阀、密封垫片等,如有老化等情况应及时更换,避免影响灭火器的密封性和正常使用。
压力检查
检查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是否变形、损伤,指针是否指在绿区,若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压力不足,需及时充气或更换;若指针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大,虽可正常使用,但有爆破、爆炸的危险,需特别注意并进行相应处理。
其他检查
出粉管、进气管等部件:检查灭火器出粉管、进气管、喷嘴和喷枪等有无堵塞,出粉管防潮膜、喷嘴防潮堵有无破裂,发现堵塞应及时清理,防潮膜、防潮堵破裂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