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会泽县火红乡3000余亩党参迎来丰收时节,田间地头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儿扑鼻而来。当地群众正努力将鲜党参挖出,清理完泥土后进行装袋,上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走进火红乡柴山村的党参种植基地,到处都是工人采挖党参的忙碌身影。“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1000亩党参,已经进入收获期,亩产量在700至800公斤。”会泽县军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唐统军说:“今年的价格还可以,每吨在3.6万元左右,预计可实现综合产值2800万元。”
唐统军是火红乡柴山村人,之前一直在外地经营石场,积蓄宽裕,日子红火。“我们村的强劳力基本都外出了,只有弱劳力、半劳力或部分无法外出人员在家,能为他们在家门口就增加一份收入也是一种情怀。”唐统军告诉记者,他2022年返乡创业,在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发展党参种植,喜获成功。
“种植党参要两年才有收益,第一年育苗移栽,第二年才可以采收。”唐统军说,种植党参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育苗、移栽、除草、采收全部都是人工操作,用工高峰期日均达200余人,今年的工人工资估计要170多万元。
唐统军介绍,现在基地种植的大党参销往外地,培育的党参苗主销本地。“今年培育了300亩苗,每亩党参苗可收入两万七八。”唐统军说。
火红乡冬瓜林村群众杨加芬要照顾老人和娃娃,无法外出,这几年都在基地务工。“该除草的时候就来除草,到收获的时候就来采挖,每天100元钱,还供午餐,家门口就能挣钱。”杨加芬说道。
看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唐统军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可以采挖10吨左右,打包后用大车运到昆明分拣处理,再发往全国各地。
“火红乡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党参种植,通过这两年的发展,企业、群众的增收都比较明显,明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力争超过4000亩。”唐统军信心十足地说道。
党参是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来自四川的收购商苏丹告诉记者,火红乡的党参品质很好,口感微甜,是煲汤的上好食材,备受消费者青睐。
柴山村土地资源充足,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居多。2021年,柴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结合实际,集中流转70户农户的500余亩土地,引进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每年每亩土地租金500元,优先吸纳当地及周边群众到基地务工,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零工经济”收入。
近年来,火红乡立足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采取“内培外引”模式,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党参种植中,让党参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在唐统军的带动下,今年火红乡已发展党参种植3000余亩,预计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下一步,火红乡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推动种植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把党参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群众增收的新‘方子’。”火红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尹永权 陈明兴 通讯员:窦啸垚
编辑:罗丽红 校对:李勇达
审核:刘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