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贵州街巷 | 贵阳慈善巷: 50米,见证贵州近代慈善事业发展

政务   2024-11-10 12:10   贵州  


在贵阳市云岩区有一条名为“慈善巷”的小巷,可以说,它见证了贵州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慈善巷的名称也被认为源于坐落在此的资善堂。



资善堂设立于清光绪中叶。根据《贵阳市志·民政志》的记载:“受命于官府,筹募资金,接收绝产,办理救济。”到清末,资善堂设立有济良所、养老院和孤儿院,成为一个半官半民的施救机构,后发展为贵州省救济院的前身。


在民国28年(1939年)11月,贵州省救济院所填写的《社会事业调查表》中可以看到,该院于民国20年(1931年)3月由“逊清贵阳府赵尔巽氏创设之资善堂”改组而成。民国24年(1935年)9月11日,贵州省救济院的工作人员除院长、副院长外共有职员15人,工友8人;而到民国25年(1936年)时,在冯介丞等呈报的《(民国)二十五年公务员调查表》中可以看到,选任人员为13人,雇员1人,均为男性。 


贵州省救济院填写的《社会事业调查表》(1939年11月14日 贵州省档案馆藏)

冯介丞等呈报的《(民国)二十五年公务员调查表》(1936年12月29日 贵州省档案馆藏)


1941年贵阳市政府成立后,贵州省救济院更名为贵阳市救济院,并划归市政府管辖,“统筹办理全市救济事宜”,之后不久又更名为贵阳市实验救济院。1953年1月,贵阳市实验救济院撤销。


贵州省救济院更名为贵阳市救济院(1941年11月28日 贵州省档案馆藏)


此外,贵阳市儿童福利院的前身是贵阳市救济院儿童教养所,最初地址也位于慈善巷,后于1950年2月迁至桂月村。


慈善巷中还诞生了贵州著名的“德昌祥”药店。德昌祥药店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办,位于慈善巷8号,由刘辅臣与杨德轩创办。创办之初,二人选择走大段水路从江浙进货,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运量。随着军阀混战的加剧,大宗药材运输逐渐困难,杨德轩等人便改为贩卖人参、牛黄、鹿茸、燕窝和麝香等名贵且便于运输的药材,因而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名医王聘贤的帮助下,药店还制售“妇科再造丸”和“男用补天素”,不断发展壮大。


到民国24年(1935年),德昌祥药店在贵阳中心大十字设立了德昌祥南号,原慈善巷旧址则为德昌祥北号,并于1938年设立德昌祥制药厂。解放后,德昌祥曾一度更名为贵阳中药厂,2000年成立了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2007年,“德昌祥”商标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并于2024年2月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


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贵阳分会最初也坐落于慈善巷。据《贵阳市志·卫生志》记载,该会于民国6年(1917年)5月在慈善巷38号成立,并在同年12月设立布德医院。抗日战争胜利后,该会基本停止活动。



如今的慈善巷历经岁月变迁,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虽然只有短短50米,但它不仅是贵州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的见证,更成为了贵州慈善与人文精神的象征。




来源:天眼新闻、贵州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
编辑:刘牛、罗娇  
责编:施绍根 
统筹:刘畅

贵州民政
本公众号由贵州省民政厅主办,讲好“温暖贵州•大爱民政”好故事,传递民政好声音,释放民生正能量。发布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重大决策部署信息,以及惠民政策和解读;发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重要新闻信息;授权发布政务公开类信息。
 最新文章