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雕,又称“锡艺”或“锡器”,拥有数千年的历史。锡雕工艺自成体系,主要包括熔化、铸片、造型、剪料、刮光等工序和技巧。生产时按实用功能构造器物形制,成品锡器造型丰富,装饰精巧,充分体现出设计制作者的匠心。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音,又称“南乐”、“南曲”、“南管”、“弦管”,源远流长,有“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之根”的美誉。其起源于唐,形成在宋,是“晋代衣冠南渡,丝竹传于闽中”的音乐形式。2009年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安区现有银安堂南乐研究会、丙洲南音协会、国祺中学、洪塘头小学等多个南音传习基地。
竹编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使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且易于编织,坚固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技艺不断成熟,形成了丰富的编织技法和样式。2021年被列入同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歌仔戏起源于明末清初,由福建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等闽南民间曲艺歌舞传入台湾,发展成民间迎神赛会节日的演唱形式—歌仔阵。后续传入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响,经过糅合吸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结传统编织技艺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审美情趣,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福建布袋木偶戏是福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傀儡戏表演形式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布袋木偶戏因使用的木偶躯干是用布缝制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既表演一些真人难以体现的动作,有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乐传递人的情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2024年被列入同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棕编,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以棕榈叶为原材料,通过穿插、折拉、打扣、收边等技法,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包括动物(如蚂蚱、蜻蜓、蝴蝶、龙、老虎、马等)、植物(如玫瑰花)以及其他造型,线条流畅,神态生动,深受人们喜爱。棕编技艺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筝是中国传统古筝九大流派之一,从明末清初以来曾广泛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诏安县、同安县等诸县份。闽南筝曲古朴典雅,情感细腻内敛,其筝曲内容丰富,是随着中原人士几次大规模的南迁(公元四、五世纪)带来的中原文化遗珠。2021年被列入同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农民画起源于乡村生活,最早的农民画可以追溯到江苏的岩画,农民画风格独特,手法多样。其风格既有平民风格的绘画样式,又有现代绘画的某些元素,将原始观念与现代意识融汇。2019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0
车鼓弄是集说唱和表演为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相传它源于汉代的“笳鼓”(谐音“车鼓”),因游行表演时将鼓置于车上,故名车鼓。闽南地区将“车鼓”舞弄起来的民间歌舞艺术称作“车鼓弄”。2007年,厦门同安车鼓弄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
捏面人,又称面塑,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以其制作简单但艺术性极高的特点而著称。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面团制作,更是融合了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独特文化表达。2023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
食鹤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独特拳法,是一种实战与养生并重的武术流派。食鹤拳的动作设计精巧,既有凌厉的攻击性,又不失优雅与和谐,让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武术的力量美,又能体会到身心的和谐统一。2024年被列入同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谜语发展而来。在南宋时期,谜语开始悬于灯上供人猜测,逐渐形成了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猜灯谜不仅是节日的娱乐活动,还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被列入同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年11月16日15:30
让我们在非遗大观园相遇
共同开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
导航位置:滨海浪漫线彩虹跑道
来源:同安区文化馆
同安区融媒体中心 出品
编审:叶薇薇、叶冬梅、刘志民、吴佳佳
终审:王英瑞、叶志展、刘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